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文化与旅游资源

关于文化与旅游资源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关于文化与旅游资源国内外的绝大多数人,只知道甘肃省贫穷的一面,但是,他们殊不知甘肃省特殊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情况。目前已列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2处。至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46处。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与其他长城遗迹共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五)关于文化与旅游资源

国内外的绝大多数人,只知道甘肃省贫穷的一面,但是,他们殊不知甘肃省特殊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情况。

甘肃省的人文景观价值连城,甘肃省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反映古代文明的石窟、古建筑、古迹和古寺院与独特的自然地理,形成了甘肃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列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2处。

“丝绸之路”横贯甘肃1600多公里,沿路有许多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如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天水伏羲庙和夏河拉卜楞寺等;沿路民族风情各异,地方特色多姿多彩,现已成为全国三条黄金旅游路之一。

甘肃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0000多处,入选《中国文物地图集》的有13284处。至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46处。国保单位的数量居全国第七位,省保单位的数量居全国第五位,不可移动文物点的数量居全国第4位。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与其他长城遗迹共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武威、张掖、天水4座城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市、临夏市、夏河县、会宁县、庆城县、灵台县、陇西县等七县市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哈达铺镇、青城镇等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截至目前,甘肃全省已初步建立了以省博物馆为龙头,市(州)级博物馆为骨干,县级博物馆为支撑,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甘肃特色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全省现有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113家,包括博物馆81座,纪念馆9座,共保存藏品42万多件,其来源主要是出土文物,全省共有珍贵文物1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240件(含国保30件),二级文物11386件,三级文物96299件。从全国范围看,我省博物馆、纪念馆的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馆藏文物数量和珍贵文物数量均居全国第五位,一级文物数量居全国第四位。

甘肃省不可移动文物的特色和优势:石窟寺群居多,名列全国前茅。全省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具有观光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大中型石窟群40多座,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名。他们大多开凿于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历代均有增补,完整的表现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位列全国四大石窟第一和第三位,武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古文化遗址在全国也非常罕见,甘肃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址多达7000余处,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古文化类型命名地超过十个,位居全国第一。其年代由距今82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3000多年前,具有完整的发展序列,为国内独有。我省还有分布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古墓葬群30多处,从两汉、魏晋,延续至隋唐,规模之大、时间跨越之长、分布范围之广、保存之完好、形制之复杂,为国内所罕见。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长度占到全国长城总长度的1/4,超过5000公里,在15个省份中排名第二。甘肃境内长城涵盖秦、汉、明三代长城的西部起点均在甘肃境内。沿长城分布有大量的关隘城堡,其中敦煌的玉门关和阳关扼丝绸古道之咽喉,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高台骆驼城和瓜州锁阳城,分别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和隋唐古城,嘉峪关更是气势雄伟,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甘肃馆藏文物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五种质地的文物:

陶瓷类文物。甘肃是国内保存彩陶类器物数量最多、品类最全、品位最高的省份,被冠以“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8200—74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与两河流域的耶莫有陶一期文化的彩陶,同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大地湾文化的发掘与发现,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由5000年上推到了8000年。距今5200—4000年的马家窑彩陶器,种类繁多、图案绚丽,既是我国史前艺术的最高峰,也代表了世界古代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

木器类文物。甘肃是我国出土汉简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2%,目前保存在省内的有50000多枚。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术价值弥足珍贵。甘肃简牍以两汉简牍为主,也有战国秦简和魏晋简,还有唐代吐蕃文、西夏文木牍。居延汉简的出土被誉为与敦煌石室藏经、殷墟王陵并称的20世纪东方文明最伟大的发现。此外,秦代木板地图、汉代鸠杖、木軺车、流博俑、西夏木缘塔等众多木质文物均为历史与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

铜器类文物。甘肃是发现青铜文化类型最多的省份,青铜器类型多样,分格各异。史前、商周、秦汉魏晋青铜器多有发现,其中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即出土于甘肃东乡林家遗址的青铜刀。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还确认为中国旅游标志。20世纪末礼县秦西垂陵区的发现,使一大批春秋时期的秦国青铜器重见天日,成为甘肃青铜器的又一特色。

纸质类文物。由于甘肃气候干燥,多次发现汉纸残片。西汉时期汉滩坡纸、肩水金关纸、马圈湾纸、居延纸敦煌纸,都是“蔡侯纸”之前的遗物,以确凿的证据推翻了蔡伦造纸说。特别是天水放马滩纸制造时代为西汉初期,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提前了近300年。

