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升级的一般条件

产业升级的一般条件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3 产业升级的一般条件格里费乐观地认为,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在购买者驱动价值链中有从进口零部件装配、自主进行整个生产过程、自行设计产品,再到在地区或全球市场上销售自主品牌产品的“自动”功能升级机制。产业集群被美国媒体称为“中国制造”的成功秘诀,有必要探讨这一产业组织形态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2.3.3 产业升级的一般条件

格里费(Gereffi,1999)乐观地认为,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在购买者驱动价值链中有从进口零部件装配、自主进行整个生产过程、自行设计产品,再到在地区或全球市场上销售自主品牌产品的“自动”功能升级机制。但从国内外其他相关研究看,实现产业升级路径的形成是有其特定条件的,与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历史、基础有关,与其所处的产业国际分工状况及价值链治理模式有关,与产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性等也有关。

(一)从供给角度看产业升级的条件

(1)从企业技术能力看。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缺乏技术能力,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只能是数量扩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很容易导致国民经济的整体失衡,后发效益不能持久。这里所谓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是生产能力、投资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企业通过消化吸收、改进、模仿性创新到创造性创新,能够提高技术能力(Linsu Kim,1997);代工生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机制,从简单的加工组装(OEM)发展到具备产品设计能力(ODM)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艰难的技术能力积累过程,技术能力的提高使代工企业有可能实现功能升级(Hobday,1995;谢伟,2005;Cyhn,2002等);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代工企业需要寻找技术学习的外部来源,通过模仿缩小技术差距,随着技术差距缩小,企业战略逐步转向创新推动(郑江淮等,2006);具备潜在的学习来源并不足以提高代工企业技术水平,代工企业的吸收能力至关重要,而吸收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赖于企业一定的研发投入,又以企业一定的有形和无形资源积累作为支撑;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必须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移动性,以及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才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Barney,1991);企业自身的努力是技术能力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另一个来源(Linsu Kim,1997等),而知识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自我积累性和路径依赖的特点(Cohen,Levinthal,1990),较大的知识存量意味着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去开发新的知识品;垂直分工策略联盟形成的基础是知识分享,只有知识的互补性达到一定程度,对外包企业而言进行知识分享才有利可图,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增加企业,特别是代工企业知识分享的程度、扩展知识来源,适用性技术(这类技术变化具有连续性)的选择和发展对代工企业至关重要,有利于代工企业突破人力资本专用性制约以提高技术转换的收益(刘志彪等,2009)。

(2)从企业品牌看。

经营自有品牌是产业功能升级的一个方向,但向自创品牌升级对代工企业而言将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从微笑曲线的分解看,一个从事加工制造的企业,无论是向左侧的研发设计延伸,还是向右侧的营销和品牌延伸,都是实现功能升级的可选方向。但代工企业在维持代工模式下,从加工组装(OEM)发展到承担部分开发、设计工作(ODM),由于活动本身的延续性,进入ODM的诱因较大而限制较少,如果转入自创品牌,由于两类活动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代工企业积累的人力资本往往难以满足自创品牌的要求,向自创品牌阶段扩张的诱因较低、限制较大(瞿宛文,2005);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电子产业企业在获得技术上的提高并实现规模扩张后,在从代工生产到创建自主品牌的转变时不仅面临经营方式的转变,还面临竞争环境的改变,自创品牌可能遭受巨大损失(Hobday,1995);一个成功品牌的创建受到生产效率水平、学习效应、下游进入壁垒、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代工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自创品牌的选择需要权衡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可能失去订单的损失,代工企业只有具备一定效率水平,积累到足以克服进入壁垒的利润,通过学习效应提高生产效率,面临市场规模扩大的良好环境,并且下游市场竞争较弱时,发展自主品牌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品牌创造的市场时机、市场细分层次的选择都至关重要(刘志彪等,2009)。

(3)从要素投入看。

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家职能转型是企业实现升级的重要条件。克鲁格曼(1999)指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率,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非效率的提升;刘志彪等(2009)认为,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能够带来粗放投入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增长方式的建立有赖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主要取决于企业家职能的转型及企业家对劳动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再配置,将要素配置更多地转向技术创新活动,由此改变要素投资收益;同时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应当开发、可以利用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源,但这里的企业家精神并不是熊彼特的英雄式的企业家精神,而是更接近柯兹内尔的“适应性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最重要的内容是企业家对潜在机会的识别和对机会的选择能力。

