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塑中的全球经济格局

重塑中的全球经济格局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重塑中的全球经济格局从19世纪90年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赶超了当时所有的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美国制造业也迎来了一个众多挑战和机遇的时期。低端制造业的外迁为美国本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腾出了空间,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服务化。

一、重塑中的全球经济格局

从19世纪90年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赶超了当时所有的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美国制造业也迎来了一个众多挑战和机遇的时期。

最突出的挑战来自三波集团式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浪潮(表2.1),使世界制造业呈现地区多极化发展趋势,分别造就了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重心也发生了转移。第一波浪潮发生在1950年至1973年期间,这个时期被麦迪森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麦迪森,2003年),世界经济得以复苏,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快速提高并且超过了美国。最突出的当属德国,它的一些制造业(如金属加工机械)很快超过并占领了美国市场;其次当属日本,它的工业(如汽车)迅速崛起极大地冲击了美国的制造业。第二波是那些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相继独立并走上经济发展之路,其中最成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出现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马来西亚等。它们实施进口替代或者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确立了在制造业中低端价值环节上的地位。第三波始于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提高了工业化水平。这三波工业化浪潮不断分解和替代着美国本土的制造业活动,减少了工作岗位;使世界制造业的发展由原来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转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世界制造业出现了有联系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表2.1 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年均增长率   单位:%

img1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2001年、2005年、2011年和2013年)。1965—1999年的增长率指的是国民生产总值

有挑战,也有机遇。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为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全球化扩张和实现全球性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这三波浪潮的冲击下,美国那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高污染的制造业或者制造环节失去了竞争力,开始向海外转移。美国企业借此机会,凭借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建立起全球性的生产、销售、采购和利润获取网络,形成了全球垂直或者水平一体化的供应链模式,带来了庞大、复杂的产业内贸易,增强了主导全球产业发展的能力。这些转移到海外的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上通常仍然高于东道国,它们享受着东道国的投资优惠政策,加上其产品的高定价,使这些制造业在海外得到了新生。低端制造业的外迁为美国本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腾出了空间,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服务化。

在本土努力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共同作用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产出规模扩大,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给美国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市场空间造成了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