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股份资本与股息

股份资本与股息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以投资额为限,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但这种公司不公开发行股票,即使发行,股票也不上市交易与流通,但可在股东内部转让,向外转让时须经股东大会许可。股东的主要义务是向公司缴纳股金。绝不允许动用股本分股利,各国公司法对此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违法分配股息的董事会要负连带责任和分别责任。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股息

一、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从广义上说,凡是通过各种不同份额资本(股份资本)集中组织法人企业(公司)而进行联合生产和经营,并按投入资本的份额参与管理与分配的形式,都可以成为股份制。从狭义上说,股份制就是通过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筹集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形式,即是指不同所有者通过认购股票共同出资创建企业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

股份公司是股份制的具体的组织形式,它主要有以下几种:(1)股份无限公司。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建的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公开发行,股票可以流通、转让,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以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3)股份两合公司。它是由有限责任股东与无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以投资额为限,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但这种公司不公开发行股票,即使发行,股票也不上市交易与流通,但可在股东内部转让,向外转让时须经股东大会许可。

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和财产制度。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是一种联合生产的组织形式和产权组织形式。它虽然“出身”于资本主义,但本身并不反映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不同财产所有者都可以以股份制的形式组织起来,它是一个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结合形式。根据股份资本的所有权性质,可以判断不同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完全以私人股份融合的股份公司仍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公有股份(主要是公有法人股)组合的股份制企业当然也属于公有经济;以劳动联合为主,并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也属于广义的集体所有制范畴;公有股份和非公有股份参半的股份制属于半公半私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股票全部由个人所有的上市公司或公众公司,是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主要形式,而不是公有制。当前,在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有选择地推行股份制。

二、股票和股息

股份公司的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所谓股票,是指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也是取得一定权利的所有权证书。投资者购买和持有了股票,即成为股份公司的股东。股东凭借所持股票行使权利、享受法定利益并承担义务。股东的权利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中有明文规定。主要有:(1)自益权,即因出资而自身享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获得股息、红利和公司解散时分配财产的权利等。(2)公益权,即因出资而享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或表决权等。股东的主要义务是向公司缴纳股金。

股票是有效的集资工具,是盈利性与风险性并存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股票是要式证券。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按法律规定的严格程序发行,必须经过有关主管机关的审核和批准,并受到国家的控制和监督,违反规定发行的股票无效。第二,股票是与公司共存的永久性证券。股票一经购买,持有者便不能要求退还股金,只能转让他人,股票转手不会减少公司资本,只会改变股东,所以,只要公司不倒闭,股票便是永久的。第三,股票是有价证券。它代表一种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行使这种权利以持有股票为条件,它可以流通,有价格,通过买卖有偿转让。第四,股票是权利证券。股票代表股东的综合权利(包括自益权和公益权),也有称其为社员权证券。股票这一法律性质决定股东对其所出资的财产已失去直接的支配权。

股票有不同的分类。按股东享有权利和承担风险的大小划分,股票一般可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两种。此外,按是否表明股东姓名划分,又可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按有无票面金额划分,有金额股票和比例股票,或称为票面股和无票面股两种,后者面值随公司资产的增减而增减。

股票持有者凭票定期从企业获得的收入,称为股息。股息又称为股利,是股份公司从净利润中分配给股东,作为对投资的一种报酬。股息的分配以投资额为依据,按浮动的或是按固定的股息率计算。股息之外再分给股东的收益为红利。股息的分配须由公司董事会决议,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才能发放。股息分配的资金来源是公司的净收益。净收益是股息分配的基础和最高限额。在净收益中还要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不同规定,进行必要的扣除,如法定公积金或任意公积金(经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提存;董事会决定为指定用途、意外损失准备的拨留等。绝不允许动用股本分股利,各国公司法对此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违法分配股息的董事会要负连带责任和分别责任。至于某些建设周期长(如铁路、运河、港口、大型供电供水设施等)的公司,则可在未获得盈利前提出一部分资本用作股息分配,这种股息叫做建设利息,待正式投产后用利润填平补齐资本,但这种股息一般均有严格的法律限制。股息的分配形式很多,一般流行的主要有两种,即现金股息和股票股息。股票股息是用增发股票当做股息,通常采用增发普通股形式发给普通股股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普通股的股息率一直比较低,但人们购买股票的热情始终很高,这是因为人们购买股票的主要动因已不是股息,而是股份的全面增殖,所以,现代西方股份有限公司在分配制度上出现了新的特点,即由单纯利用股息分配机制转向全面启动股份增殖机制。股息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它的源泉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市场上交易时形成的价格。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一种纸质凭证,它之所以有价格,能在市场上买卖流通,是因为凭股票可以有定期的收入。所以,买卖股票实质上是在购买或转让领取股息的权利凭证。股票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金额,而只是股票收入的资本化,也就是说,股票价格应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它存入银行所能得到的利息,应和凭这张股票所能获得的股息相等。这样决定的股票价格,才是买卖双方都不吃亏而乐意接受的。所以股票价格的基础,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在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预期股息越高,股票价格越高;预期股息越低,股票价格越低。当预期股息不变时,利息率越高,股票价格越低;利息率越低,则股票价格越高。总之,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股票价格等于预期股息除以利息率,用公式表示,即: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例如,一张票面200元的股票,设股息率为10%,预期每年可得到股息20元,若利率为5%,则:

