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凌的苦恼

老凌的苦恼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凌的苦恼_浙江发展研究报告案例二 老凌的苦恼老凌今年50出头,生在长在富阳场口镇的A村,初中毕业后,老凌到村合作社工作。改革开放后,老凌成了家,很快有了一子一女。子女逐渐长大,老凌与哥哥仍住在破旧的房子里。这几年,老凌与老婆把村邻抛荒的地,承包了好几亩,有的是邻居免费送给自己种的,有的是每年200元租的。老凌觉得眼前的负担一下子轻多了。现在老凌的最大愿望是收入能提高得快些。

案例二 老凌的苦恼

老凌今年50出头,生在长在富阳场口镇的A村,初中毕业后,老凌到村合作社工作。虽然工作轻闲,待遇比起农民要好不少,但毛头小伙子总是有理想有抱负,两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激情,报名当了志愿兵。一当就当了七年的炮兵,退伍后回乡当了村干部,村干部并不纳入财政体系的,每个月只拿点补贴。在队里,老凌也经常参加集体农活,拿点工分。

由于少年丧父,老凌与哥哥是母亲一人拉扯大的,家境在村里一直比较贫寒。改革开放后,老凌成了家,很快有了一子一女。妻子是本村人,在家里做些家务,也养些鸡、鸭、羊什么的,两个小孩子大了些,放学后也帮着放羊。80年代村里有几家集体企业,有时妻子也到厂里打点零工。后来,自己还承包过村里的河口摆渡,也到城里开过杂货店,一家子虽然过得不富足,但也温饱安闲。

子女逐渐长大,老凌与哥哥仍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八年前,老凌兄弟俩咬咬牙,拆除了旧房子,在原地基上各自盖了两间三层的砖瓦房。但六万多元的建房款,不仅耗尽了所有的储蓄,还负上了两万元的债。债还没还清,儿子又考上了大学,每年学费生活费要一万元,儿子刚读大三,女儿又考上大学。为了两个小孩的教育,旧债也没办法还了。

老凌长时间在村里当干部,每月拿几百元的补贴,不过村里的事不多,平时老凌就和老婆两人在家里务农。也是被钱逼的,老凌经常动脑筋,总是琢磨着怎么多搞点收入。想去外面打工,自己都50多了,实在当不了工人了;去城里开个小店,自己与老婆也干过,赚的钱大部分交了租金;要投资办厂嘛,自己没这份钱也没这个能耐,10多年来,市场竞争剧烈,村里的集体工业都倒闭了,私营小厂子也差不多关了,好的私营企业都搬到了城里;村里几户跑运输,好像也没赚到什么钱,风险很大。看起来,农民还是只能靠土地来生活。但人均七分地(一家四口三亩地)想靠农业生产提高收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村里大半的田都荒着,太可惜了。这几年,老凌与老婆把村邻抛荒的地,承包了好几亩,有的是邻居免费送给自己种的,有的是每年200元租的。前几年,老凌种了几亩花木,主要供给城里,头两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第三年开始才有点成效。现在好的时候花木每亩收入一年可以上万,差的时候也有六七千。前两年还试种两三亩西瓜,每亩收入有个三四千,但就是市场难找,有一年大半西瓜都卖不掉。现在只种一亩西瓜,这就不愁卖不了,一年也有个3000多元的收入。同时,也种点口粮田、菜类的,家里养了些鸡,吃的基本上就不要自己花钱了。这样总算把子女的教育经费和生活开支给撑下来了。

三年前儿子总算毕业了,女儿去年也毕业了,老凌很满意两个子女,看看村里的一些小年轻,初中高中毕业了,好的工作找不到,苦的累的活不愿意干,结果有几个小偷小摸的,进入牢房。老凌觉得子女挺争气的,自己也脸上有光。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小公司工作,虽然不是很稳定,但年薪也有3万元左右,而且免费提供住宿。女儿回到富阳县城,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自己也经常讲课,收入也不错。子女不用自己负担了,两个人的温饱已经足够解决,欠亲友的债,可以慢慢地还。老凌觉得眼前的负担一下子轻多了。

但最近老凌的心事又渐渐重起来了,儿子已经25了,到了婚嫁年龄,按农村的习俗,女儿婚嫁可以不管,但儿子的婚事总是要包的。婚事首先就要考虑房子,以后儿子媳妇是不可能再回到家里住了(为此老凌还有些后悔八年前的建房),但杭州的房价贵上天,郊区的房子一平方米也要近万元,儿子一辈子不吃不喝都买不起啊。有人曾经想让儿子当上门女婿,那样就不用考虑房子了,女方有房。但只一个儿子,老凌怎么也舍不得,那不是让自己断后吗。但儿子的房子怎么办?自己的债也没还清,无能为力啊。希望儿子考公务员,可以解决房子问题,但现在考公务员难过以前的考状元,上百个人只取一个。一想到这,老凌与老婆都黯然神伤。现在两个人辛苦劳作,生活上缩衣节食,该省的都省了,自己家冰箱、彩电、洗衣机也有了,虽然已经旧,但还可以凑合着用。老凌说,如果儿子房子不能解决,自己就要缩衣节食,除了日常的一些必需生活用品,也不可能去扩大消费了。不过两人也知道,靠这个能省下给儿子买房的钱,那是白日做梦。

现在老凌的最大愿望是收入能提高得快些。现在村里没什么工厂了,只能靠农业。村里不少人都搬到城里了,住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平时,看不到几个年轻人,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工作,村里的田地更是大半荒着,不少房子也空关着。老凌房子刚盖了没几年,不想搬到城里,还是想留在村里务农。老凌就盼望着政府能够放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搬到城里去的那些人的荒地,政府能够以适当的补偿收回来,再分给留在农村的专业户承包生产,好好的田地不能搞工业开发区,只能农田保护,但又根本没人耕作,长期又这样空荒着,实在太可惜了。同时希望政府能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农业生产补贴。特别是提高粮食收购价,提高生猪价格,现在的粮价猪价,农民没办法去种地、养猪,农民的收入没办法提高啊。如果农业收入提高,自己就准备多承包些地,多增加些收入,也可以为儿子买房出份力。

案例解剖:促进浙江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收入水平的制约。在人多地少的浙江农村,以及目前的农产品价格,依靠农业生产致富几乎没有可能,而依靠其他收入,如打工、自己创业等,由于市场早已进入了买方市场,竞争激烈,创业失败风险极大,外出打工收入也只能维持温饱。如果不提高收入,促进消费即是一句空话。二是住房问题始终是压在中国农民身上的大山,中国人向来重视住,安土重迁。因而对建房非常看重。但因受收入限制,建房往往是依靠省吃俭用,建房前后多年,建房消费往往会挤占其他的消费,如家用电器消费等。三是农村居民建房的选择主要还取决于子女的定居地选择。在中国,均是房随子女走,子女到哪定居,父辈往往也会跟着走。在城市化浪潮中,浙江年轻一代农村居民均向往着走向城市,这给农村居民建房的选择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城镇的建房费用远高于农村,尤其是宅基地费用,使很多农村居民建房梦难圆。而有不少农民负债在农村建了房,子女却不住,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四是浙江大量农村的空壳现象严重。在工业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依靠工业收入,消费得以提高,但这些地区的农村也很快会城镇化,农村居民也将转化为城镇居民。而对于农业地区的农村,大量居民,尤其是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或工作,不少人逐步转化为市民。但也造成原来农村的农田大量荒废,土地资源浪费,农村的消费水平也非常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