首页 百科知识 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汤 碧 陈 佳 陈莉莉摘 要: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型动态,在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边境区域经济合作最为典型的是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边境地区的跨境经济合作问题。

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汤 碧 陈 佳 陈莉莉

摘 要: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型动态,在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已有的跨境经济合作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探讨跨境经济合作的基本问题,即跨境经济合作的内涵、特征、目标及模式类型,结合国内外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案例,指出当前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跨境经济合作 次区域经济合作 综述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不断融合深化,许多国家都参与了一个以上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辐射范围的限制,而且国内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边界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跨境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更灵活、更开放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促进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跨境经济合作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如欧盟的上莱茵河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东南亚地区的新—柔—廖成长三角都被视为跨边境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在东北亚、中亚、东南亚地区的跨边境合作也正在不断摸索中构造边境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建立跨境经济合作,有利于促进边境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将边境贸易转变为产业集群的全面延伸,也有利于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国外跨境区域经济合作

(一)国外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研究

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总体上起步较晚,而且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跨境经济合作主要从传统的区位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传统的区位经济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更加强调边境对国家安全与主权的威胁,对经济发展不利。Ratii(1993)认为边境对经济合作有阻碍作用,它分割了原本地域相连的两个经济系统,导致彼此之间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延长。Henk Houtum(1999)认为边境的人为设置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给定的资源无法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最优配置,降低了边界地区的空间可达性,其摩擦成本大大高于均质空间成本。

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Francois Perroux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增长极与周边区域存在相互作用,会对周边环境的经济发展状况产生极化效应(正效应)和扩散效应(负效应)。Gendarme(1974)将增长极理论用于对边境问题的研究。由于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存在,边界两侧的地区不能充分利用资源互补优势来发展各自的经济。与国内增长极不同,即使边界是开放的,但是由于“狭隘民族主义”的存在,增长极更多地表现为极化作用。

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经济地理学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尤以Krugman为代表。新经济地理学认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并减弱了边界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影响,改变了国家间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分布。Hanson(1996)认为从新经济地理学可以推导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对边境地区是有利的,因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有将边境区从国内的边缘区转变成大尺度区域共同市场的中心区的倾向,称为“中心边境区”(Central Border Region)转化。

(二)国外跨境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研究

1.欧洲跨境经济合作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和发展,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在边境地区开展跨境经济合作,就近利用边境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以改变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状态,增强边境地区的竞争优势,促进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边境区域经济合作最为典型的是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边境地区的跨境经济合作问题。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要早于国内,研究侧重于微观经济机制方面。Jorunn Sem Fure(1997)以波兰和德国边境地区为例,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其边境地区发展,认为双边的政治因素是影响其边境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Joachim Blatter(2000)以欧洲康斯坦茨地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实践为例,认为跨境经济合作受到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专业协会的制度安排影响,并且影响是积极的。Maurice Sehiff和L.Alan Winters(2002)在研究欧盟内部边境区经济合作的实践中发现,国家间跨境经济合作还受到相邻国家的历史演进、彼此间的信任状况和双方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如水资源、基础设施、能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2.北美跨境经济合作研究

美的边境区经济合作是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另一个成功典型,与欧洲边境区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在于:它主要以美墨和美加边境合作为主,并且都是在两个国家间进行的,无论是美加两个发达国家之间的边境合作,还是美墨两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边境合作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Gordon H.Hanson(2001)以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城市Pairs为例,研究表明在美墨一体化过程中,交通成本将阻碍跨境经济合作活动,墨西哥边境城市制造业产品出口每增长10%,就能带来美国边境城市就业增加2.4%到4.9%。因此,在美墨边境形成了占地六万平方公里的马魁拉多工业园区,成为边境地区产业集聚的典型。

3.东亚的“增长三角”经济合作研究

东亚地区的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开展得较欧洲和北美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研究内容是围绕次区域经济合作(增长三角)展开的。1989年12月,新加坡副总理吴作栋倡议建立新—柔—廖经济开发区,即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地区,并称其为“增长三角”。这一新型经济地域类型开始成为东亚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形式,代表了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势,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美国的Robert Scalapino(1992)列举了珠江三角洲—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新—柔—廖“增长三角”等案例,提出了自然的经济领土(NETs)的概念,即跨越政治边界的自然的经济互补性。T.G.MaGee和Scott Macleod(1992)通过对新—柔—廖“增长三角”的研究,提出了“扩展的大城市地区”(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的概念,认为新加坡的周边地区——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可以通过与新加坡的经济合作成为新加坡都市的扩大部分。

