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岩农业产业升级路径

黄岩农业产业升级路径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4.3 黄岩农业产业升级路径(一)黄岩农业产业升级模式选择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四种模式:第一,市场和科技导向模式。黄岩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下一步应改造重组形成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向地方支柱型产业迈进。(二)黄岩农业产业升级要点——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4.4.3 黄岩农业产业升级路径

(一)黄岩农业产业升级模式选择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四种模式:

第一,市场和科技导向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发程序是: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培育→良种和商品示范基地→输出技术,带动农户和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企业扩张。其基本做法是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或营销企业,建立一定的市场品牌和知名度,然后,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立良种和示范基地,并与农户和中小企业签订合同,提供各种条件、标准和服务,扶持和引导他们发展原料生产,实现企业扩张,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规模。

第二,商品基地改造重组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发程序是:商品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和特色→改造重组,形成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形成地方支柱型产业。其基本做法是:在某一地区,根据当地的各种资源优势先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并且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之形成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较大商品生产基地后,再投资兴建批发市场以及加工或市场营销的龙头企业。这种模式完全是一种以本地特色产品来带动产业的形成,某种程度上还比较被动,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第三,产业链双向延伸模式。这种模式的开发程序是:对现有地方性企业和基地进行治理→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再输入→进行产业链的双向延伸→实现企业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其基本做法是:投资商首先对现有企业和基地作出基本分析,确认其是否存在产业开发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治理,然后向加工产业和商品基地同时扩展和延伸,使产业链拉长,实现产业扩张。

第四,中央市场带动模式。这是一种在政府扶植下,通过众多生产商(农户)、经销商、加工企业对市场的共同开发而形成以中央市场为中心的利益团体的开发模式。其程序为:通过政府的财政低息贷款建立市场,然后把全部资本拆细折股转让给众多生产商(农户)。土地资本一般作公共财产具有公益性,像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这类用地一般不作股本金投入,而采用低租金形式。市场具有合伙人企业性质,并建立一个由三方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对市场的日常管理。至此,政府完全退出管理,以后只行使税务、卫生检疫等国家行政职能。

目前,黄岩农业产业化模式仍然处于商品基地改造重组模式的低端,主要靠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来带动基地建设,黄岩农业升级模式应确定为:在继续完善的基础上,向产业链双向延伸模式突进。黄岩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下一步应改造重组形成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向地方支柱型产业迈进。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地方性企业和基地进行治理→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再输入→进行产业链的双向延伸→实现企业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黄岩农业产业升级要点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对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条。推行“龙头企业加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同、订单形式把农民同龙头企业、基地、协会连成一体,使广大农民手持订单开展生产。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化龙头企业布局。引导促进龙头企业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龙头企业改革,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收购、租赁、转让等形式,整合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积极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国家农产品加工项目,引进、嫁接外资、外地企业;通过整合,做大做强黄岩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全球最大的柑橘罐头和农产品加工中心,争取国家和农业部的政策支持。

——树立市场意识,继续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加强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流通企业,开拓流通领域,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建立起以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大市场,以大市场、大流通进一步推动大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和组织流通水平不断升级。黄岩的农产品要走精品、特色、生态的高端市场,瞄准国内大中城市的精英阶层,并逐渐扩展国际市场

消费者热衷于绿色环保优质产品的消费倾向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决定了实行标准化生产、解决安全卫生问题成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围绕台州市“358绿色行动”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标准体系,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并严格执行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标准体系,用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农产品质量,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大力推进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模式图的编制,推行农户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按照制定一个标准、确定一个主体、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做好一个可追溯的生产档案的“五个一”要求,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加强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绿色农产品认证,做好认证后期管理工作,对已认定的无公害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做到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全程记录,规范使用绿色标志,并建立跟踪监督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创建全境无公害,保障绿色农业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加大政府的组织和引导力度。

在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快土地向农业园区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向种植大户(能手)集中,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进城镇化进程,消除户口、就业、子女上学等障碍,鼓励农民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

