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朝代衰退期的状况描述

朝代衰退期的状况描述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朝代衰退期的状况描述朝代进入了衰退期,又重新进入了阴阳非常不平衡的状态:阴盛阳衰,这时政府的人才构成已彻底阴性化,规章制度繁多,严重窒息了人的创新精神,使得整个体制难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终于在内患或外部入侵中倒台。这个衰退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皇帝的好坏只会加速或延缓这种衰退,但却不可避免会走向必然崩溃。

朝代衰退期的状况描述

朝代进入了衰退期,又重新进入了阴阳非常不平衡的状态:阴盛阳衰,这时政府的人才构成已彻底阴性化,规章制度繁多,严重窒息了人的创新精神,使得整个体制难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终于在内患或外部入侵中倒台。这个衰退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皇帝的好坏只会加速或延缓这种衰退,但却不可避免会走向必然崩溃。衰退期的具体特征描述如下:

首先是从高层到基层的人才的全面阴性化,经过长期的论资排辈,每个人都倾向于提拔能力比自己差的人作下属,经过几百年的时间,老官员死去,新官员升迁,新官员再提拔比自己能力差的人,最后,整个朝廷终于充满了庸才。另外,升迁的主要依据是看谁的缺点少,过失少,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所以大家都尽量避免责任,扯皮现象盛行,创新被视为愚蠢的表现,“处世之道”远比工作做好重要,工作中要多请示,多汇报,形式主义盛行。

明朝后期为例,涌现了大批“三旨”官员,所谓“三旨”就是:请求圣旨,接受圣旨,传达圣旨。这种人多半是不会犯什么错误的,所以多半得以升迁,而勇于任事的官员,多半没有什么好下场。有时候,也有个别人演戏功夫极好,善于隐藏自己的个性,也钻入了政府的高层,但这种人是极少的,因为长期演戏也是一项极为难干的活儿,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就是一个例外的例子,终于爬到了宰相的位置(当时的官衔叫首辅),于是个性毕露,一展才华,对明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终于使衰落的明朝恢复了一点元气,由于他的作为遭到了整个官僚阶层的反对,说他不尊祖制,没有实行“王道”、“仁政之道”,当时还爆发了“丁忧”事件。所谓“丁忧”就是父母死了要辞官三年,以示孝心,这在当时的明朝是个传统,但是朝政离不开张居正的管理,皇帝下令“夺情”,所谓“夺情”就是边当官边守孝。由于张居正没有“丁忧”,受到了整个官僚阶层的抨击,大家高举道德的大旗把张居正骂得狗血喷头,张居正的名声被弄得很臭了。总之,张居正是一个异类人物,他的最后结局是:死后,他的家里却落了个全家被抄、流放边疆的结果,于是后来的首辅们都接受张居正的教训,更加变得唯唯诺诺,尽量不得罪人,不敢任事,以后的明朝更加不堪收拾了。

