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国农重企供应物流的现状及其供应链协同
1)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及关系
当问到公司倾向于与农场/合作社/当地政府打交道,还是与分散农户打交道时,答案显现为两类:“①农场/合作社/当地政府,②综合/混合[25]”。需要指出的是,选择①的比例是79%,选择②的比例是21%,而选择“倾向于与分散农户打交道”的比例为零。基本上再次证实,大部分企业是不愿与分散的农户打交道的(除非逼不得已)。当问到为何做出这两类不同的选择时,主流的回答/意见是:①“与农场/合作社/当地政府打交道”时,业务集中、便于管理和协调;农产品的质量更为可控且有保证;此外,环节少,效率高(特别是与政府打交道时),关系简单化;②而采用“综合/混合”模式,主要是基于市场需要,或者考虑到有利于做大做强。
当问到公司如何处理与分散农户的关系?答案有如下几类:“①无;②提供种苗、药物、饲料、技术指导等,然后定价回收统一销售;③现金交易和保持诚信;④订单、与当地政府协作;⑤互惠互利;⑥合同约定”。
调研获知,46%的企业向农户提供了借贷或借贷担保。此外,大多数企业(83.3%)向农户提供[26]农业种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投入品类型分布见图4-8。大多数企业重视的前三项是:①种畜禽;②疫病防治;③饲料。
图4-8 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的农业种养殖的投入品
2)企业与农户的价格决定、结算及合同履行情况
农产品价格约定/决定方式是企业与农户关系中的重点。87家涉农龙头企业与农户价格的约定方式分布见图4-9。可以看到,价格约定/决定方式比较多样,但前3位约定方式分别是:市场价收购32.2%,略高于市场价收购26.4%,固定价收购18.4%,而“略低于市场价收购”在实践中很难执行下去。
企业与农户间在农产品价款结算上主要采用四种方式:①现金结算(现结);②定期结算(月结、半月结或旬结);③赊欠(也称打白条);④其他(如合股×月结)。四种方式选用的企业的比例分别是:79%、13%、5%和3%。
关于企业与农户间订单/合同的履行情况(订单农业总体上的履约率),调研给出了五个区间:“①极低、②较低、③一般、④较高、⑤极高”。大部分企业(86.5%)回答“较高”,一部分企业(12.4%)回答“一般”,少部分企业(1.1%)回答“较低”,而回答“极高”的,和“极低”的都没有。但是,如果将非企业人士的意见也纳入考虑后,我们发现订单农业总体上的履约率不如企业人士单方面认为的那么高。两者之间的差距如图4-10所示。
图4-9 涉农龙头企业与农户价格的约定方式
图4-10 企业与农户间订单/合同的履行情况
3)农产品原料采购途径及供应商管理
87家涉农龙头企业,大部分采用多种途径收购原材料。其农产品原料供应商的主要类型分布见图4-11。调研获知,在农产品原料供应商的这些类型其中,供应量排名名列前茅的两种类型是:“分散农户”和“大户/经纪人”。一些企业(如饲料厂)从“农场”收购大宗农产品(如玉米等)。
87家涉农龙头企业中,负责供应商的管理的部门,及采取该类部门管理供应商的企业的比例分别是:采购部(72%)、物流部(17%)、战略规划部(6%)、技术部(6%)。很明显,大部分涉农龙头企业中对物流主要还是采取分职能管理模式。
此外,27%的企业表示未来将精简供应商,而70%的企业表示未来没有精简供应商的打算,而3%的企业语焉不详。
图4-11 农产品原料供应商的类型
4)原材料库存管理
87家涉农龙头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的主要方式如图4-12所示。可以看到,EOQ经济订货批量法占据首要地位,而利用MRP、MRPⅡ、ERP等系统生成库存数据其次。
图4-12 涉农龙头企业原材料库存管理的主要方式
有67家涉农龙头企业回答了“贵公司去年采购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这一问题,采购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平均为73.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