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政府从组织市场建设、开拓流通领域入手,从资金、土地、信贷、科技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因势利导地组织农业的发展,如,以给予税费优惠政策、建立信息报价系统、加强市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培育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协调开辟埠外市场等措施,积极扶持和服务于市场的发展;大力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由政府出资建立科技示范园,从国外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经过种植示范后再广泛传播;为了促进标准化生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发展信息网、质检站和质检中心以及标准化生产基地。

——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加大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水稻以推广“甬优6号”等超级杂交稻品种为重点,蔬菜以引进名特优稀新品种为主;引进和推广节能农业机械,发展农产品冷藏保鲜库技术,做好排灌机械的更新改造工作,水稻继续推广“抛秧”、“直播”及配套技术,蔬菜推广多样化增效技术、节水灌溉、设施栽培、反季栽培技术,食用菌推广珍稀小菇科及高山反季节栽培,普及农作物平衡施肥、专用肥应用、病虫害生物防控、综合防治技术,禽畜推广人工授精、畜禽疫病综合防治和清洁生产技术。

加强技术培训、交流与合作。强化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组织高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外出参观学习,逐步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专业素质;结合农业部开展的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农民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和机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途径,加强与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动植物品种、农艺设施、管理水平、加工技术上引进并吸收科技精华;每年组织农业技术骨干和种养大户外出参观学习,邀请农业知名专家到黄岩授课和讲学。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支持、引导、服务,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改善合作社的发展环境,健全分配制度、风险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积极拓展经营领域,扩大组织规模,引导合作社打破区域界限,组建联合社(行业协会),创建一批龙头合作社和知名合作社;对区级以上规范合作社实行普惠制,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新品种的试验、标准化生产、绿色认证、技术培训、名特优基地建设、品牌经营展示展销。

——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

注重产业链延伸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特别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创造名牌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以市场为导向,以柑橘和茭白的深加工为突破口,扩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以黄岩西部农产品配送中心为龙头,形成“合作社+物流配送+市场”的相对固定的产销网络;在产能成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蔬菜、水果等专业批发市场,带动第三产业,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条件。发挥黄岩风能资源优势,配合落实风能发电项目的建设与投产。

要抓好流通网络建设,壮大农产品流通队伍。引导那些市场意识强、信息灵、眼界宽、思路广的农民加入到农产品购销队伍中来,使他们成为率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主力军,培养一批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和管理的市场营销人员、经纪人,鼓励他们走出去开辟外地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完善和健全农业信息网络,积极进行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建设,使之逐步形成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指导性强、获取信息快捷的农业信息网络,要尽快建立农产品信息中心,加强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及时提供有关农产品供求量、流向及变化趋势等信息,以便广大农户及时掌握和使用。同时,要积极借助中国柑橘节等节庆活动,展开营销活动。

——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对农民的组织教育。

主动出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织部门和乡镇领导、蔬菜产销大户分别到全国各个大中城市的市场考察,并引导营销部门和蔬菜大户建立销售点,加强同各地销售商的联系,及时掌握市场行情,达成购销意向,同时加快与福记控股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餐饮企业对接,积极争取蔬菜、水果订单。改变历年蔬菜生产由农户自行选择或农业部门直接下达任务指标的做法,按照“订单”的品种、数量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来安排生产。首先由县农业局根据购销合同情况汇总归类,明确品种、数量、质量、交货时间。按订单制定先有销售保证的生产计划,本着“因地制宜,规模种植,辖片开发”的原则,把所有“订单”任务全部落实到村、组、户,落实到田头地块,落实好种植日期。其次,由县乡科技人员,根据不同的作物品种的种植管理方法对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无论是“订单农业”还是供货合同,对于农民都是个新名词,接受和认识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为了尽快提高和促进农民以及经销商了解合同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要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教育,把信守合同作为规范经营行为的一个内容,以教育为主、适当处罚为辅。劝导当事人不要见利忘义,要从长计议,让当事人懂得“订单农业”的风险与利益,懂诚信经营之本的道理,从而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合同的监督管理,提高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定期进行“重合同、守信用”经营户评选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