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2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除了对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澄清和重新界定,本研究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理论框架,并勾勒出企业社会资本生成的多层次模型。其实,上述不足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弥补或修正,以进一步完善本书提出的理论框架和社会资本生成模型。

9.2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除了对社会资本和企业社会资本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澄清和重新界定,本研究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理论框架,并勾勒出企业社会资本生成的多层次模型。由于学者们更乐于分析社会资本的影响和功效,对其如何生成与维持的关注非常不足,关于企业社会资本生成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不多的文献目前又呈现“各说各话”的状态。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提供一个能被承认并接受的理论平台。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本书提出的理论模型还十分粗糙,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并不深入,一些观点尚需要进一步的推敲和证实。本书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本书认为将企业按不同发展阶段分类会对研究企业社会资本生成产生助益,但是应该指出,对于企业的分类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家族企业与公众企业的社会资本生成就存在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或者同一产业链不同位置上的企业也有着不同的社会资本。本研究中对这些方面未给予充分的考虑,在选择案例企业时也没有兼顾到这些分类方法。

(2)本书对于社会资本的来源要素的分析仍然显得有些混乱,对于具体的社会资本生成过程研究还有待深入。鉴于现有文献中对于社会资本的来源、影响要素等的研究很不全面,没有针对性,且没有统一的看法,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尝试着总结出社会资本来源的关系要素和个体要素,尤其在企业社会资本来源的个体要素方面做出了贡献。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承认,现有的总结也并不完善。为了避免出现罗列要素过多的问题,笔者还作出了一定的折中与妥协,从而使得一些有价值的要素没有被归纳进来。同时,由于各个来源要素之间的关系太过复杂,笔者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难免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另外,本书没有展开对结构嵌入性生成过程的分析,而只是将其视为嵌入后的自然效果。其实,对生成的过程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无论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是管理学的角度,这都是一个可以切入的研究课题。

(3)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社会资本的生成问题,所以对于社会资本的功效没有太多涉及。其实,在各个来源要素影响社会资本的同时,社会资本对于各个来源要素也具有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社会资本的生成中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本书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4)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负债的区分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本书没有对此展开讨论,而是集中在企业的非正式关系的形成之上。对于非正式的关系是体现为社会资本还是社会负债,主要是看其是否为企业带来了价值,而这有赖于很多相关的条件。笔者认为这虽然不是一个社会资本的“生成”问题,但是它对于我们认识社会资本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讨论。

(5)书中提出部门层次是一个过渡层次,其社会资本的生成问题有些可以参考个人层次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有些则可以从企业层次中寻找答案,所以,对部门层次的直接分析力度不够。比如对个人社会资本如何转化成为部门社会资本等问题,书中只是一带而过。虽然笔者主要希望阐述企业层次的社会资本问题,但是部门层次其实也很有论述的价值。

(6)本研究对社会资本生成过程的分析单位(企业的不同层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与分析单位建立关系的相关单位却没有着墨很多。在企业这个背景中,三个层次的行为主体都需要被当作分析单位来进行研究,同时,相关单位也有着三个层次,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图9.1的所示的社会资本生成的双边关系层次模型。

图中,P→P、P→D、P→O表示的是个人分别与个人、部门、组织(包括企业等外部实体)建立的非正式关系,是本书分析的个人层次社会资本;D→P、D→D、D→O表示的是部门分别与个人、部门、组织建立的非正式关系,是部门层次的社会资本;而F→P、F→D、F→O表示的则是企业分别与个人、部门、组织建立的非正式关系。由于企业各层次实体可以广泛地与外部建立关系,所以,图9.1中的相关单位可以与分析单位共同位于一个企业之内,也可以在分析单位所处企业的外部,而在P→O和D→O这两个方格中,分析单位所处的企业本身甚至也可以被作为相关单位。

img41

图9.1 企业社会资本生成的双边关系层次模型

尽管有所涉及,但是本文并没有突出图9.1中的P→D、P→O、D→P、D→O、F→P、F→D几个生成路径,而只是笼统地提到了各层次关系建立的问题。其实,不同的相关单位与企业的不同层次在生成社会资本的过程都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7)本研究主要是在两个典型案例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模型。应该承认,它们是两个相对特殊的企业,处于“连续谱”的两端,缺乏居于中间位置的样本。书中我们虽然从“条件性”角度指明了不同类型企业在社会资本生成和转化方面可能在具体路径上有着不同的组合,或者说对不同路径依赖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是否还存在别的对其他类型企业更有效的路径,还需要通过更大范围的考察来下结论。从基本原理上说,本书从典型个案的调研和分析中归纳出的结论,与本书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理论层面的分析所推出的结论是契合的,两者可以相互映衬。当然,本书依靠理论推演并辅以典型个案分析而提出的理论命题,还需依靠大样本的实证检验来加以进一步佐证。

总体来说,虽然本书提出的企业社会资本的多层次理论模型尚显稚嫩,并且在分析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在目前新兴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还有些混乱的情况下,它毕竟向搭建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理论平台迈出了一小步,是企业社会资本基础研究领域中一次有益的尝试。其实,上述不足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弥补或修正,以进一步完善本书提出的理论框架和社会资本生成模型。

未来的研究除了可以在弥补本书现有的不足,及完善理论模型上做文章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在本书构建的理论平台基础上寻求相关课题继续深入下去。比如下述课题:

(1)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企业社会资本衡量指标体系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是对社会资本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只是建立了初步的数学表达式,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是必要的。目前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非常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没有考虑全面社会资本生成问题,导致这些研究中设计的企业社会资本衡量指标体系或者有所偏差,或者并不全面。比如前面提到的很多学者都是用企业中某些个人的社会资本,尤其是领导层的社会资本来代表整个企业的社会资本。通过本书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指标体系必定是不全面的,因为企业整体可以生成社会资本,而企业中的个人也分为多种类型,对于社会资本的贡献大小不等,不能以偏概全。另外,还有些研究只衡量了社会资本的“信任”要素或某几个要素,而忽略了其他的来源要素。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本书的企业社会资本生成模型基础之上推出一种全面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企业社会资本衡量指标体系,从而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有关的实证研究工作。

(2)如何维持与发展企业的社会资本?本书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问题,顺带着提到了有关社会资本的维持问题,但是并没有对此深入分析下去。其实,维持与发展企业的社会资本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完全可以在本书的理论框架之上继续相关问题的探索,这也可以被称为企业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问题。

(3)企业社会资本模型如何应用到企业的战略管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具体的管理领域中去?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模型必须能够真正地为企业服务。将企业社会资本生成模型与具体的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结合,将能够发挥该模型的实用价值。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虽然较有难度,但是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