股票价格=20/5%=400(元)

这里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股票的平均价格,它的市场价格还要受股票供求状况的调节,而围绕平均价格上下波动。此外,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的经济政策、世界市场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股票价格。除经济因素外,国家政局、政府换届、投资者心理状况、社会舆论等非经济因素,也常常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股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卖股票这种特殊商品的场所就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由股票的发行市场和股票的交易市场构成。股票发行市场又称为股票的初级或一级市场。通过发行市场,工商企业公开发行新股票,股票一经公开发行,通过证券承销商进入认购者之手,发行市场的职能就结束了。发行市场一般没有固定的场所。股票的交易市场又称为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还可称流通市场)。它是投资者在发行市场上认购的股票,进行再次或重复多次转手买卖的市场。按交易的方式不同,还有第三市场(在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却在场外交易的股票交易市场)、第四市场(从事股票交易的单位在交易场所内取得固定席位直接从事股票交易形成的市场)和店头市场(即场外市场,不通过交易所而直接同客户进行买卖的市场)等。股票的买卖和股票交易市场是股份制的重要条件和特点。股票不能退还只能转让的特点,决定了股份制要以股票流通为依托。股票流通必须要有股票交易市场。通过交易市场,股票不断地大规模流通,既有力地促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又给股份经济和股票市场注入活力。合理的股市交易,还起着自发分配财产,从而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三、虚拟资本与创业利润

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出现,使同一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例如,某公司发行了100万元的股票,20万元的债券,这征集来的120万元资本,既是实际投入企业的现实资本,表现为厂房、机器、原材料和人力等上面,同时又当做资本价值,表现在100万元股票和20万元债券上,这120万元的有价证券虽然本身没有价值,但却能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定期的收入,也能按一定的价格出售,所以对持有者来说,它本身也就像资本一样。然而,它毕竟不是发挥现实作用的真实资本,而不过是由于证券收入资本化而虚拟出来的资本。所以,这种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能给持有者定期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称为虚拟资本。虚拟资本还包括国家债券和以各种不动产作抵押的有价证券。

财产资本转化为股票后,资本便不仅同它的物质形态彻底分离,而且同它的实际运动完全脱离,从而演变为质与量上都不同于实际资本的虚拟资本。

1.从质的方面看。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又不在再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资本的作用,只不过是资本所有权与收益权的证书,是资本的“纸制复本”;而实际资本无论是处于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都是职能资本——它本身有价值,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2.从量的方面看。第一,两者的总量不一致。由于虚拟资本总量取决于有价证券的发行量和价格水平,股份公司的创立者为掠夺普通股东,往往资本渗水,即发行股票的票面金额超过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数量。同时股票价格一般都高于股票的票面金额,这就造成了虚拟资本总量大于实际资本总量。第二,由有价证券价格涨落引起的虚拟资本量的变化,不反映实际资本量的变化。例如,在企业经营状况正常、商品价值已定的条件下,虚拟资本量可能由于昨天股票行市暴涨而骤增,也可能因今天股票行市暴跌而陡降。但是,不管昨天和今天虚拟资本数量怎样变化,在企业中实际发挥作用的现实资本的量仍然一样,并无任何的变化。第三,虚拟资本增长速度有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平均利息率下降趋势会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上涨,独资或合伙经营的公司不断改组为股份公司。国家债券发行的增长等,也使虚拟资本膨胀速度快于实际资本的增长速度。

股份资本只是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使用的资本的一部分,它的全部资本,除了股份资本外,还有公积金和借入资本。股份资本和公积金属于企业的自有资本,借入资本是他人资本。

证券投机的主要方式是定期交易。这种交易的特点是:买卖双方按规定程序,有时只凭口头议定成交,并不转移证券,过一定时日以后,买者再抛出证券,并按照成交时的行市进行结算。在此期间行市上涨,买者赚钱;行市下跌,卖者赚钱。或赔或赚,都取决于投机者的估计是否同证券行市的实际变化相一致。后来,这种投机交易,更发展到买空卖空,即买者并非要买进有价证券,卖者也不一定有有价证券出卖。交易双方关心的只是证券行市涨落的差价。因此,成交后,一般都是以结算时由赔方向赚方付以价格涨落的差额而结束。

必须指出,并非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可以上市交易。根据股票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份公司可以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类。上市公司只限于股份有限公司,而且要经过严格审查,知名度和资信度都比较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资本主义国家对上市公司在立法上的主要规定有两条:一是制定股票的上市基准;二是实施企业内部公开制度。

四、现代股份制的特点和作用

现代股份制是商品经济社会化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同时也是企业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主要体现在股份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股份制使资本所有者分散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它也使产权主体多元化。在股东分散化的条件下,私人股东凭借股权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已经很少有可能。所有者一元产权主体变为所有者、经营者多元产权主体,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具体体现在公司制的以下两项重要特征中:

