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2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在发达国家中已能嗅到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气息。而经过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信息插头”已随处可见,而这也正好符合了信息时代中对信息取用方便的特征要求。“十五”大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这一理论,制造业信息化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1.3.2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在发达国家中已能嗅到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气息。当时大家热衷讨论的是“信息插头”的问题。大家认为,“信息插头”已经开始进入了人类的生活,并将其性能与电气插头作了有效的类比。电能的取用,在当时自然已不成问题,但“信息插头”的理想功能还不能在生活中完全实现。而经过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信息插头”已随处可见,而这也正好符合了信息时代中对信息取用方便的特征要求。同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工业企业中,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值得关注的现象。

在这个时代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名词,如Mechatronics (机电一体化)。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层次上,开始出现了CAX的概念,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在管理上,特别是车间管理的层次上,当时提出了一种“看板”形式的工作模式。另外,在车间作业调度(Workshop Scheduling)的层次上,提出了“Just-in-time”的优化目标,以及使库存量尽量保持最小,甚至为零(即零库存)的概念。在生产管理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如MRP-I、II、III,Plus(制造资源规划)等。在流程工业中,还提出了DCS(集散控制系统)和CIPS(计算机集成流程系统)的概念。这些概念使我们目不暇接。特别是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概念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整体优化的概念,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在生产层次以及作业调度层次上的集成问题,而且考虑了在企业管理层次上的集成问题。

自1986年3月起,我国开始实施“863计划”,用以跟踪国外各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所跟踪的国外高技术领域主要为智能机器人和CIMS这两个领域。在CIMS领域中,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对上述的这些新概念做了许多跟踪性的研究工作,并在其中的某些局部领域有所创新,制造了一些“目标产品”,并对“目标企业”用以上观点进行了改造。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它在一些先进的企业集成理念,特别是先进的工业管理理念以及优化管理模式等方面作了极为深入的探讨。这些理念并不一定马上就能加以实施,但它在理论上强调了系统的整体优化,反映了20世纪末期工业界的改革需求。另外,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在国外企业中率先提出了“重组”(Reengineering)的改革模式,他们欲将其原先的企业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革和重组,从而达到提高效益、适应市场的目标。我国企业在此领域也做了许多工作,所有这些工作,均反映了“863计划”按照CIMS观点进行信息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五”大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这一理论,制造业信息化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