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指战后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并在此基础上正积极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独立后,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畸形的经济结构,纷纷开始工业化进程,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稳步提升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指战后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并在此基础上正积极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这里所说的“发展中”主要是指这些国家正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以改变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局面,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由于这些国家大部分在南半球,因此又被称为南方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一)生产力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独立前大多都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长期以来受宗主国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独立后,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努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时间短,人口增长过快以及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偏差和政策上的失误,其生产力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而科学技术的落后状态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85%,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见表4-4),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的差距更大,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为1 600美元,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

(二)经济结构落后,对外依赖性强

历史上,由于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多为殖民要求所服务,生产结构单一,多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独立后,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畸形的经济结构,纷纷开始工业化进程,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工业化基础薄弱,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工业化而忽视农业发展,追求出口增长而忽视国内产品需求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虽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2004年,发展中国家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36%、52%,而同期发达国家三大产业的比重为:2%、26%、72%[4]

落后的经济结构造成经济发展的脆弱性,而这又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赖比较严重。很多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农、矿等初级产品的出口,而一些工业体系初步建立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出口的产品也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的供给弹性小,容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此外,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领域,发展中国家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并且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这种控制的力度仍在逐渐强化。

(三)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严重

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采用现代生产方式、集中从事工业生产的城市和沿海地区,与仍然采用较古老生产方式、分散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相并存[5]。二元结构是片面发展工业、忽视农业的必然结果,也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必然现象。总的来说,目前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大都存在二元结构,甚至有的国家的二元结构非常突出。例如,巴西东南部仅占全国面积的8%,却集中了全国工业产值的五分之四;印度的工业高度集中于加尔各答、孟买等大城市,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在人均产值和收入分配上存在巨大的差距。二元结构造成城市与农村的对立,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尽量减轻二元结构的影响,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鸿沟,尽快实现传统生产方式、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二战前,广大亚、非、拉地区多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完全依附于发达国家。二战后,这些地区摆脱了原殖民体系的控制,成立新的政治独立的国家,即发展中国家。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们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并作为世界经济中的新生力量逐渐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上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高于同期的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表4-8中,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增长速度为5.55%,80年代为3.68%,90年代为4.86%。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迅速发展的势态,2001年的增长率仅为2.83%,到2004年已经跳跃到6.37%,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比重由1970年的24%下降到2003年的11%;工业比重在整个70年代不断提高,到1980年达到最高点40%,之后工业比重逐渐下降,2003年收于35%;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由1970年的38%发展到2003年的48%,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4-15)。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稳步提升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表4-15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6]比重(1970—2003年)单位:%

资料来源:UNCTAD,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line。

在国际贸易领域,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活动总量已经由1960年的886.6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5 426.9亿美元,45年间增长了95倍;其占全球的总进出口的份额也由1960年的35%上升到2005年的41%,总体上呈现出逐渐的上升势头。其中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表现最为突出,它们的进出口总额从1960年的234.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4 416.2亿美元,增长了189倍之多;其占世界的份额从1960年的不到10%,迅速上升为2005年的20%以上,占据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见表4-16)。

表4-16 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占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份额(1960—2005年)单位:%

img40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Online(2006)。

(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体系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道路。但是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南北经济差距不断加大,南北贸易冲突加剧,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等。为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向全世界发出了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1964年日内瓦召开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展中国家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发达国家进行不懈的斗争。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收回石油主权、掌握石油定价权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减产、提价等措施,打击了发达国家,并引发了发达国家的“石油危机”。

近些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普遍意识到对于一些重大的国际经济事务,离开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行不通的,于是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改变先前的态度,开始倾听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并积极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1999年12月,由西方七国提出的一个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等)在内的20国集团正式成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在稳定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大,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从总体上讲,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仍然没有摆脱相对落后的状态。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85%,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却只占世界GDP的五分之一左右,尤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的差距更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2年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万多美元,而此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只有1千多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比发展中国家多了整整2万美元。然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并未使这种差距得到缩小,相反还在持续扩大,到2004年,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水平比1992年增加了600多美元,但此时发达国家却增长了1万美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万美元(见表4-17)。此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科技水平、生活质量、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发展指标上都远远落在发达国家后面。

