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充市的扶贫措施

南充市的扶贫措施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南充市的扶贫措施南充市扶贫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分不开的。(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南充市9个县(市)、区都是低山丘陵地区,交通问题一直制约着南充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南充市的扶贫措施

南充市扶贫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分不开的。南充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民主法制”的思路,把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一体两翼”战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以扶贫点和扶贫片为主战场,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现扶贫开发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开展劳务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为结合点,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努力带动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一)统一思想,树立正确观念,实施“参与式”扶贫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扶贫开发是由政府主导,也应该由政府主导,但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还必须充分调动贫困者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南充市每年虽有2亿左右的扶贫资金(扶贫资金随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包括信贷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信贷资金分贴息和补贴息两种,属有偿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分有偿资金和无偿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属无偿资金),但分摊到几十万贫困人口头上,分摊到1 138个重点贫困村上,分配到亟待建设的项目上,分配到急需资金发展的产业上,这点资金也就算不上什么了。因此扶贫开发必须是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兴建企业,发展产业,贫困者筹资投劳共建新村。南充人民尤其是1 138个重点贫困村的贫困农民,在南充各级政府的引导下,要正确认识到脱贫不能完全依赖扶贫,应主动抛弃“等、靠、要”、“懒、慢、散”的错误观念,在各项扶贫工程的牵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投工投劳,建设家园,发展经济。“九五”期间,在南充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全市坚持“四自”方针,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捐物,表现了高涨的热情。全市水利建设总投资3.54亿元,以工代赈资金0.8516亿元,地方和农民自筹2.6884亿元;交通建设总投资12亿元,以工代赈资金0.7778亿元,地方和农民自筹10亿元以上。这两项重点工程建设中,农民自筹和投工投劳的资金占80%以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南充市9个县(市)、区都是低山丘陵地区,交通问题一直制约着南充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有的乡镇公路还是土路,有的村还没有通公路。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南充近年来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县乡公路标美化、村社道路泥结碎石化、农村道路网络化目标,使便民路连接到大多数农户,做到行政村晴雨通车,基本解决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最终使贫困村实现村村通公路,户户有便道。截至2005年底,县、乡、村公路28 451公里,县、乡道4 767公里,村道23 684公里,其中,县乡柏油路和水泥路2 552公里,占县、乡道的53.5%,低级路面和无路面2 215公里,占县、乡道的46.5%;晴雨通车4 366公里,占县、乡道的91.5%,晴通雨阻401公里,占县、乡道的8.5%。全市5 721个行政村中,5 386个行政村已通工路,占总数的94.1%。有村道23 684公里,其中,泥路和水泥路1 720公里,占村道的7.3%,低级路面和无路面21 964公里,占村道的92.7%;晴雨通车2 708公里,占村道的11.04%,晴通雨阻20 976公里,占村道的88.6%.

地处四川干旱腹心地带的南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47年遭受严重干旱。种植业需要用水灌溉,人畜生活也需要用水,而以水利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南充。南充政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大力兴修小型水利,加大塘库堰池的整治力度,修缮灌溉和饮水渠道,确保基本农田生产用水的需要,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的基本温饱。采取打井、挖窖、建集中供水站与“红层找水”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仪陇县以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为突破口,抓治水改土。59个试点村建水柜、水窖320处,集中供水站、蓄水池88处,打机井556口,人工井3 654口,“红层找水井”1 280口,解决了8.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治山平塘90口,增加节水工程控制面积2.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万平方公里,平整土地8万亩。

(三)扶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支柱产业

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龙头,扩大基地,创新机制,延伸链条,做响品派,提升水平”的思路,深入分析当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的解决好一些村项目缺乏,主导产业不明晰的问题,实现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沿一点(仪陇示范点)、一片(升钟水库贫困片)、三线(潆新线、阆南线、高营线)布局,一点带片,一点连线形成产业带,建设成特色产业集群,带动70%以上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贫困地区产业支撑。南充8户省重点龙头企业近年发展情况,如表6-1所示。

表6-1 8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近年发展情况表(单位:万元、户)

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在招商引进新办一批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重点支持一批国、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扶贫龙头企业技改扩能、上档升级,形成以畜禽、粮油、果蔬、蚕丝、竹木、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和建设专业农贸市场,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扩张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做响农产品知名品牌。集中力量扶持各县(市)、区确立的1~2个县主导产业,扩张一批特色明、规模大、档次高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贫困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争2010年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60%以上。突破性发展畜禽养殖业,沿一点、一片、三线发展壮大优质肉猪、肉牛、奶牛、山羊、獭兔(肉兔)家禽等养殖(繁育)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畜禽养殖产业带。巩固发展优质粮油基地,做大做优蚕桑基地,改良扩大优质果品、优质蔬菜、优质食用菌基地,稳定发展竹木中药材基地和优质水产品基地。通过特色农产品基地的扩张、发展,带动贫困农民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增收致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提高现有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品牌,支持和鼓励农副产品商标的申报,争创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商标,积极支持和引导地方特产农副产品的出口。