丝织类文物。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在南方难以留存的各类古代纺织品在甘肃境内大量出土,反映了中国古代丝织工艺的精湛技艺和辉煌成就。目前国内最早的毛织物即出土于甘肃省永昌鸳鸯池29号公墓,距今4300~4000年;丝绸质地的张掖都尉棨信是已知研究古代传信制度的唯一实物。

甘肃不仅拥有灿烂的古代文物,同时也有非常丰富的近现代文物和革命文物。目前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3处,有8处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各级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的革命文物有近万件。甘肃是红军长征的主要途经地、战场和目的地之一,红军在甘肃境内建立过政权,进行过多次大的战役,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哈达铺整篇旧址、俄界会议旧址、会宁会师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以及西路军临泽倪佳营战斗遗址、高台战役旧址等。抗日战争时期,甘肃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和重要遗址,如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旧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等。解放战争时期,甘肃是中国人民争取解放、开展革命斗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也是西北主战场之一,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兰州周围就有沈家岭、营盘陵岭、狗娃山等战役旧址。

所有这些遗址和遗物都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甘肃文物不可或缺的组成不分。

甘肃省统计局、发改委撰文总结了4大旅游文化与4大旅游线路:

伏羲文化。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伏羲文化是距今七八千年的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甘肃天水是传说中的伏羲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先民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天水境内至今保存的伏羲庙、卦台山以及风沟、风谷、风台等与伏羲“风姓”有关的地名,大地湾附近的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牌坊、白蛇匾等等遗迹,都与伏羲文化密不可分。

丝路文化。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在甘肃东西绵延长达1600公里,占其全程总长度的五分之一。甘肃是丝路古道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陇原各地得以长时期地汲取这条道路上荟萃的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丝绸之路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无疑是甘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有优势、最具光彩和魅力的亮点。

民族民间文化。甘肃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回族的古尔邦节开斋节;藏族的正月十五晒佛节、五月采花节;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土族的“纳顿”节、“二月二”跳神会等。甘肃饮食文化异彩纷呈。兰州牛肉面是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声名远扬;以手抓羊肉为代表的清真风味食品,独特可口;糌粑酸奶奶茶、蕨麻米饭等藏族风味的食物,值得品尝;还有各种地方小吃,更是独具特色。甘肃民族歌舞多姿多彩。社火歌舞是广泛流传于甘肃民间的一种艺术,尤以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滚鼓子”、张掖的顶腕舞、陇东的秧歌、天水一带的扇鼓舞、腊花等著称,还有莲花山花儿、二郎山花儿、河湟花儿、裕固族民歌等。此外,兰州微雕葫芦,平凉纸织画,庆阳牛皮影、香包、剪纸、刺绣,保安腰刀,天水雕漆漆器,酒泉夜光杯,卓尼洮砚,武威“铜奔马”等民间工艺品也久负盛名。

现代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甘肃历史文化,不断催生着时代精神,培育了《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系列著名文化品牌,使甘肃的现代文化日益显露生机和光芒。《读者》杂志创下月发行量1003万册的记录,位居综合类期刊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诞生于1979年的华人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成为中华民族舞剧的里程碑,被海内外誉为“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透过敦煌艺术,使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甘肃。由甘肃首创的“农家书屋”工程,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知名文化品牌,是千百万农民群众的精神天地。甘肃已建成“农家书屋”4600多家,并在全国广泛推广,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和邮政标志驿使图就出土于甘肃。众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以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独具魅力的四条黄金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旅游线。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甘肃境内有1600多公里。甘肃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这个黄金路段也被国家旅游局称为“永不衰落的旅游产品”,并被列为中国对外推出的九大经典旅游线路之一。丝绸之路甘肃段从东住西连接了甘肃的天水、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八个优秀旅游城市,可以看到“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纪念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庙,气势恢弘的武威雷台汉墓、“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举世无双的西夏碑和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百塔寺,世界最大的室内卧佛寺——张掖大佛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以及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和雅丹地质公园等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点,还有森林、草原、大漠、雪峰等独特的风光。

民俗风情和草原风光线路。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奇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形成了甘肃旅游的又一特色。从兰州南行,经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可以欣赏到有“小麦加”之称的临夏浓郁的回族风情,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亚洲最美的玛曲草原风光,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甘南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拉卜楞寺和唐蕃古道遗迹,还可以领略到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礼县祁山武侯祠、成县鸡峰山的独特风貌。