(4)从产业空间分布和组织看。

产业集群被美国媒体称为“中国制造”的成功秘诀,有必要探讨这一产业组织形态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刘志彪等(2009)从分工结构、技术溢出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创新动力,提出外溢效应在集群的横向或纵向分工结构下对集群创新动力有不同的影响。专业市场依托型地方产业集群容易形成“小企业群生型”集群,横向溢出效应削弱单个企业的创新动机,使模仿和跟随战略容易成为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共同理性选择,进而陷入集体创新能力缺失的锁定状态;而在纵向非一体化分工的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中,规模较大的主核心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控制地位,获取创新带来的集群收益中的最大份额,通过支持分包协作体系降低供应商成本以持续获得创新所需资金,利用柔性的模块化生产体系克服组织复杂化和规模化带来的创新“惰性”、降低创新成本和时间,为持续且专业化、常规性的创新活动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和激励机制,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可行思路。

综上所述,从供给角度看,企业具备与产业升级相适应的技术能力,作为技术能力提升基础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以及重要的技术吸收能力,适应性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更多地将劳动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等要素配置转向技术创新活动的职能转型,以及纵向非一体化的“主企业领导型”产业集群,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特别是功能升级的重要条件。其中,向经营自创品牌的功能升级需要企业具备与自创品牌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积累,要求企业形成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多方面能力,并要根据市场环境进行明智选择。

(二)从需求角度看产业升级的条件

(1)从需求整体看。

需求拉动模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之一,需求与产业升级关系密切。与希克斯(Hicks,1932)“引致创新”假说强调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激励创新的观点不同,格里利切斯(Griliches,1957)以美国杂交玉米研究为基础,提出不同的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以及创新结果的扩散有着较大影响;施莫克勒(Schmookler,1966)在格里利切斯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美国铁路、炼油、农业和造纸等行业的研究,提出创新高潮是由需求上涨引起的,并最终提出市场化国家中某种商品隐含的创新技术与该国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被称为格里利切斯—施莫克勒假说;波特五力模型中一个重要力量是“购买者的力量”,指出所有公司都要密切关注顾客的需求,将市场需求条件界定为国内市场需求,认为内需市场凭借规模经济提高效率,低端市场的存在对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具有限制作用;林毅夫(1992)通过分析中国杂交水稻,一定程度上为格里利切斯—施莫克勒假说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可见,市场需求条件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着正相关关系。

(2)从市场需求规模看。

虽然一些学者认为越大的市场容量越不利于企业创新升级,但这些研究多以瑞士、韩国和日本为对象,更多地关注了短期需求波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从长期看,较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分摊研发成本、提高创新的预期收益水平;较大的市场规模还有助于拉动企业的研发投入,在长期将改善创新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大小决定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决定着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程度;较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有助于形成挑剔的消费者,从而激发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并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范红忠,2007)。

(3)从市场需求结构看。

市场异质性需求的结构变化是需求条件变化的重要内容,进而影响产业升级。波特认为,需求市场的差异性会导致购买者力量、他们的压价能力及影响产品质量水平等方面的较大差别,制造业产品需求也变得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从需求的动态角度考虑,需求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升级模式选择。

表2-4 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与产业升级

img24

资料来源:根据Ander和Levinthal(2001)有关行业产品扩散过程识别的研究和刘志彪等(2009)《长三角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路径与机制》相关内容整理形成。

按照阿德纳和莱温德尔(Adner&Levinthal,2001)的分类方法看需求条件变化,在市场进入阶段,市场细分原则尚不太适用,企业一般无法按其意愿设定价格,通常是通过引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对产品特性进行发展以提高竞争力,升级主要方向是产品升级;在市场扩张阶段,由于产品边际效用递减,虽然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但企业面临市场需求条件的主要改变是无法维持现有的产品价格,对已经达到最低产品技术要求的产品市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价格,因此工艺创新、工艺升级成为该阶段企业主要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模式;市场成熟阶段,消费者购买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意愿变得相对较低,企业面临的主要是利润减少问题,不是因为产品升级导致产品价格提升进而使消费者需求降低,就是因为工艺升级带来产品价格的降低,产品升级变成维持产品相对价格的手段,功能升级成为企业适应对产品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获得更大收益和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4)从国际市场需求看。