表4-17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1992—2004年)单位:美元

img41

资料来源:UNCTAD,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line。

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仍未改变原材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不利地位。根据OPEC的年度统计,2004年,OPEC原油总出口量中,有22%出口美国,21%出口西欧,20%出口日本,相比之下,出口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原油仅占其总出口量的3.3%。发达国家还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通过并购、合资等途径,将发展中国家中有发展潜力的经济主体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甚至达到行业垄断的程度,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根据2006年《世界经济展望》的数据,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都是净债务国,其中有29个国家是重债穷国,而非洲国家中重债穷国就有25个。严重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BRICs——崛起中的新兴大国

BRICs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并取各自国家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而组成。BRICs的概念最早是由高盛(Goldman Sachs)投资公司于2003年10月在其研究报告《与BRICs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之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中提出,主要观点是在未来的50年里,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s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力量。目前,BRICs已成为国际经济界、学术界的流行语

(一)BRICs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历史上,BRICs四国的经济都曾取得过骄人的成就,之后也都曾陷入过泥潭。近些年来,BRICs四国着手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得经济迅速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带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大国。

近些年来,BRICs各国经济增长率(除巴西外)均高于同期的世界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水平,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为引人注目,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左右的较高水平,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见表4-18)。

表4-18 BRICs各国实际GDP增长率(1970—2004年)单位:%

资料来源:UNCTAD,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line。

BRICs四国的经济规模也不断提高,2004年四国GDP合计为35 05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的五分之二和世界经济的8.5%,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方面,2004年BRICs四国进出口总额为17 803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比重分别为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其中中国表现最为突出,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和出口国,2004年的对外贸易总量达到占发展中国家的16%和占世界的6%(见表4-19)。

表4-19 BRICs的GDP、进出口总额、人口在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中的比重(2004年)单位:%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Online;UNCTAD,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line。

在吸引外资方面,BRICs各国都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以促进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2004年流入BRICs四国的FDI占世界的近15%,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五分之二;而累计流入的FDI占世界比重的6%,占发展中国家的近四分之一(见表4-20)。当期流入比重大于累积比重,这表明BRICs四国存在长期投资的利好信息,FDI流入的速度加快,并将成为当前和未来国际长期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

表4-20 BRICs当期和累计流入FDI、国际储备在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中的比重(2004年)单位:%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Online;UNCTAD,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line。

在国际储备方面,BRICs的表现也不凡。2004年四国可支配的国际储备占世界的23%,其中中国就占世界近16%的份额。

此外,BRICs四国作为地区和世界大国,它们的政治、经济对地区和国际事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发挥了大国的作用,促进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金融的恢复,维护了地区经济的稳定。

(二)BRICs经济展望

高盛集团在《与BRICs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之路》报告中,通过对人口变动、资本积累模型和生产率增长这三个指标来推算BRICs各国的GDP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和货币等情况,阐述了其主要观点:在未来的50年里,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s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力量。

目前,BRICs四国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G6(G7中去掉加拿大)的15%。按研究报告推算,到2025年,BRICs的经济总量将达到G6经济总量的一半水平。而在未来的40年内,BRICs的经济总量将超过G6。到2050年,只有现在G6中的美国和日本能仍然保留在世界前六大经济体之列,到时新的排名将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见表4-21)。

表4-21 BRICs各国超过G6各国经济总量的预测时间单位:年

资料来源:Goldman Sachs,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2003,p.19。

对于BRICs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按照高盛集团的预测,未来的前30年增长较快,随后逐渐递减。其中印度的经济在未来30年甚至50年内都呈现较快的增长,未来前30年能保持在5%以上,到2050年将接近5%。而其他各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收敛到3%左右(见表4-22)。

