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城市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0.1.3 城市循环经济运行机制1)城市循环经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资源绝对稀缺论的观点,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同样的市场条件、同样的管理水平下,产量P0相同时,投入自然资源的数量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少,即Q1<Q2。产量增加了,使得实际相同的自然资源投入量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10.1.3 城市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1)城市循环经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资源绝对稀缺论的观点,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之后,庇古在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中,提出了私人成本社会化的观点;也即政府以征税的形式将污染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使得环境外部成本企业内部化,这就是所谓的庇古税。但是庇古税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据测算,预防污染费用与事后治理费用的比例高达1∶20(5)

在同样的市场条件、同样的管理水平下,产量P0相同时,投入自然资源的数量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比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少(见图10.1),即Q1<Q2。减少的资源数量Q2-Q1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于资源利用率提高节约的资源投入数量;二是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资源化减少的资源投入数量。当投入的自然资源数量Q0相同时,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量比传统经济模式下高,即P1>P2。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的差异P1-P2也包括两部分:一是资源利用率提高,相当于增加了资源投入数量,带来了产量的增加;二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资源带来的产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了,使得实际相同的自然资源投入量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经济增长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方式的弊端,在资源减量化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6)。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人们可以做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的持续与繁荣(7)

img270

图10.1 资源数量与产品产量的关系

2)城市循环经济运行特征

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是城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自我调整的过程,反映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各组分间以及与外界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发生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可逆的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的,是一种生态演替(新陈代谢)的过程,即是物质功能流交换、转化、流动的过程。当任何一种物质流阻塞或失控,都将导致城市循环经济系统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而失调。

在传统线性经济城市中,各种物质,尤其是物质流、能量流的运转依赖着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及外部系统的支持,运行的生态效率很低,是一种“数量型”运行模式。在循环型城市中,资源的可循环与再生利用成为了主体,减少了对外界的“掠夺”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这并不排斥循环经济型城市在平等、协调的基础上与外界进行必要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非物质服务的各种流动使得城市的生态效率很高,是“质量型”运行模式。即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是一种从无序、不稳定的系统向有序、稳定的系统转化的过程,这种稳定、有序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系统在可承受的时空范围(生态稳定阈值或门槛)内的波动(见图10.2)(8)

图10.2 不同经济系统的运行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