为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满足国际大买家不断升级的需求,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本土企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其升级模式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有密切关联,详见表2-5。在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形式——俘获型价值链中,国际大买家不必然为价值链中其他参与者的升级提供帮助(Humphrey and Schmitz,2004),设计、品牌和营销通常是国际大买家的核心竞争力(Schmitz and Knorringa,2000),随着代工企业技术能力逐步提高并向价值链中的研发和品牌营销环节攀升时,必然与国际大买家产生利益冲突,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将从原来合作性的发包—代工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其间的技术转移模式开始瓦解,国际大买家开始阻碍代工企业的产业升级,所以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而不是功能升级,成为俘获型价值链上本土企业升级的一般模式,企业与国家大买家的关系模式对本土企业的产业升级模式具有重要影响。

表2-5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条件

img25

资料来源:根据刘志彪、江静(2009)160—163页相关内容整理形成。

(5)从贸易壁垒角度看。

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协定的背景下,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TBT),如环境管制、质量管制等,成为各国阻碍进口的主要手段。尽管一般认为技术贸易壁垒将通过增加出口国成本、甚至令出口国无法达到苛刻技术标准而被迫退出进口国市场,构成对出口国利益的损害,但有关研究也有不同的结论。关于环境管制与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关系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结论,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在给一些企业带来直接费用的同时会激发创新,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规制的费用成本(Porter and Linde,1995);梅耶(Meyer,1992)、霍巴赫(Horbach,2006)等的实证研究支持波特假说,认为环境保护更严格对一国经济增长或企业创新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但沃利和怀特海(Walley&Whitehead,1994)认为政府环境管制将使企业内部化污染成本,有碍于企业竞争力,里贝托(Repetto,1995)通过用50个界定清晰行业对波特假说有效性进行检验,发现环境保护和企业竞争力目标构成一种两难选择,有助于一个目标实现的措施必定会损害另一个目标的实现;刘志彪等(2009)的研究结论更倾向于支持波特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规制能够引起显著收益,发展中国家企业应对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刘志彪等(2009)关于质量管制的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进口国产品质量管制实现被动产业升级是可能的,但前提条件是进口国最低质量标准不能过分高于出口国出口企业现有质量水平,提高定价能力有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同时在能让出口企业创新的进口国最低质量标准范围内,存在对出口企业而言最优的质量管制水平,提示了出口国政府对企业帮助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从需求角度看,总体而言市场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正相关关系,较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拉动研发投入、改善创新设施、促进社会分工和支持产业发展,并形成挑剔的消费者,激发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市场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与可能的产业升级模式有密切关联,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本土企业升级模式受到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国际大买家或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关系的影响,实施产业升级需要权衡需要和可能,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加以突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对出口国而言并不完全是负面影响,利用进口国在环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规制可能实现被动产业升级,但必须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是企业的定价能力。

(三)其他升级条件

张其仔(2008)有关非线性产业升级的研究告诉我们,按照比较优势演化理论及其扩展,产业间升级优先分岔与产业内升级优先分岔的选择以技术距离和产业度为依据。技术距离是生产不同产品所分别需要的一系列要素之间不完全替代性的一种表示,反映了从生产一种产品转换成生产另一种产品的难度,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产业升级的方向是从现有产业向与其处于最佳距离的产业的跃升,如果从一种产品到另一种产品的技术距离大,也就是转换难度大,会影响产业升级模式的选择,企业产业升级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到其历史条件的制约(Hausmann and Klinger,2006)。产业度是产业升级机会的一种度量,体现了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产业度越大,产业升级机会就越大;无论是产业间升级优先分岔,还是产业内升级优先分岔,非线性产业升级方向的选择,是技术距离和产业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产业间升级优先分岔还受到信息不足的制约,在发达国家不知道新产品是什么、向哪里升级的信息制约更加明显,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实施跟随战略、沿着发达国家走过的产业升级路径进行产业间的升级,信息不足的制约就没有发达国家那样严重。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国际分工状态,一定有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作为支撑,按照比较优势演化模型,企业如果无法找到最佳技术距离,在比较优势的演化中就会出现断档,即在旧的比较优势失去时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建立,产业升级的过程也将发生断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