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青岛市经济发展预测

年青岛市经济发展预测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2013年青岛市经济发展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需求面临一定下行风险,物价上涨压力有所上升,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这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一)2013年青岛市主要经济指标预测GDP同比增长10%左右,预测全年GDP将超过7500亿元。

二、2013年青岛市经济发展预测

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需求面临一定下行风险,物价上涨压力有所上升,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这需要我们高度关注。2013年处于“十二五”规划期的评估阶段,也是应对各种挑战,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年,青岛市将深入理解全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密切跟踪国内外最新发展态势,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抢抓机遇,全面赶超,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培育新竞争优势,推动增长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一)2013年青岛市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GDP同比增长10%左右,预测全年GDP将超过75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以上,预测全年将超过2800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含中央、省公司)同比增长10%左右,预测全年将超过750亿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预测全年将超过750亿元。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以上。

(二)继续全力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红岛经济区三大载体建设,彰显蓝色经济核心优势,培育壮大海洋产业,着力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13年,青岛市将继续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新机制,在海洋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海洋高端新兴产业体系,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在产业布局上,青岛市将围绕涉蓝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现代渔业、滨海旅游、海洋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各具特色的一批蓝色产业园区。2013年西海岸经济新区将继续推动青岛港向世界第一大港迈进,吸引高端生产要素,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成为蓝色跨越的引擎。西海岸肩负着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主城区、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的历史使命,将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统筹海陆资源,构建“一核双港、九湾六区”空间开发格局。在产业布局上,新区将构建“531”海洋特色产业体系,“5”即做强海洋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海洋高端石油化工产业、航空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五大临港先进制造业,“3”即大力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涉海金融服务业等三大海洋服务业,“1”即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2013年蓝色硅谷将围绕海洋生物、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与环境、海洋仪器仪表及海洋装备四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着力打造公共研发平台,突出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综合服务,高标准建设百万平方米孵化器,努力打造产业基地,促进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推进科技研发机构集聚、创新型企业培育、人才培养引进、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六大重点工程。红岛经济区将在2013年完成总体规划和各项规划的编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依托红岛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生态本底,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在产业发展方面,红岛经济区将依托高新区中央智力岛粗具规模的研发孵化平台,建设青岛市软件科技城,打造创新与智慧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继续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实施服务经济主导发展战略,进一步壮大规模、优化布局、创新机制、增强功能,促进服务业转型与跨越发展

2013年,青岛市将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争取在企业融资、项目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先行先试,并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补助、价格改革等方面的优先支持,破除发展“瓶颈”,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共性服务技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促进中小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链,进一步加快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推进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进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新型社区服务业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鼓励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逐步由“生产制造”向以“服务制造”为主转变。2013年青岛将通过“十个千万平方米工程”,搭建高端服务业发展载体,加快要素吸纳集聚和资源流转配置,打造具有地域产业优势的科技、软件信息、金融、物流、旅游、房地产、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等服务经济板块,塑造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和产业高地,引领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和差异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服务经济生态模式,培育形成影响覆盖山东半岛以至全省的高端服务业集聚核和辐射源。建立“十个千万平方米”项目推进机制,在资金、土地、环保、海域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理顺招商体制,建立重大项目统筹流转推进和区市利益补偿机制,策划100个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面向国内外实施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强化政策扶持,在资金、土地、用电、金融等方面创新政策措施,并重点向“十个千万平方米工程”倾斜。2013年将推进服务业园区集聚化发展、重点项目板块化发展、大企业规模化发展,做好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抓好20个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抓住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建设机遇,规划打造科技、软件信息、金融等服务业板块。

(四)继续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引导产业高端发展和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坚持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创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2013年,青岛市将突出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构建高效、可持续增长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和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围绕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七大产业,把握优化升级方向,培育重点项目和企业,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另一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6个新兴产业领域,把握产业方向定位,培育龙头产品和企业,构建新兴产业体系。2013年,青岛市将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优势产业集聚、关联企业集中、基础设施配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管理服务到位的产业集聚区,将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区。一是重点抓好15个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有发展空间的“7+6”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集聚区,要在招商引资、土地等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其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动力;二是重点抓好10个产值已过百亿元、对经济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集聚区,要在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和改善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作为近几年创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后备力量。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优化整合、集约发展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区,围绕具体产品完善产业链,争创国内知名自主品牌,改造一批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探索食品饮料产业高端发展之路,优化一批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凸显主导产业特色,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调整一批机械(钢铁)产业集聚区。

(五)继续推进消费升级转型,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努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加大商贸服务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流通业现代化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服务消费领域,从而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2013年,青岛将结合城市发展功能布局和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加快休闲消费、汽车消费、电子信息、教育培训、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消费行业的连锁发展。通过控股、收购、特许经营、产销一体化等多种方式,推动骨干流通企业面向全国市场扩张发展。围绕构建现代化国际城市商业框架,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存量资源,优化网点布局,推进一批重点商业设施建设和升级。二是合理安排资金投向和融资结构为重点优化投资结构,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社会民生、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等重要领域和“三农”、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薄弱环节,以投资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2013年,青岛将以培育地方税源产业链为导向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增强财力发展后劲,做大做优财政收入“蛋糕”。统筹各类政府资金,加大各类投融资平台尤其是产业投资基金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型功能区开发、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北部中心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化、绿化、亮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缩小城区南北差距。三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稳定出口与扩大进口并重、发展货物贸易与扩大服务贸易并举,推动服务外包持续快速发展,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推进大通关工程,增进与国际友城的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经济合作层次,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前沿城市。2013年,青岛将全面推进多元市场开拓工程,深度开拓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南亚、南美、东欧等新兴市场,大力开拓自贸区市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网上交易规模。推动企业开拓境外能源资源,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扶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揽高附加值项目。

(六)继续加大统筹城乡和统筹全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步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扩展五市工业功能区,提高承载能力,加快全市工业聚集发展。2013年,青岛五市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担负起全市工业发展的重任。开发建设胶南董家口临港重工业发展区、胶州高端制造聚集区、即墨蓝色制造聚集区、平度新河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和莱西姜山新城,扩展五市省级开发区承载能力,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落实好国家、省、市各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民营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二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财政、土地、投融资、社会管理等体制机制。2013年,青岛将按照“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优化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城镇—社区梯次布局,提升城镇规划档次和水平。推进城镇建设,做大五市驻地,推进平度、莱西市驻地向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中等城市迈进。采取拓展城区办事处、合并一般镇等方式,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撤并工作。实行镇级扩权改革,探索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扩大镇级管理权限,赋予镇县级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创建强农富民示范市。2013年,青岛将加强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引进推广工作;健全基层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三农”投入,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推进“双百双千”工程,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设施农业、规模农业、有机农业等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高端品牌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业组织形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