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

世界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世界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和经济日益一体化。一边是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另一边却是许多人深陷贫困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贫困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课题。世界银行认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而且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缺乏影响力。

第二节 世界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

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和经济日益一体化。一边是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另一边却是许多人深陷贫困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贫困问题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课题。从总体上讲,全球化减少了贫困,因为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倾向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些增长通常会扩散。但全球化既造就了一部分受益者,也使一部分人受损。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极度贫困的人数下降了很多,但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已经被抛离在全球化进程以外,这些国家日益走向世界经济的边缘,与之伴随的是不断下降的收入和持续增长的贫困。

一、贫困的定义

贫困是一个涉及历史、地域的多元性概念。世界银行认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而且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缺乏影响力。对于其定义,不同国际组织和国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涉及三个方面:经济福利、能力、社会排斥。

(一)经济福利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贫困的定义和衡量尺度是关于经济福利的测度。从这一角度看来,贫困是一种福利被剥夺的状态,是由于基本需求和权利的缺乏而没有能力达到最低的生活水平。它包括三个方面:收入、消费和福利。

1.绝对贫困

绝对贫困是指衣、食、住和医疗等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通常以对基本生活费用的测量结果,作为评判贫困与否的标准。基本生活费用是指维持生命、体力所需要的最低生活费,收入或消费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人被视为是贫困的。世界银行一般采用每人每天1美元作为最低贫困线,低于此线的人群则被归入极度贫困者的行列。为了保证国际上的可比性,世界银行采用以消费水平为依据的购买力平价(PPP)指标,把每天1美元的标准转换为本地货币(见图11-2)。

图11-2 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的人口比例(1981—2001年)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

从1990年到现在,世界上极端贫困的人口比例已经从28%下降到了21%,但与此同时,全球人口数量也增加了15%,所以目前,还有11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如图11-2所示,在发展中国家极度贫困的人口比例较高,即使近20年来其有所下降,但其仍保持在20%以上。

2.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指的是一种不平等的概念,贫困者被定义为不占有大多数人所消费的物品的人,这一概念需要在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衡量一个典型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并且相对贫困标准会随社会范围内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变动而变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运用收入比例法测算,提出了国际贫困线标准的概念,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或者60%为贫困线。这种测度方法最大优点是简单易行,并且反映了一定的贫困的相对性与地区差异性,但它的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具体需求,另外以50%或者60%来确定贫困线,这一点也是值得怀疑的。现在,国际组织主要采用基尼系数(Gini Index)来反映收入不平等的状况。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它的取值范围最小等于0,最大等于1,当基尼系数等于0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等于1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联合国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如表11-5所示,在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一些国家,收入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基尼系数甚至高达0.7以上。

表11-5 部分国家基尼系数对照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

(二)能力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个人收入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改善生活环境,评估一个人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能力。能力贫困的概念倾向于考察那些导致个人无法达到起码人文水准的因素。一个人的能力包括许多方面,如教育、健康等等,它们对生活状况(包括为增加物品和服务所必需的收入)有着更大的影响,但其测度确实困难。为此,联合国开发署(UNDP)以识字率、营养状况、预期寿命、健康长寿以及可预防疾病来定义贫困。

(三)社会排斥

一个人如果被排斥在主流经济、政治以及公民、文化活动之外,那么即使他们拥有足够的收入、足够的能力,他们依然可能是贫穷的。有关社会排斥的概念便反映了这种贫困的现象。社会排斥是指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这种被排斥通常表现为:生命安全无法保证;无法获得传统生计能力资源(如土地资源等);缺乏必要的食物而造成营养不良;无法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在决策的制定或执行时意见和利益不被表达;无法享受同强势群体均等的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被排斥者缺少本应享有的公民权、政治权、文化权和其他人类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权利,而恰恰是这些机会和选择权利才能把人们引向一种长期、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使人们享受体面生活、自由、自尊和他人的尊重。社会排斥的概念超越了经济的和能力的幸福观。这一概念虽尚在萌芽阶段,但其运用却是越来越广泛。

二、贫困的根源

(一)劳动力质量相对较低

在当今世界,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成为一国劳动力质量提高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识字率与劳动力技能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而广泛的初等教育是识字的先决条件。但目前全球仍有11.5亿的儿童无法接受最基本的初等教育。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往往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来说,其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从图11-3和图11-4中,我们看到,在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大部分儿童不能入学,并且人均入学时间偏短。据测算,在莫桑比克,平均一个儿童只能接受4年的正规教育,在南亚,人均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只有8年,而在法国,这一时间长度延长到15年。

img105

图11-3 辍学儿童数量(2003年)