到了崇祯年间,只有少数几个高官是有一点个性的,脑子也比较创新,比如杨嗣昌、孙传庭、洪承畴、袁崇焕等,不过这几个人都被整个官僚阶层所不喜欢,遭到的攻击极多。杨嗣昌是比较能干的,多做多错,自然毛病也多,落了个上吊自杀的下场;孙传庭军功累累,自然也错误累累,先是挑了些小错被下了狱,后崇祯皇帝看看实在没有几个人才,又把孙传庭放出来了,到陕西去编练军队对付李自成,军队还没训练好,朝廷中却闹成了一锅粥,官员们纷纷上奏皇上,说孙传庭浪费军饷不肯出击,逼得孙传庭只好带着没有训练好的军队出击,落了个战死沙场的下场;至于洪承畴确实是个能干的人才,后来他帮助大清一统天下便是最好的证明。他投降清朝某种程度上是被官僚们逼的,当时洪承畴是负责对清作战的明军统帅,那时的情势是清军屡次破关侵入内地,洪承畴去后整顿边关,稳定了形势,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哪里还有力量主动出击,但是朝廷的一帮庸臣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幻当中,无数的奏章上去怂恿皇帝下令洪承畴出关进攻,洪承畴万般无奈,只好率军出关,结果落了个松山被围兵败被俘的下场,最后心灰意冷投降了清朝。至于袁崇焕的故事,更是大家熟悉的了。他也是个官僚们不喜欢的角色,他做的事功大,故而错误也多,整天就有一帮人在皇帝面前说袁崇焕的不是,后来又中了清朝皇太极的反间计,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最可悲的是袁崇焕的名声被弄得很臭:他被处死的当日,老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花钱买通刽子手,割他身上几片肉来下酒喝。至于崇祯皇帝,倒不是一个昏君,勤于政事,才干也不错,但他运气不好,他指挥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是一堆臃肿的废物,运转不灵,废物们自然是看不惯有才干的人,他从这堆废物当中实在是难挑出几个有用的,他的首辅如周延儒、温体仁、薛国观、陈演,都是些八面玲珑的家伙。比如陈演就是个逃避责任的高手,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李自成发兵长安向北京城进攻,渡过黄河后势如破竹,席卷三晋,打破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兵败战死,这宁武关是京师北门的重要关隘,宁武关攻破,李自成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京师,于是崇祯皇帝召集大臣议事,当时有个大臣李明睿振振有辞提出“迁都南京”的提议,其实这在当时是唯一的出路,但此事责任重大,在历史上是要承担骂名的,而且一旦形势缓和,说不定又有许多人要求追查谁提议南迁,谁附议南迁,提议或附议南迁者就会被套上“卖国”的骂名,承担“失土”的罪责。于是李明睿提出迁都南京的提议后,金銮殿上足足有半个时辰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其实大家都是希望迁都南京的,包括崇祯皇帝也希望迁都南京,但大家都希望别人提出迁都南京,自己好像是在群群汹汹地逼迫之下违心地南逃,这样以后追究起责任时,自己就没份了,包括崇祯皇帝也是这般想法,这些人简直是当官当成精了,既然大臣们都存在着这般逃避责任的心思,自然无人发言,最后还是崇祯皇帝实在按压不住这种令人窒息的沉默,才最终把首辅大臣陈演召到了跟前,对他轻声道:“南迁之事,贤卿须得为朕担待才是!”可是,陈演却只是一味地听着,不发一言,末了,更是事不关己一般地看了崇祯,又默默地回到了班中。就这样,谁都希望迁都南京,但谁都不肯做“出头鸟”,这个游戏一直玩到迁都南京的路全被李自成堵死了,最后明朝亡国。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时明朝还有个“群推”的制度,就是谁可以进入内阁,需要各位官员公推(选举),然后由皇上在候选人名单中再选择,这样被群推出来的人多半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高于工作能力,所以越发造成了八面玲珑的人得势的状况。崇祯皇帝临死的时候在遗诏中无奈地写道:“朕自登基十有七年,致敌人犯京四次,今逆贼直逼京师,朕薄德微躬,上干天启,然皆诸臣之误朕也。”可见崇祯皇帝也知道,他指挥的一个官僚集团是个庸才集团。

在衰弱期的王朝,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规章制度特别的多,经过几百年的积累,规章制度多到惊人的地步,而这些规章制度大多是不合时宜的,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基本上就等于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至于政府里的官员,大凡想做点事的人,必然是违规违纪分子,甚至所有的官僚都是违规违纪分子也是可能的,于是大家都有着双重人格,生活在罪孽感当中,大家也都明白:工作是不能按照规章制度去做的,于是产生了一套隐性的制度,这套制度叫“潜规则”,大家都按潜规则做事。由于潜规则是放不到台面上的,因而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也不尽合理,同时这套潜规则往往是有利于当权者。潜规则也是不断发展的,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潜规则打破了祖制形成的桎梏,能形成一定的活力,反而会促使社会一定程度的发展,当然潜规则的运行离不开行贿受贿,所以潜规则刚运行时社会会产生一个奇怪的现象:行贿受贿反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不过行贿受贿有利于社会发展是暂时的,潜规则是不断发展的,它在破坏正式规章制度不合理部分的同时,也在破坏正式规章制度合理的部分,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正式规章制度合理的部分被破坏差不多了,社会也无法正常运行了,这时候行贿受贿贪污腐化发展到了极端,社会就离崩溃不远了。而且到了皇朝后期,由于人人都是按潜规则办事,所以人人都是违法违纪分子,于是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体制内获利的官僚,一方面是拥护这个体制的,另一方面又是反对这个体制的,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他们在皇朝面临考验的时候并不会全心全意去支持这个皇朝,内心隐隐约约还希望这个体制完蛋,这样他们就可以摘掉违规违纪分子的隐形帽子,心理上会得到很大的放松。在明朝,建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赶下皇位的时候,有很多大臣拼死抵抗或自杀,而在明朝末年崇祯帝上吊自杀的时候,随他而去自杀的大臣极少;相反,大多数大臣是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顺朝,转而又侍奉了大清朝。建文帝是同姓争皇位内讧,大臣们反而表现得很忠烈,而崇祯帝之死异姓改朝换代,大臣们倒不太忠烈,表面上这不太好理解,实质上是崇祯帝的官僚们被当时的体制都定义为隐性的违法分子,内心也一定程度上希望这个体制倒台。

