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评价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评价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水平最高的酒泉市,其下辖7个县(市、区)全省排序平均位次为9.86位,位次极差18位,标准差最小,这些都说明酒泉市平均排序进入上游绝对优势区域,其市辖县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县域间、子系统指标间水平差异不大,发展较为均衡,整体水平较好。

第一节 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评价

一、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特征评价

课题组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各项指标划分为绝对优势、一般优势、中势、一般劣势、绝对劣势5级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将76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等6项子系统进行划分归类后,得出甘肃省76个县(市、区)2010年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分布特征表(表4-1);按照如下标准,76个县域的指标分布大致可以分为5个类型,即倒金字塔形、纺锤形、正金字塔形、沙漏形和圆柱形。判定标准如下:

1.倒金字塔形:6项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绝对优势指标和一般优势指标之和占比达40%以上,且中势指标大于或等于劣势指标数量。

2.纺锤形:6项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中,中势指标占比达到40%以上,且优势指标和劣势指标均小于中势指标。

3.沙漏形:6项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中,中势指标比重不超过20%,且优势和劣势指标占比均大于或等于中势指标占比量。

4.正金字塔形:6项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绝对劣势指标和一般劣势指标之和占比达40%以上,且中势指标大于或等于优势指标。

5.圆柱形:6项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绝对优势指标和一般优势指标、中势指标、绝对劣势和一般劣势指标之间的比例相等。

根据上述划分标准,76个县域的6个子系统分布以正金字塔形特征居多,共有26个县(市、区),占76个县(市、区)总量的34.21%;分布为倒金字塔形特征的县域为次,有21个,占县域总量的27.63%;再次为纺锤形特征的县域20个,占到县域总量的26.32%;另有沙漏形特征的县(市、区)4个(5.26%)、圆柱形特征的县(市、区)5个,占到县域总量的6.58%(表4-1)。

表4-1 76个县(市、区)2010年6项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排序分布特征一览表

(续表4-1)

(续表4-1)

(续表4-1)

按照发展水平和能力看,第一类倒金字塔形发展类形是目前甘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最为和谐的模式之一,这类县域的6项指标分布基本上位于绝对优势、一般优势和中势指标3类中,说明其经济竞争力较好,指标间差距不大,较为和谐;其次为纺锤形发展类型,这些县域的6项指标分布以中势指标、一般优势及一般劣势指标居多,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中,少数指标属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指标,这类县域的社会发展不具有特别突出的特色和比较优势,但也没有过于明显比较弱势,指标间差异不大,尽管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但较为均衡;第三类为圆柱形发展类型,这种类型表现为县域优势、中势和劣势指标分布是一样的,同第二类纺锤形发展类型一样,特色与问题同时存在,但整体较为平稳,优势不突出但劣势也不是很明显;第四类为沙漏型发展类型,这类县域尽管有3项以上指标具有绝对或一般优势,但是居于中势的指标过少(仅2项以下),而具有一般或绝对劣势的指标较多,这类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两极分化特征明显,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不全面,既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有明显的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弱势指标过多、中势指标过少,制约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破解难题,在那些劣势指标方面加强建设;第五类为正金字塔形发展类型,这类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优势和中势指标都比较少,多数指标居一般劣势或绝对劣势区域,发展水平和能力都较落后,整体处于比较劣势的地区,要实现突破必须全面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问题,发展的难点和问题较多。

从分布上看,倒金字塔形全部分布在1~39位县域之间,处于优势区域的1~25位县域中,20个县域呈这一分布特征,另有沙漏形(3个)、圆柱形分布(2个);6项子系统呈正金字塔形分布的县域全部集中在46位以后,其中最劣势的25个县域中,呈正金字塔形分布的县域有23个,占到92%;其他类型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游区域。居于两极的优势和劣势地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特征较为一致,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特征;但是居于中游地区的县域发展分布类型较多,存在的问题差异也比较大,发展特色、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是关键。

