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前主要政策建议与措施

当前主要政策建议与措施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主要政策建议与措施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三)当前主要政策建议与措施1.切实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管制浙江受全球危机影响深、恢复慢,因此应在全国率先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行业应尽快突破。

(三)当前主要政策建议与措施

1.切实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管制

浙江受全球危机影响深、恢复慢,因此应在全国率先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行业应尽快突破。在对自然垄断型服务企业进行拆分时,不仅要强调竞争与效益兼顾原则;还要有一套对自然垄断型服务产业的成熟的监管体系,在推进垄断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时,要特别注重完善相应的监管体制;并及时制定法律、法规,然后以此为依据推行市场化改革政策。目前,民营企业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发展,比在制造业领域中要艰难得多,不要说金融领域,就是一般的运输业,准入门槛也是不低的,进一步健全诚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否则,大量外包业务的按时按质完成,外包契约的连续、顺利履行,都是难以保证的),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如拟定以五年计划重点发展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研发服务业;对在民营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或住房补贴等政策),从而加快浙江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和共同升级。

2.将杭州、宁波中心城市建设成面向全球的生产性服务集聚中心

杭州、宁波等沿海中心城市面临着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土地等资源制约加重等不利条件,应发挥这些中心城市服务聚集功能,加快其向服务业转型。中心城市转型不是简单放弃加工制造业,而是在保留其原有优势的部分中高端制造环节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成若干面向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培育一大批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业务的专业供应商。大力推进杭州、宁波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需要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效应;需要培育发展企业金融、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工业设计、会展服务等各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业,提高集群化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构建功能完善的区域性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融合;需要积极发挥杭州、宁波中心城市的平台作用,鼓励有条件的次中心城市和中心区域生产性服务产业集聚发展。

3.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促进生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和创新

一是加大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业外包的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服务业聚集区功能和制度设计,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和软件开发,在承接服务业外包的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二是大力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面提升与外商投资的合资合作水平,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引进、管理创新。三是积极有序引入战略投资者,对目前仍带有垄断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改革重组,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适当扩大服务进口,既为省内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又引入市场竞争,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质量的改善。五是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包括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开展海外购并,加强战略联盟,提升与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水平。

4.积极拓展,构建浙江特色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以具有浙江特色优势的制造业和商务为对象,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是大势所趋。鉴于国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态势,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招商措施,加快发展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制造服务业的核心是研发设计、咨询等,制造业服务业开放需要积极引入创意、人才和好的商业模式,以此引导和带动浙江制造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创新、提高效率的重要平台。要大力发展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包括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配送、采购、供应链管理等,提高物流效率,加快生产和服务的网络化和国际化;要着力推动市场营销服务的升级,包括市场拓展、分销代理、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创意策划和会展等生产性服务,提高发现市场、创造需求、引导创新的能力,增强市场控制力、利润增值力和差异性竞争能力;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服务,促进商务服务业本身的创新和升级。

5.大力扶持中小生产性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升级与并购

同发达国家对中小服务企业面面俱到、无微不至的扶持相比,浙江在这方面的政策还是比较落后的。具体而言,政府应通过简化中小服务企业在注册登记、申请执照、缴交税收等方面的手续,减轻中小服务企业的行政负担,为其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通过设立中小服务企业创业基金、提供贷款担保、降低小额贷款质押要求、简化贷款手续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启动资金、减免税收等手段,引导建立区域性技术新中心,专门负责研发中小服务企业所需要的创新技术并提供技术培训。还应建立、完善市场信息网,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国内国际的市场供求信息。

政府应从资金支持、辅助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走出去”,鼓励它们对外投资或设立机构、输出服务;地区之间应该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汲取其他区域服务业企业的优势增强本区域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立法加强对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提高此类行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流程改造,协调发展构建生产性服务业

动员、鼓励、支持和引导制造类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改组和改造,在与制造业相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改制,推进企业流程再造,剥离出适合于市场交换的生产性服务使其市场化、社会化,以期降低运营成本。积极完善劳动工人制度,加强企业的自主性。在宏观经济的大趋势上,引导企业创新再造。具体而言,一是细化企业内部分工,推进生产服务系统和生产制造系统的分离,强化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增加生产性服务的内部供给。二是将企业内部分工转化为外部分工,推进研发、设计、营销、物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外部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提供外包服务,增加生产性服务的外部供给。三是发展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将研发、设计、物流等环节分离出来,外包出去,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运作效率,扩大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

7.借助自身优势,深挖优势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利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拓展支柱性产业功能范围,加强对上、中、下游产业的专门服务。杭州与宁波等城市要注重培育和发展重点行业,应重点发展研发、系统集成配套、物流、设计、创意广告、采购、会展、咨询、教育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同时要利用杭州与宁波保税区物流中心,吸引大批中外物流企业,重点打造统一品牌,努力构建“大物流”;台州、温州等城市要以开发区为基础,立足自身特点,开展针对开发区的专门服务,依托工业设计,构建产品平台和创意产业园,依托码头、深水港重大枢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另外,金华等城市要积极利用电子产业发达的优势,借助工业园区,采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开发和拓展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服务功能,秉承“亲商”理念,初步促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而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

参考文献

[1]Jay Kandampully.The Dynamics of Service Clusters:A Phenomenon for Further Study,Managing Service Quality,2001(11).

[2]Greenfield H I.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New York:Columbia,U.,Press,1966.

[3]王晓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述评.当代财经,2006(3).

[4]徐学军.助推新世纪的经济腾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巡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聂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6(1).

[6]陈殷,李金勇.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4(7).

[7]陶纪明.生产者服务业的功能及其增长.上海经济研究,2006(9).

[8]姚耀.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06(9).

[9]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

[10]郑吉昌.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经济增长.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1).

[11]黄少波.创新城市的理念及其建设.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3).

[12]顾朝林,陈璐.从长三角城市群看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13]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

[14]陈凯.英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1).

[15]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03(5).

[16]王焕强,陈海广.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山东省制造业实现战略升级的捷径.山东经济,2005(6).

课题负责人:沙虎居

课题组成员:聂献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