二、中国的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边境地区与毗邻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也得到迅猛发展。根据这些实践经验,国内学者对跨境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广泛的研究,研究成果颇丰。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层面。就总体而言,实证分析要多于理论层面的研究。

(一)国内跨境区域合作理论

国内学者以地理学为视角对跨境经济合作中的边境区位、边境效应以及边境区合作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李向荣(1994)通过对边境区位的理论分析,讨论了边境人文区位、边境贸易区位和边境地区产业结构等基础理论问题。曾赞荣、李向荣(1995)将边境经济性特区的类型分为生产型、综合型和商贸型三种。汤建中、张兵、陈瑛(2002)运用政治地理学相关理论,总结了边界的类型和边界的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并提出了跨国界经济合作的三种地域模式,即通道模式、贸易口岸模式和开发区模式。冯革群、丁四保(2005)首先从地理学角度系统梳理有关边境的基本概念,强调了边界对边境合作既能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吴森、杨兆萍、周华荣、段新生(2008)按照跨境合作区域的空间范围将跨境合作模式划分为边境区合作、次区域合作、跨国区域合作、跨(泛)区域合作。

关于跨境经济合作的动因机制和制度安排,李铁立(2005)从企业集聚这一微观机制角度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研究。通过对边界本质的分析,他认为中介效应能够使企业向边境区集聚,而屏蔽效应增加了跨境经济交往的交易成本。在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的过程中,其内在动力机制来源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这三者能够通过跨边界经济合作促进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的转化。而且,他还认为制度安排和组织机构能够降低屏蔽效应的作用机制。

关于跨境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方面,国内学者在跨境经济合作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上有达成共识的部分,也因各自研究角度不同而依据不同的基础理论。于国政(1996)以鲍里斯·塞泽尔基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我国内陆边境地区与毗邻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式。李铁立(2005)认为传统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是研究跨边界经济合作的理论前提。王胜今、于潇(2006)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在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框架下探讨跨国边境经济合作,为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姜永铭(2009)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认为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是基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跨国区域治理理论这三种基础理论。

(二)国内跨境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研究

国内学者有关跨境经济合作实践的研究较多,关于次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研究对象的选取基本集中在三个地区:东北亚图们江地区(指中国延边、俄罗斯海参崴、朝鲜清律)、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地区(亦称大湄公河,指中国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以及中国的粤—港—澳地区(指广东省、中国香港、中国澳门)。

1.东北亚图们江地区

在东北内陆沿边地区创建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方面成果累累。分别提出创建“中俄远东自由贸易区”、“中俄沿边自由贸易区”、“中俄绥自由贸易区”和“丹东边境自由区”等构想,相关学者丁四保、王力等(1994),迟庆林(2001),宋玉成、宿丰林(2004),李金波(2005),赵传君(2006),陈淑华(2008)就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创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涉及东北亚地区的大多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以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工具,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探讨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跨国合作开发问题。于文生(1994)提出了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所谓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参照于东北亚地区整体经济合作而言,并不要求东北亚的每个国家作为整体来参与经济合作,只是要求各国给予其部分地区宽松的经济环境以局部地区身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

2.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地区

施本植(1995)侧重研究次区域经济合作主体和合作地域的界定,认为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文中称为对象)主要是流域的各个国家,但也可以包括其他国家的参与。就合作的地域范围来说,则主要是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毗邻地区或其结合部。王荣成、陈才(2001)将图们江地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作为东北亚与东南亚地区次区域国际合作的代表,分别从地域范围、区位条件、内部经济发展、区域开发运作机制以及障碍因素差异性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两地区次区域合作的现状。

此外,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推进也是澜沧江—湄公河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李光辉在介绍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的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设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战略意义和可行性,明确了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内涵和功能定位,并提出建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具体步骤。刘建文、雷小华深入分析了“广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中国的粤—港—澳地区

自从2008年年底国家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开发粤港澳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粤港澳湾区的跨境合作与管理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根据粤港澳跨境合作的特征,李红(2009)提出了“跨境湾区”的概念,认为湾区是一个跨境的经济区域或发展系统,具有多核分化竞争(“离心力”)与跨境集聚整合(“向心力”)两个特征,在粤港澳湾区的合作开发实践中,更多地表现了竞争与合作问题。李铁立(2005)从地域空间视角分析了中国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格局,并重点讨论了粤—港—澳和辽宁—朝鲜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边界特征和效应。

