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

用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刘利是热轧厂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人,他在生产实践中勤学善思,善于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先进操作规程,经推广后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套“刘利操作法”成为宝钢第一批以员工姓名命名的操作法之一。凭着自己的操作经验,刘利认为要解决卷形不良问题必须改变原来的操作方法。找了一圈,发现刘利仍蹲在轧机边上,工作服已被汗水湿透。

用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

刘利是热轧厂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人,他在生产实践中勤学善思,善于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先进操作规程,经推广后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套“刘利操作法”成为宝钢第一批以员工姓名命名的操作法之一。

主动请缨

1990年岁末,寒风吹过长江口岸冰冷的大地。这是一个万物凋零的季节,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远处,涛声、风声,夹杂着隆隆的轧机声,给冬日皴裂的土地带来几丝活跃的生机。

这是宝钢热轧厂封锁卷堆放场。刚下生产线的热轧封锁卷,因质量问题而不能出厂,层层叠叠堆放于此。三十来岁的刘利蹙着眉头,凝视着它们。一个多月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令他寝食难安:刚由试生产转向正式生产的热轧厂,产品质量问题接连不断。随着产量逐月增加、成品结构发生变化,薄规格钢卷质量问题更严重。11月份,1.83mm钢卷的次品率高达40%!

前不久,冶金部副部长、宝钢总厂厂长黎明再次过问此事,总厂和热轧厂多次开会商讨对策。数据资料表明:薄规格钢卷最严重的质量问题是卷形不良,而控制卷形质量主要靠操作过程来实现。

一阵风刮过来,刘利紧了紧工作棉袄,弓下身,拿出笔和纸,眉头紧锁地检视着这一堆堆高大笨重的热轧卷,不时记下一些数据。身为热轧厂卷取车间丙班班长,不久前他已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努力消灭热轧卷塔形、折边等质量问题。工友们都说他胆子未免太大了,因为这个责任太重了!可是,他不后悔。

他忘不了厂长期待和鼓励的目光。“刘利!你有什么好办法?”大会上,双眼冒血丝的厂长喝了一大口酽茶,将目光投向刘利。

“刘利,你是咱厂公认的最棒的卷取操作工!你可别让大伙失望啊!”几个同事一起为他鼓劲。

刘利可不是盲目拍胸脯的人,他心中有底。前不久,厂里曾请来外国专家帮忙解决卷形不良问题。外国专家打开这套卷取设备看了好久,琢磨了半天,最后还是耸耸肩,表示无能为力。望着领导和同事焦虑的眼神,刘利鼓起勇气,快步追上已经走远的外国专家,恳切地提出:“能不能请你们留下来,你懂设备,我有操作经验,让我来协助你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外国专家转过身,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我们都没有办法,难道你能行?我劝你算了吧,不要弄坏这昂贵的设备。”

刘利再次解释自己的想法,说:“我曾多次外出培训,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让我试试吧!”

外国专家耸耸肩,走了。

这是厂里最昂贵的设备,万一试验失败,又损坏了设备,这个责任谁来担负?可是,问题若是不解决,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多大的浪费呀!连日来,刘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初战告捷

连日来艰苦探索,让刘利眼前一亮。

凭着自己的操作经验,刘利认为要解决卷形不良问题必须改变原来的操作方法。于是,他鼓起勇气推开了轧钢分厂厂长赵崇连办公室的门,大声说:“赵厂长,我想试着在操作法上作一些改进,让我试试吧!”

赵崇连知道,刘利虽然只是个技校毕业生,但他肯学习,善动脑筋,既然别的办法不行,不妨让他试试。尽管改变操作方法难度很大,但冒这个风险,值!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站在空旷的堆放场上,风卷起沙石和尘土,迎面刮来,像一把锐利的小刀。

冬青树挺立着绿色的身姿,哨兵似地站在厂区大道旁。风过处,绿叶欢快地摇摆,似乎在为刘利鼓掌。刘利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塔形、折边封锁问题!

白天,繁忙的卷取机前,刘利一边完成操作,一边仔细观察生产状况,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记录在本子上。夜深了,简陋的卧室里,孤灯下,忙了一天的刘利仍在埋头工作。画草图、计算数据、设想各种方案热轧负荷试车才一年,各项数据还不完备,需要一点点收集,加上没有现成资料,全得靠自己摸索。刘利的学历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必须花工夫啃专业书籍。三班倒的工作原本就很辛苦,加上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刘利明显消瘦了。

试验进入实质性阶段,刘利的精力全部用在厂里。那天,回到家已快10点,他惊讶地发现儿子还没睡。

“爸爸,明天学校要开家长会,老师让你去!”儿子转动着黑亮的大眼睛期待地望着爸爸。

“我没有空,还是让妈妈去吧!”