另外,还可以举个来说明明朝末年正式规章制度行不通的例子:海瑞是个大大有名的人,他的特点就是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由于从不贪污受贿,获得了海青天的名声,他的名声之大,以至于成了道德的象征,在当时,甚至用不用海瑞的问题,都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成了一个道德问题,如果不重用海瑞,执政者就会被民众认为不道德;如果重用海瑞,就会被民众认为道德,所以虽然海瑞得罪了皇帝,皇帝也只好重用他。但他们很快发现,重用海瑞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骚乱,因为海瑞是一切按规矩办事的,而很多规矩实际上皇帝也知道是行不通的,比如,以前的皇帝留下了这么一条祖制:只有皇家的大门可以漆成红色,民间的宅门是不可以漆成红色的。而事实上,民间的宅门漆成红色的比比皆是,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红色为吉利的,大家都喜欢到处涂点红颜色,皇帝也知道这个事情,向来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只是正式的官方制度不便改动,于是台面的规章制度是民间宅门不能漆成红色,而潜规则是民间宅门是可以漆成红色的,而海瑞是断断不肯用潜规则办事的人,坚持民间宅门不可以漆红色,于是他到南京上任后,他的辖区的许多民宅被迫重新涂黑,引发了很大的社会骚乱,还有一件事,即整顿驿站。所谓驿站,就是古代的官方交通系统。过去的政府官员千里赴任全靠驿站提供交通,在古代,奔赴千里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有“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说法。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也许是心情不好,也许是其他原因,驿站的接待标准和接待人数定得非常低,后世的皇帝也没有更改。按照官方的驿站人数接待标准,官员若赴任地方基本上是要妻离子散的,在政务实践中,各地地方官都认识到:按官方标准管理驿站是不行的。实际形成的潜规则是各地都为驿站法外拨钱拨粮拨人,为出差的官员提供方便,这是各地地方官对不可行的正式制度作出的修改。不好全说成是各地地方官以权谋私。但是海瑞的特点是一切按正式规章办事,于是他的辖区内驿站都是按官方标准办事,弄得许多官员只好妻离子散,才能赴任地方职务。最后大家终于认识到:海瑞这样的人只能把他当菩萨供在那里,让他操作实际政务是不行的。这个例子说明,台面的规则行不通时就会产生潜规则。总而言之,在朝代的衰落期,规章制度极多,严重窒息了创新精神,使政府无法应对各种变化,逐步产生了潜规则,开始时潜规则产生了一定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而后,潜规则演化成一种极端腐败的文化,同时培养出了体制内官僚的厌恶这个体制的心态,迅速地加速了王朝的崩溃。

很多人从表面现象出发,会得出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王朝的衰落主要是皇帝引起的。其实这种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也有个别的例子证明王朝的崩溃是由皇帝引起的,比如隋炀帝,但这只是个别的例外。总的来说,任何王朝都逃不过出生、成长、兴盛、衰退的规律,皇帝一般来说只能推迟或加速崩溃的来临,朝代的崩溃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到来的。所能想办法的是:延长朝代的寿命。一般而言,办法有两条,一是打破传统的提拔人才的方法,在传统方法之外破格提拔一些人才;二是进行改革,有意识地逐步取消过去的规章制度,建设新的规章制度,保持政府的创新精神和灵活性,简而言之,就是使阴阳互相之间的关系向阴阳相对平衡更靠拢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