资料来源: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

img106

图11-4 各地区儿童平均入学年数(1990—2001年)

资料来源: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

(二)资本存量与资本积累不足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后认为,贫困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停滞和人均收入低下,而经济增长停滞和人均收入低下的根源又在于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其中较著名的理论是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3],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贫困,是因为经济中存在若干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其中最主要是“贫困恶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有两方面,一是反映供给方面的循环,一是反映需求方面的循环。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有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储蓄能力小;低储蓄水平引起资本稀缺,从而使资本形成不足,这又导致了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来看,资本循环也有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因收入水平低,导致购买力水平低;购买力水平低导致投资引诱不足,从而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4]。这里的资本指的是:地产资本(土地)、物质资本(设备、工具、机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即在困难情况下能够提供援助的关系网)和集体设施资本(如公路、铁路、医院等)。

(三)技术落后

长期的经济增长是一国公民经济福利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正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索洛增长理论认为,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储蓄率的提高引起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但达到新稳定状态时,增长便会停滞。若提高储蓄率,虽然能使长期均衡收入提高,经济体迈向更高的新的均衡。然而,这种靠不断提高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办法并不现实,因为维系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消费水平,并且决策者为了使社会组成人员的福利最大化,会选择一个适当的储蓄率,以保证资本存量达到黄金规则水平。因此,要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必须依赖于技术进步。科学技术不发达,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不强,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地区,人们仍在运用一些原始的生产技术进行劳作。技术的落后直接导致了生产率的低下和贫困的产生。

(四)制度的不完善

人的自身行为及个人选择会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贫困国家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权利分配的不公、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二元社会结构体系的存在等。在权利分配不平等的社会里,不同群体可能由于其所处地位等级的不同,而失去他们本应获得的经济和其他价值报酬,不仅在收入方面如此,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都如此,它们相互关联,彼此加强。不完善的制度还会造成政府救济的失败,形成与目的相反的结果。政府对贫困者进行救济的目的在于帮助其生存并发展,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广泛的“输血”活动却阻止了穷人状况的改善,反而助长了贫困者的依赖思想,安于贫困,最后导致贫困产生和永久化。

(五)人口压力过大

人口压力并不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贫困的产生。在贫困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增长超过了农业的增长,甚至出现了人均农业负增长的严重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吞噬了增长所带来的成果,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在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体现。GDP的增长速度慢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贫穷的依然贫穷。

三、消除贫困

认识贫困,是为了消除贫困,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寻求消除贫困的方式、方法。经过长期发展实践和深入理论研究表明,迅速的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解决贫困问题,因为经济增长的成果并不能保证被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为此,不能单纯用加快经济增长的方法加快贫困人口收入的增长,而是应该建立综合的基础广泛的收入增长模式。世界银行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进步可以形成持续减贫的动力。

(一)创造机遇

对于广大贫困人口来说,不平等突出表现为机会的不平等。因此,要想消除贫困,就必须为贫困者提供更多的机会。(1)国家应该采取行动支持穷人逐渐增加资产,包括:人力资产、物质资产、自然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并且解决不同性别、部族、种族和社会群体之间的资产不均问题。(2)要提供有利于私人投资和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本国市场向国际延伸。(3)政府在进行建立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不能忽视面向穷人的市场改革,要争取实现社会中更大的公平。另外,社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广泛提供也是增进贫困者福利的重要手段。

(二)赋权

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家和各种社会机构的制约,为此,必须促进赋权。赋权就是要通过加强穷人对政治进程和当地决策的参与,以提高他们对涉及生活的国家制度的影响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国家应该建立包容性的政治与法律基础。(2)政府应该改变治理结构,创建促进经济增长及公平的公共行政管理,建立稳健而具有反应力的机制,使公共行政、立法机构为全体公民提供更有效的服务。(3)消除性别、种族和社会地位差异造成的制度障碍

(三)提供安全保障

为贫困者提供安全保障意味着减少他们面对经济动荡、自然灾害、健康问题等风险的脆弱性。这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国家计划以防止、预防和化解宏观冲击的灾祸,构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国家社会风险应对体系。(2)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减少贫困者面临的风险,使穷人积聚人身、自然、物质、金融和社会等资产以克服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3)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完善,应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