儿子有点儿失望:“爸爸,你好久没管我的学习了,我进步啦!这回考试我得了第一名呢!”

“真的?太好啦!不过,最近我太忙,厂里的试验进入关键阶段了。”刘利扬了扬手里的图纸,劝儿子赶快去睡觉。

深夜,刘利还在紧张地演算数据。“哎!我那张草图怎么没有了?”那张草图他费了很大工夫,居然找不到了!是不是在厂里?正想连夜进厂去找,一眼瞥见正在酣睡的儿子:会不会被儿子拿走了?他叫醒了儿子,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儿子把草图当废纸用掉了。刘利十分恼火,伸手要打儿子。妻子心疼地护住儿子:“你心里除了图纸,还有没有咱母子?”刘利意识到自己太过分了,连忙解释:“是我性子太急了,不过这张图纸对试验来说确实非常重要。算了,你们快睡吧。”说完,他又钻进小房间,继续重新绘图桃花开了又谢,转眼已是夏季。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改进,试验进入关键阶段。协助刘利一起攻关的同事们说:“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只要看见刘师傅在,我们就不气馁。”

在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协助下,刘利从分析外方提供的操作方法入手,细心采集各种数据,认真分析生产中的各种异常情况,总结出产生卷形不良的五种原因,然后联系自身积累的操作经验,大胆地修改操作规程,摸索出一套“三看三及时”操作法。

“刘师傅的‘三看三及时’操作法太棒了!卷取效果明显好转!”

“封锁率大大下降!”

“刘利,你真棒!你成功啦!”

车间里热浪袭人,好消息带着热乎劲传开了。

下班时,大伙嚷嚷着晚上一起喝两杯,为刘利庆功,却不见刘利的人影。找了一圈,发现刘利仍蹲在轧机边上,工作服已被汗水湿透。听大家说要庆功,刘利认真地说:“庆功还太早了点吧。我又研究了一下午,发现‘三看三及时’仅仅能解决操作上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消除塔形和折边。要完全消除塔形和折边,必须改进现有设备。这又是个难题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刘利决定在压下辊上动脑筋。当时,外方工艺流程明确规定:压下辊只有在卷取厚板时才能投入。但是,刘利根据自己长期的生产操作经验和半年来大量的数据分析,作出一个大胆的判断:用手动方法进行双夹送辊投入,效果一定会更好。一试,果然塔形和折边都消除了!刘利高兴得跳了起来。之后,他又对这种操作方法作了改进,解决了带钢因节奏快而“卡死”的问题。大伙儿都称赞说:“刘利的操作法比外国人的更先进!”

挑战自我

正当厂里打算推广刘利这个新发明的操作法时,刘利又推翻了前一阶段的成果。赵崇连急急忙忙走进车间,在热浪滚滚中找到埋头苦干的刘利,问他为什么。刘利说:“让我再试试吧,我争取更上一层楼,实现最优卷取目标!”

赵崇连听完刘利的汇报,劝他放弃。

刘利斩钉截铁地道:“我一定要努力实现最优!”

赵崇连望着倔强的刘利,无奈地摇摇头,又再三叮嘱:“安全第一,千万别出事故!”

经过艰难的探索,刘利抓住侧导板控制这个关键因素,提出了手动与自动联合卷取的设想。因为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要准确地进行手动干预,好比凌空打鸟,需要惊人的勇气和极高的操作水平。一旦有所闪失,马上会产生废钢,不但影响生产,而且还会被认为违章操作。这个方案过于大胆,进行试验之前,刘利也陷入了矛盾。

会议室里,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再次陷入僵局。几位厂领导眉头紧蹙,刘利心里忐忑不安。最终,赵崇连鼓起勇气发话了:“刘利,我们对你的刻苦精神和业务能力十分了解。你放心干吧,出了问题我们负责。”这一句话,令刘利获得极大的信心,他站起来道:“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去干。只要能消灭塔形,我不计较个人的任何得失。”

七月流火,车间里热浪滚滚,刘利在发烫的卷取机旁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默默地经历着无数次试验 夜晚,闷热逼人,刘利匆匆扒完饭,一言不发地钻进小屋,演算到夜深。听说这次试验难度高、风险大,妻子心事重重,劝他放弃,他却斩钉截铁地说,领导支持我,我有操作经验,还积累了大量数据,我心里有底,一定要试一试!