此外,也有学者从中国边境城市的实际出发,进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罗圣荣(2012)分析了云南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缅姐告—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就加快建设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提出对策建议。佘伯明分析了广西为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进程在交通基础设施、跨境旅游合作、跨境农业合作及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出要加快广西凭祥与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利用国际合作组织的协作机制和峰会对华机制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创新,并在成功的实践案例上验证相关理论。国内的理论研究则主要关注的是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与经济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强调边界等地理因素与经济理论的联系,除此之外国家间的制度安排也能够影响边界效应的转化。

目前在国内实践研究方面,主要分为两条线路:一是关于增长三角或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亚的新—柔—廖地区、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和中国的粤—港—澳地区的实践研究,采取全面评述的形式提出指导性建议;二是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地区跨国合作开发和内陆沿边地区创建自由贸易区进行论证研究,提出相应的战略构想。

国内外学者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跨境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本文对跨境经济合作的研究也具有非常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以往研究中仍尚存不足之处,也是跨境区域经济合理研究的未来趋势。

第一,已有研究主要针对某一地区或某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进行独立分析;很少有人尝试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探讨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性质、发展现状和发展动因。第二,已有研究主要从静态角度出发,对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而从动态角度探讨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性质、机制、效用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较少,即使有少量研究涉及一些实质问题,也只是一笔带过,从而影响了对跨境区域经济合作今后的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第三,对于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多数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中国参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分析方面,而较少涉及中国参与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路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这就容易导致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基于上述问题,研究我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形式、预测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以及探讨中国参与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已经十分紧迫。

总之,理论界对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同时,研究主要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对于跨境的区域经济合作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区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正式建成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跨境经济合作值得深入挖掘。为了促进我国内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利用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同邻国边境地区的经济交往,扩大市场,缩小我国的经济区域差距,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淑华.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效应.西伯利亚研究,2008(4).

[2]丁斗.图们江和澜沧江——湄公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研究.战略与管理,1998(3).

[3]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李光辉.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背景、意义与构想.国际经济合作,2009(4).

[5]施本植.媚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刍议.经济问题探索,1995(4).

[6]汤敏.“增长三角”——东亚一体化的适宜途径.世界经济译丛,1993(7).

[7]权哲男.“SIJORI增长三角”开发模式及其对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启示.延边大学学报,2007(6).

[8]李红.跨境湾区开发的理论探索:以中越背部湾及粤港澳湾区为例.东南亚研究,2009(5)

[9]佘伯明.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实践与展望.东南亚纵横,2011(5).

[10]于文生.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社会科学战线,1994(3).

[11]刘建文,雷小华.广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前景、问题和对策.东南亚纵横,2010(6).

[12]余禺雕,蔡旭阳,卢丽.成长三角:理论与现实—图们江与湄公河地区“成长三角”开发实践的比较.东北亚论坛,1999(4).

[13]赵永利,鲁晓东.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学报,2004(1).

[14]张兵,盛强,汤建中.云南省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构想.经济地理,1999(6).

[15]罗圣荣.云南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2(6).

[16]Ratti.R.Spat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Frontiers:Overview of Traditional and New Approaches and Theories of Border Area Development in Ratti and Reichman.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border Cooperation,Verlag Hebing&Lichtenhahn,Basel and Frankfurt Main,1993.

[17]Henk Van Houtum.An Overview of European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der Region.Journal of Borderlands Studies.Vol.XV,No.12000.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99.

[18]Winters L.A.Regionalism vs.Multilateralism,Market Integration,Regionalism and the Global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9]Perroni,C.,John Whalley.The New Regionalism:Trade Liberation or Insurance?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3,No.1,2000.

[20]John Ravenhill.APE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acific Rim Regional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1]Hanson G.M.Integration and Location of Activities-Economic Integration.Intraindustry trade,and Frontier Region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

[22]Viner,Jacob.The Customs Union Issue.New York:Co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962.

[23]C.Fred Bergsten.Open Regionalism.The World Economy,Vol.20No.5,August,1997.

[24]John Ravenhill.APEC adrift Implication for Economic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the Pacific.The Pacific Review,Vol.13No.2,2000.

[25]Gordon H.Hanson.U.S.-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Border-City Pair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0,2001.

[26]Joachim Blatter.Emerging Cross-Border Regions as a Step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xperiences and Considerations from Exampl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2003.

[27]Maurice Schiff,L.Alan Winters.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World Bank Policy Working Paper2872,2002.

[28]Scott Maclcod and T.G.McGee.The Singapore-Johore-Riau Growth Triangle:An emerging 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in Emerging World Cities in Pacific Asia.edited by Fuchen Lo and Yueman Yeung,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http://www.nun.edu/unpress/unupbooks/uu11ee/uu11ee00.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