虽然到2050年,BRICs将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但经济总量超过G6并不代表着人们生活比G6国家富裕。除俄罗斯外,其他BRICs三国的人均国民收入都比不上G6届时的国民收入。例如,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将与现在韩国的情况大致相等,约为10 000美元。205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与现在的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相近,大约为30 000美元。而到2050年,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将高达大约80 000美元。

表4-22 BRICs实际GDP增长率(预测)单位:%

img46

资料来源:Goldman Sachs,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2003,p.8。

此外,报告还预测BRICs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经济较高的真实增长,约三分之一来自汇率的升值,而且未来50年BRICs国家的货币升值将达到300%,平均每年2.5%。

当然,高盛公司的预测是建立在一系列苛刻的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如投资率、全要素生产率(TFP)、国内国际环境等,一旦这些假设条件与BRICs未来发展的现实情况相偏离,那么预测中提到的壮观的图景也就不复存在了。就目前情况来看,BRICs四国经济中都存在一些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如巴西负担着巨额外债和国内公共债务的问题;俄罗斯则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两难选择;印度基础设施落后和经济相对封闭;中国则需金融体系改革以及政治和社会改革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BRICs四国未来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并实现赶超目标,或许只能成为一个梦想。

专栏4-1 世界经济体分类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除了南极洲以外,都有国家分布。这些国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各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位于大洋中的岛国:如亚洲的日本、印度尼西亚,欧洲的英国,北美洲的古巴,大洋洲的新西兰;有的是不临海的内陆国:如亚洲的蒙古、阿富汗,欧洲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非洲的马里、赞比亚,南美洲的玻利维亚;有的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国家:如欧洲的荷兰;有的是地势崎岖的山国:如亚洲的尼泊尔,欧洲的瑞士;有的国家终年炎热:如非洲的扎伊尔;有的国家却又没有夏天:如欧洲的冰岛。

目前,世界上一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独立国家169个,其余为尚未独立的地区。如何对这200多个经济体进行分类,各种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下面简单列举几个国际经济组织的不同分类。

(一)世界银行(WB)的分类标准

世界银行根据2005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将世界上的经济体分为五种类别:

1.低收入经济体

低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国民收入在875美元以下的经济体,一共有54个,大多分布在非洲:如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几内亚等国;也有一些分布在亚洲地区:如印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大洋洲的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也在其列。

2.中低收入经济体

中低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国民收入在876—3 465美元的经济体,一共有58个,既有中国、巴西这样的大国,又有斐济、斯里兰卡这样国土面积小的国家。

3.中高收入经济体

中高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国民收入在3 566—10 725美元的经济体,一共有40个。属于这一类别的经济体主要有:阿根廷、墨西哥、俄罗斯、利比亚等。

4.高收入经济体

高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国民收入在10 726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一共有56个,主要包括美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新加坡、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卡塔尔、科威特等产油大国。

5.高收入OECD成员国

高收入OECD成员国一共有24个,主要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虽然OECD国家人均收入较高,属于世界高收入经济体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高收入经济体都是OECD的成员国。这主要是因为OECD不仅要求人均国民收入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还要求经济体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比如一些石油输出国,虽然人均国民收入较高,但经济过分依赖石油出口,经济结构畸形发展,所以不能进入高收入OECD成员国的范围。

(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分类标准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将世界经济体分为三大类:

1.发达经济体

发达经济体一共有43个,其中北美有美国、加拿大;欧洲有欧盟25国和安道尔、摩纳哥、直布罗陀等国家和地区;亚洲有日本、以色列;大洋洲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东南欧和前苏联

东南欧和前苏联地区一共有19个经济体,其中东南欧有7个,主要有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前苏联地区有12个,主要包括亚美尼亚、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等。