第一次试验正式开始!在众人期盼的目光里,刘利擦了一把汗,踌躇满志地走上操作台。在厂长和工友们微笑的目光中,“哗哗哗 ”卷取机欢快地转动起来了。一丝舒展的笑意爬上了刘利紧绷着的脸颊。突然,伴随着一记粗重的喘息,机器停止了。刘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废钢!废钢!有人大喊。

这次失败,给刘利带来的打击可不小。甚至,有一些流言蜚语传进了他的耳朵:“一个技校生,想和外国专家比,太不自量力了”、“不就是爱出风头吗?”然而,刘利一笑置之。他并不在乎他人的目光,他在乎的是产品质量、生产效率!

艰难玉成

气温38度,夜风传来了蛙鸣,晚上10点,刘利刚做完一次试验,满身是汗地走上堆场,打算吹吹风,理一下思路。

突然,他看到高大的人影健步走来。“赵厂长!这么晚了你还在这儿!”赵崇连道:“刘利,我知道你也没走。歇歇吧,别累坏身体!张弛有度才能保存体力。打开思路,才能赢得成功。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是啊,大半年的汗水和心血,难道就这样功亏一篑?刘利不甘心。他再次走进厂房,弓着身子在卷取机前寻找症结。在滚烫的轧机前,他仔细地寻找问题,决不放过一块废钢、一个细小的问题。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刘利终于找到了侧板压靠的最佳位置。

刘利成功啦!好消息再次传遍了全厂。

之后,刘利又经过反复实践与思考,摸索出一套明显提高热轧产品质量的卷取操作法。这种操作法被宝钢总厂命名为“刘利操作法”。

1991年11月5日,宝钢总厂隆重召开表彰大会,首次以工人名字命名一批先进操作法。会上,当主持人介绍到“刘利卷形控制操作法”时,上台领奖的刘利憨厚地笑了,回想一年多来交织着心血和汗水的探索和付出,他百感交集。

经生产实践证明,“刘利卷形控制操作法”有效解决了热轧钢卷的塔形、折边等质量问题,使卷形封锁率由30%下降至0.28%,创出了此项质量指标的国际先进水平。10月,刘利所在的丙班第一次实现了卷取卷形封锁为零的目标。热轧厂通过推广“刘利卷形控制操作法”,卷形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1991年轧出的240万吨钢卷中,平均返修率下降到0.43%,与上年同期的30%相比,下降幅度令人惊叹。1992年5月,刘利作为宝钢总厂五位劳模之一,走上了上海市劳模表彰大会领奖台。

(夏 玮 整理)

编后记

一项先进操作法用普通的操作工人的名字命名,二十多年前曾经在宝钢乃至全市传为美谈。一个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的事迹,让我透过这段历史,重新注视钢铁巨人一路走来的脚步,从中获得教益、吸取力量。

刘利很平凡,但他也很杰出。缺少知识,向书本学;缺少经验,向实践学;缺少技术,向专家、同事学 他扎根现场,勤学苦干,总结出了“比外国人的操作法更先进”的操作法,为投产初期的宝钢立下了汗马功劳。

宝钢的二次创业,依然需要刘利这种严格要求、学习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

青年感言

平凡的岗位也能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普通的工人也能有不普通的人生。刘利操作法,对他本人来说是一次自我技能的突破和超越,对宝钢来说是工人创新活动的开篇。

宝钢建厂初期,中国还处于比较保守的年代,一个普通的基层倒班工人敢于对进口设备和工艺提出质疑和改进举措,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件“胆大妄为”的事情。要彻底解决热轧卷塔形、折边等延续多时的质量问题,对刘利本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学历不高,又要倒三班,还有家庭琐事、周围人的质疑等等,他难免会有不少顾虑。然而,只要迈出第一步,出发前的所有担心就抛在脑后了。从刘利开始接手第一个质量难题时,便注定这是一场持久而辛苦的战斗。

当然,他的成功也绝非偶然。创新的胆识,踏实的钻研,不懈的实践,加上自信,造就了一个普通工人的模范形象。这勇于负责、敢为天下先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自省。

——宝钢股份公司 侯治波

img29

经典故事

1995年9月,东海之滨、长江之畔的十里钢城沉浸在一派喜庆气氛之中。9月12日,宝钢投产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宝钢并题词:“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

宝钢创业期,以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为主要内容的“三感”教育以及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建设一流钢铁企业的“三高一流”文化,为宝钢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广大党员、员工奋力拼搏,推动宝钢“年年打胜仗、年年上台阶”。然而,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宝钢“两个世界一流”目标的实现?宝钢总厂党委领导在思索、在探求,并把目光投射到一个个最基层的“战斗堡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