第一,公司的法人财产制度。现代股份制是法制最完备的一种经济。现代法人制度已在法律上确认公司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法人地位,这种法人地位的产权基础是公司法人拥有的法人财产。公司的法人财产,由股东投入的股本形成,但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独立的生命。公司以其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进行经营与运作。股东不能以个人的身份直接支配公司财产,如果公司破产,也与股东的其他个人财产无关。

第二,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组成的相互独立、分权制衡的现代公司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公司就由这四个机构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来经营和管理。为了既能让经理人放手经营,又不致失去出资者(股东)对经理人的最终控制,公司法明确区分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和董事会与高层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组成监事会行使监督职权,通过明确划分他们之间的责、权、利,形成各权利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关系是公司制度有效运行的保证。

当前,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趋势进一步深化。在西方典型的大公司中,不仅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早已由职业经理阶层承担,而且行使资本所有权职能的董事阶层,也逐步与所有权分离,开始向职业身份演变。许多西方国家的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可以是非股东,或者公司不以章程规定董事必须是股东。董事会的权利在不断扩大,而股东的权利则在不断弱化,经理人员权利的扩大,也使经营权侵犯所有权的可能性增大。

在当代发达国家中,无论是工业、商业、农业.还是金融业,大都实行股份公司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股份制度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

第一,股份公司的规模日益扩大,形成了一些巨型的垄断组织。一方面,竞争在现代工业社会日益激烈,并出现了全球化的竞争趋势,从而也使兼并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国际间的并购使巨型公司的产生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信用制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创新活动的急剧增加,使得股份公司的扩张获得了更方便的融资可能。

第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财团。由于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出现了工业和银行互相参股、控股、持股,相互在对方组织中担任董事、监事等要职参与管理的情况,工业与金融业融为一体,形成金融财团。美国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领导成员兼任233家公司的董事,在270家公司中拥有50%以上的股份,而在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董事会中,几乎全部由一些大公司、大银行的经理、董事长或董事兼任。多数金融财团都是以银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成为工业集团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在日本,金融机构已经成为股票上市公司的最大持股者,持股比例不断上升。金融资本成了控制经济命脉的重要力量。

第三,股份资本国际化,形成跨国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兴工业部门层出不穷,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生产大量过剩,争夺世界市场日趋激烈,促使跨国公司空前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得更为迅猛,他们的产品和劳务价值约占发达国家总产值的1/3,产品销售额约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跨国公司出现新的特点:一是国外投资活动比较集中;二是直接投资重点为发达国家: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利用外资参与国际分工,开始发展“多国公司”。

第四,现代股份公司大量发行股票,且股票交易非常发达,股权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持股者不仅有自然人,还有企事业法人、政府部门、外国法人与个人,很多普通群众也掌握一些公司股票。美国公众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票的人数高达13300万,约占美国人口的60%。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也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更加分离。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东多达200万人,股票总数为4亿股,平均每个股东持有200股。没有任何一个持股者能持有1%的股票,任何个人都难以依据股权控制企业的运行。

第五,法人相互持股、参股成为现代股份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法人相互持股、参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一个股份公司内,主要是法人股份,二是指股份公司也以法人身份对外投资,参与和持有其他股份公司的股份。法人相互持股,主要是企业间相互控制、相互协作的需要,它导致了企业互为所有者。在法人持股者中,金融机构都是主要的持股者。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前十位大股东中,有八位是金融机构。在金融财团内部的各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尤其普遍。在企业股份构成中,法人持股率不断上升,个人持股率大为下降。在日本,1949年个人持股率为69%,1999年下降为26.4%;而同期法人持股率却由15.5%上升为60.7%。法人持股使企业中纯粹私人资本减少,使资本更加社会化,也形成了企业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

股份制在推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股份制是加速资本集中、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股份制借助于信用制度,以方便投资、分解风险和预期收益吸引等有效方法.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筹集到巨额社会闲散资金;可以通过兼并等手段,以最高的效率加速资本集中,使资本规模、企业规模和生产规模空前扩展。它使许多单个资本无力独资经营的巨大现代化企业和基础性建设事业,在最短时间内兴办起来,也使现代化科技得以迅速推广,从而极大地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第二,股份制是重新配置资本、优化投资结构的有效手段。股份制在信用制度基础上产生,又反作用于信用制度,有力推动其发展,并成为信用的有力助手,在资本配置中起着重要作用。股份制的兴起,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转让股票,使股票在无限广阔的空间自由流通,从而极大地活跃了金融,成为重新配置资本、优化投资结构的有效手段。

第三,股份制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发达、最完善、最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经理人员的职业化和社会选择,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强制,培植了一个精通业务、擅长管理、专业从事经营的经理阶层,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资产运作效益。

第四,股份制的典型形式,即股份有限公司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公共生产方式过渡的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股份公司既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须的过渡点”,也是所有权职能和经营权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股份制这种财产组织形式,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财产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有意义的模式。

但是,股份制企业大规模地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一切领域引起了生产的迅猛增长和垄断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强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市场周期以及投机经营的危害性,金融体系和投资者心理的不稳定等,这同时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