二、甘肃省13个市(州)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评价

表4-2是甘肃省13个市(州)所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位次平均变动情况概览表。从下辖县域位次平均排名来看,居于上游区域(平均位次排名≤25)的有4个城市,分别为酒泉市(9.85)、金昌市(14)、兰州市(18.67)和武威市(24.25),其中有3个城市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水平最高的酒泉市,其下辖7个县(市、区)全省排序平均位次为9.86位,位次极差18位,标准差最小(6.4238),这些都说明酒泉市平均排序进入上游绝对优势区域,其市辖县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县域间、子系统指标间水平差异不大,发展较为均衡,整体水平较好。相比较,兰州市和武威市位次排名极差较大,分别为23和39位,位次标准差较大,分别为10.21和14.50,说明市辖县域间、指标间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存在两极化特征。

居于下游区域(平均位次排名≥52)的是临夏州(56.88)和甘南州(58.88)。两市所辖县域间位次极差高达67和56,说明市辖县域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平衡特征明显,因此,从市级层面上思考平衡县域发展水平十分必要。

表4-2 2010年甘肃省13个市州所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序情况表

注:本表不包括嘉峪关市。文中标注*的城市涉及县域不全,详见第一章三节“县域评价范围”说明。

居于中游区域(平均位次排名在26-51之间)的市有7个,分别为张掖市(25.33)、庆阳市(32)、平凉市(36.86)、白银市(38.67)、天水市(45)、定西市(46.43)和陇南市(48)。

从各市(州)所辖县域中排序最高和最低位次差(极差)(表3-2)可以看出,所辖县域排序差距最小的三个市分别是白银市、酒泉市和兰州市,但是考虑到兰州市参评的县域去除了经济发展首位度较高的5个城区,白银市也去除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白银区和平川区,市辖县域整体差距最小的城市应该仍然是酒泉市,其下辖3个县域的位次极差仅为18位,下辖的所有县域都进入76个县(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上游水平。其中进入上游区域第一层次的有4个县,它们分别是肃州区(第1位)、玉门市(第3位)、敦煌市(第6位)和肃北县(第9位),占到酒泉市辖县总量的57%,其余3个县在经济竞争力上游区域的第二层次。其中排序最后的金塔县的位次也在第19位,说明酒泉市下辖的7个县(市、区)在经济竞争力方面整体最好。所辖县域排序差距最大的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其极差高达67,说明临夏州下辖的8个县(市)经济竞争力差异很大,其中既有排序跻身76个县(市、区)经济竞争力上游区第一层次的临夏市(第8位),也有位居末位的东乡县(第75位),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差距显著。

从13个市(州)所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差异性方面看(表4-2),辖县经济竞争力水平与76个县(市、区)平均水平差异性最小的3个市分别是酒泉市、白银市和天水市,其方差分别为41.27、48.22和70.4,标准差分别是6.42、6.94和8.39;而辖县经济竞争力水平排序与76个县(市、区)平均排序方差和标准差最大的3个市分别是临夏州、定西市和平凉市,说明这3个城市辖县经济平均竞争力与全省平均水平差异性最大,两极分化特征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尽管13个市(州)所辖县域经济平均竞争力差距没有76个县(市、区)差异大,但是各市(州)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根据它们下辖县(市、区)经济竞争力特征,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是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较好的城市,如酒泉市、金昌市、兰州市和武威市。

二是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居中的城市。其中又可分为2小类:(1)均衡类:既没有经济竞争力特别突出的县域,也没有较差的县域,如白银市和天水市;(2)非均衡类:县域经济平均竞争力居中,但县域间经济综合竞争力差异非常大,如张掖市、庆阳市和平凉市。

三是经济竞争力整体较差的市(州)。其中又可分为2小类:(1)均衡类: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差,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差距不大,如陇南市;(2)非均衡类: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差,且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差异很大,如临夏州。

本章第二至第十三节将分市州介绍所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情况。鉴于金昌市仅包括所辖的永昌县1个县域,这里就不单列一节介绍,将其与武威市合并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