黄河风景线路。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纵贯甘肃南北930多公里。沿着黄河,可以观赏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炳灵寺石窟、景泰黄河石林等名胜古迹和众多黄河文化遗存。特别是黄河穿越甘肃省会兰州市110多公里,使兰州成为全国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形成了独特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塑、羊皮筏子、水车博览园,以及南北滨河路的绿色长廊、亭台楼阁,形成了“黄河之都”的独特风景。

红色旅游线路。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也是三大主力红军都经过的唯一省份,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这里有打开红军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之门的迭部天险腊子口;有决定红军长征最终去向和目的地的宕昌哈达铺会议遗址;有纪念三大主力红军长征胜利大会师的会宁纪念馆和会师楼,有抗日战争期间为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巨大贡献的“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有陕甘宁边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华池南梁苏维埃政权遗址。目前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的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各级博物馆收藏的珍贵革命文物近万件。依托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已建成各级各类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达1000多家。

甘肃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化,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观光,会享受到特殊的地理地域带给旅客异样的精神上的快乐和享受。

甘肃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结合带,地文景观上反差很大,东南部陇南山地为秦岭余脉,山谷高深,溪流瀑布密布其间;东中部为黄土高原丘陵,黄土堆积深厚,塬、梁并存;乌鞘岭以西的河西走廊,处在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是西北荒漠的起点;南侧的祁连山地势高耸,气候寒冷,雪山、冰川广为分布;北侧的干旱区沙漠连片,植被稀疏。气候上处于东部湿润区域向西北干旱区域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多种气候类型。甘肃地跨西北部的内陆河流域、东南部的长江流域、中部和东部的黄河流域,有9个水系,被地质学家称为最丰富的地质和地表特征博物馆,极具观赏性和开发价值。

甘肃省的主要自然风光有:大漠戈壁,包括河西走廊戈壁风光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风光;森林草原,有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森林公园,61个省级森林公园和夏河桑科草原、玛曲草原、合作当周草原和山丹马场等成片的草场;冰川雪峰,“七一”冰川和肃北“透明梦柯”等冰川风光独特,交通相对便利,是开展冰雪观光、探险旅游的绝佳去处;砂林丹霞,有丹霞地貌53处,列全国之冠。张掖丹霞彩色丘陵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丹霞之一;峡谷溶洞,为省南部的原始森林区有上百条峡谷,生物多样性特点十分明显,生长着亚热带,温带、寒带千余种植物,生存有大熊猫、金丝猴、红腹锦鸡等多种珍稀动物。其间分布着文县天池等数十个堰塞湖泊,上百条瀑布悬泉和万象洞等大型溶洞。

甘肃省民族文物藏量丰富,民族民俗风情浓郁。

甘肃境内常住少数民族为45个,其中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为甘肃独有民族。各民族长期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和平共处,共同缔造了风情浓郁、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留存有大量的民族文物。肃南县吐蕃贵族墓葬、漳县汪氏家族墓地、天水后街清真寺、永登鲁土司衙门旧址、西和仇池国遗址、夏河拉卜楞寺是我省民族文物的典型代表。敦煌古藏文写经、西夏木版画、西夏文木活字、元代八思巴文虎头银牌、元代玻璃托盏等都是海内孤品,更显珍贵。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已成为甘肃著名的旅游境地。

甘肃省特色产业基础深厚,工业旅游潜力巨大。

甘肃省特色工业旅游资源历史悠久,技术含量高,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石油第一井—老君庙、石油工业摇篮玉门油田、石油英模王进喜故居等旅游资源,赋存并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发展和壮大;刘家峡水电站是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的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利发电站;中国第一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具有我国航天史的10个第一,见证者我国“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七号”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航天工业发展史和强国梦想的实现。其他如中国的镍都金昌、铜都白银、戈壁钢城酒泉钢铁公司和正在建设中的河西“路上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走廊均浓缩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072-2003)国家标准,甘肃省的旅游资源,有8大主类,29个亚类,139个基本类型;大部分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多,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占概查单体总量的29.79%,旅游资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家旅游局近期对外推介的12条重点旅游路线,甘肃就占有丝绸之路、万里长城、红军长征、黄河文明、青藏铁路5条,具备发展大旅游、建设旅游大省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大区域、开发跨区域旅游市场的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