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7]首先,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其次,城乡相互作用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再次,技术进步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依赖。大都市区的本质特征是城乡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密切程度与外围地区的非农化水平直接相关。最后,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支撑。

1.3.2 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从理论上说,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城乡的互动作用、技术进步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等。[47]

首先,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它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行为者——居民、企业、政府追求规模经济行为在地域空间的表现。从理论上讲,各个城市行为者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若干个体理性行为经过多重叠加并最终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则有可能出现城市过度膨胀而导致交通拥挤、地价上升、环境污染等规模不经济的非理性后果。在这种情形下,城市必然通过扩散来重新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分散到一定程度后又走向新的集中。在这种“集聚—扩散—再集聚”的循环反复过程中,城市化得以在更大空间范围推进,从而出现了大都市区这一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其次,城乡相互作用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观点看,城市化就是通过城乡相互作用使城市功能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空间份额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各个城市行为者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对外围地区的影响得以加深,当这种影响发展到足以使外围地区强烈地表现出与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倾向,即其经济结构实现了与中心城市高度关联的非农化的时候,就产生了中心城市与其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

再次,技术进步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依赖。大都市区的本质特征是城乡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密切程度与外围地区的非农化水平直接相关。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大部分的非农产业都具有城市区位指向的特征,但二战以后的技术革命使得这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技术进步减少甚至部分消除了传统区位因子对产业布局的约束,改变了“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城乡分工结构。特别是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而传统制造业则逐步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建立了基于不同技术水平和资源优势的产业关联。同时,技术进步带来的交通技术改进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尺度,继居住郊区化、工业郊区化后又出现了服务业郊区化、办公室郊区化,城乡一体化倾向更趋显著。

最后,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支撑。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等各种“流”的形式体现,并通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传递、扩散。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大提高区域的通达性,减少城乡相互作用能量在传递、扩散过程中的损耗,从而使城乡联系达到最佳。

综上所述,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和城乡空间的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空间经济规律,借助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空间重组,并通过基础设施的作用,就可以使上述规律得以发挥到极致,从而导致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