3.发展中经济体

发展中经济体是指分布在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世界上不属于“发达经济体”和“东南欧和前苏联”的经济体,都属于这一类别,如埃及、印度、墨西哥等。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标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的分类标准,全世界的经济体分为两大类型:先进经济体、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由于不是IMF组织的成员或者相关数据库尚未编制,部分国家未包括在分类之中,如朝鲜、阿富汗等国。

1.先进经济体

先进经济体一共有29个,并可以继续细分,见表4-23。

表4-23 先进经济体细分类别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展望》,2004。

①仿宋表示该国为欧元区国家。

2.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指那些不属于先进经济体但又在IMF统计范围之内的国家和地区。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可按地区具体细分为五个小类:非洲、中东欧、亚洲发展中国家、中东、西半球。

专栏4-2 进行国力比较的两个指标——GDP和综合国力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在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使用的,以当年价格(或固定价格)计算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它是国民收入统计的五个总量指标之一,被看作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统计局在原国际联盟专家小组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并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在联合国的统计出版物中定期公布GDP数据及其构成。目前,在所有估计国家发展的研究和分析手段中,GDP算是最成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指标。

但是,以货币为度量单位的GDP指标,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在经济活动领域,GDP只能反映总的数量,而不反映产品类别、质量和效率;又如GDP计算的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值,却没有把因资源的使用而造成的资源损耗、形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等因素考虑在内。此外,反映人们生活与福利的很多现象,如人的健康状况、寿命、医疗的保障状况等,是不能用货币单位来进行衡量的。

由于GDP所反映和测量的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部分而不是整体,因此,为在世界范围内对国家发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们创造出许多新的研究手段,有效地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发展做出了各种估计。例如,美国学者计算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社会进步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的人文发展指数,就是从不同侧面对世界各国发展做出的估计。但这些估计方法还远不能描述国家全部的、总体的力量,因此专家们又对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国力这一指标展开了长期的研究。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是所有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世界强国据以确立其国际地位、发挥其国际影响和作用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从整体上来计量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诸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涉及资源、经济活动能力、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科技能力、社会发展程度、军事能力、政府调控能力、外交能力等八大组成部分,而且这八大组成部分也可以继续细分为85个指标(见表4-24)。

表4-24 综合国力指标构架

img48

续 表

资料来源:谷源洋等:《世界经济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2页。

本章小结

本章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当代发达国家经济的三大基本特征,即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高、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经济成熟。随后引用大量的数据,通过GDP、对外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金融以及高科技等相关指标,运用实证的方法展现了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发达国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最后,在对发达国家总体情况介绍完之后,本章又对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七国集团进行相关介绍,突出了这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的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首先介绍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结构落后、对外依赖性强、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严重。接下来,在引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阐述了战后以来,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也不断加强,但其在国际经济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和不利地位的现实。最后,本章介绍了被称为“BRICs”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由于它们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发展迅速,被称为崛起中的新兴大国。

文章最后又设置了两个专栏。专栏4-1主要介绍目前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体的分类情况。各个组织根据自身编制统计数据性质的不同要求,对世界经济体划分为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别,而不再拘泥于过去将世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大类型。专栏4-2主要介绍了用于国力比较的GDP和综合国力这两个指标。目前,虽然在所有估计国家发展的研究和分析手段中GDP算是最成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但是由于它只对经济活动作出了单一的评价,缺乏对一国发展的全面评估,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发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时,各国专家们越来越将注意力集中于综合国力这一综合性的指标上。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七国集团 BRICs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发达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为什么说七国集团(G7)主导世界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4.BRICs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注释】

[1]具体的国家分类及分类标准请参见本章专栏4-1。

[2]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2006年。

[3]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4]资料来源:2006年世界发展指数,世界银行。

[5]张伯里:《世界经济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6]经济结构中未包含建筑业等行业的数据,因此农业、工业、服务业三项相加的总和不等于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