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萨拉夫对印度不先于英国发生产业革命的看法

评萨拉夫对印度不先于英国发生产业革命的看法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0.评萨拉夫对印度不先于英国发生产业革命的看法前面谈到,海道大通时,印度和英国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他认为印度客观上已具备产业革命的条件,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他这种看法同他否认印度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因素有关。由此,他同样否认印度存在大量的农村公社。

10.评萨拉夫对印度不先于英国发生产业革命的看法

前面谈到,海道大通时,印度和英国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据此,萨拉夫问:为什么产业革命不在英国之前发生在印度?他的回答是:当印度社会的转变客观上成熟时,它缺乏使其实现的主观力量。他认为印度客观上已具备产业革命的条件,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我已经说过,1832年梅特卡夫的报告指出:印度到处都是独立的“共和国”,它们几乎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这怎能说具备了客观条件呢?他这种看法同他否认印度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因素有关。他甚至认为亚细亚社会一词是马克思在其几篇文章中偶一用之的一个探讨性术语,并无实质性的意义。由此,他同样否认印度存在大量的农村公社。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讨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大量文献,似乎不大了解;只是草率地甚至武断地下结论。他说的印度不具备主观条件,其具体表现为:印度的无产阶级还没有产生;印度的农民作为一个阶级,缺乏政治远见……这更使人不可理解。我们知道,产业革命是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发生的。无产阶级是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面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既然这样,怎能说印度具备产业革命的客观条件时,还没有无产阶级呢?况且即使产生了无产阶级,他们同产业革命又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呢?是劳动力方面的关系呢,还是其他方面的关系?萨拉夫没有说明,我们就无法理解。至于说农民作为一个阶级缺乏政治远见,同样使人不可理解。当时印度的农民还是分散在孤立的农村公社里,确实是老死不相往来,严格说来还没有形成一个阶级,何来政治远见呢?即使形成了农民阶级,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也是没有政治远见的。农民阶级或者跟资产阶级跑,或者跟无产阶级跑,自己是没有什么政治远见的,因为他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5页。

[4]《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6—14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8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7]同上书,第24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5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2—24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74页。

[12]同上书,第769页。

[13]徐文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引文见该书第145—1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