仪陇县通过实施“养猪家园”工程,着力打造DLY优质肉猪品牌。依托“七环”公司、“瑞成”公司,按照“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七统”(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培训,统一操作管理程序,统一保护价产品回收)为手段,在柴井、环山、复兴等10个乡镇建立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以新建圈舍312户,发展LY母猪180户4 200头,发展DLY肉猪132户6 300头。通过实施獭兔“2213”工程,依托四川哈哥兔业、绿源兔业和县兔协,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采取“农户自建兔舍,政府补助引导”的办法,在化马、果山等40个乡镇建立百万只獭兔基地,化马乡全乡10个村有5个村一半以上的农户养起了獭兔。该250户中有206户养兔,出栏6万只,总收入200万元,人均养兔收入320元。实施优质稻订单生产,着力打造“大山绿”香米品牌。依托“大山米业”,按照“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马鞍、柳垭、立山等56个乡镇,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13万亩,订单收购稻谷7500吨。通过实施水果“5221”工程,在新政、复兴、永乐、柴井、度门、金诚等40个乡镇建立百里水果长廊,发展以浙江脆冠梨、韩国圆黄、日本爱宕主推品种的优质梨5万亩、柑橘2万亩、大五星枇杷2万亩、置换低劣水果1万亩。目前,按照“协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已发展优质梨2万亩、大五星枇杷1.5万亩,其中1000亩脆冠梨已试花挂果。按照GAP标准,在来仪、芭蕉、凤仪等17个乡镇建立以佩兰、牛蒡子及姜黄、白芷、木瓜、杜仲为主推品种的药材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中药材基地2万亩,带动4万余户农户,户平均增收300元以上。

(四)大胆探索创新经营机制

创新“公司+农户”、“业主+农户”、“专合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托养、寄养、二次返利等多种形式,构筑龙头、基地、农民“三位一体”的产业连接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产、加、销”等环节的利益。大力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重点帮扶指导一批示范性强、合作领域宽、参与农户多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提高服务水平。鼓励供销、粮食等部门和乡镇农业、畜牧等涉农事业单位牵头组建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元化、规范化发展,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公司托管的“托牛场”、“托猪场”模式。2003年民营企业家何万金在顺庆区黄金乡投资390万元修建了万金“托牛场”,把周边6个乡镇38户养牛户400多头奶牛集中起来饲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疫配种,统一草料供应,统一鲜奶销售,统一排污处理,分户结算,养牛户每月交纳50元的牛舍租金。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分散饲养缺资金、技术差、销售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公司+托牛场+牛粪处理车间+食用菌”的模式,形成了“种草养畜、食用菌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蓬安巨龙、营山润丰等企业采取“托猪场”模式,整村成片托养LY母猪突破2万头。

“合作社+农户”先锋蚕业模式。2002年,南部县先锋蚕业合作社实行“以桑入社,产权不变,分户管桑,集中养蚕,统一售茧,按股分红,社会员务工”的经营机制,上联龙头企业解决销路,实现二次返利,下联广大农户提供统一服务,提高蚕茧单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蚕业经济产业链。每年比过去分户养蚕单位高50%,单张蚕的效益提高69%,饲养量扩大到1.9万张,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2万多户载桑养蚕。

“公司+协会+农户”的富达竹业模式。2001年11月,高坪区在引进富达竹业公司的同时,从解决企业收竹难,农户竹价低的后顾之忧入手,组建高坪区竹业协会,协调保障企业、初加工户、农户多方收益。协会会员已达3 192户,建立主编加工网点136个,带动1.2万人从事砍竹、运竹和初加工,使2万多农户从中受益,被省委、省政府誉为“砍不败的万业产业,无围墙的万人工厂”。

业主(大户)承租的“凤垭山”模式。被誉为“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一面旗帜”的“凤垭山”模式,通过承租倒包,建立休闲生态旅游区等新举措,综合开发面积达8 000亩以上,成为南充第一个生态农业旅游区。

南部“中农合创”模式。2003年4月,南充市成功引进中国后发展地区农业合作创业中心(即“中农合创”),采取“企业牵头,多元投入,产后还本”的办法,使每个母猪的认养户先期不花钱可获得20头以上LY母猪、100元的圈社补助和标准化技术服务。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政府和企业已投入5 000多万元,吸引农户投入2亿元。

(五)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强化劳务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南充总人口726万,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其中农业人口585.07万,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3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相反,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有技术的农户碍于土地有限而无法规模经营,不想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户也因不能将土地转移而滞留农村(或造成土地荒芜),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在现有土地制度下,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能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南充市通过“自主转包,租赁承包,‘四荒’拍卖,入股经营”等多种方式,累计流转土地87.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9.2%,参与开发的业主7036人,面积42.4万亩,涉及水果、蚕桑、粮油、蔬菜等10多个产业。顺庆、嘉陵等区在国道212线、凤木路引进业主(大户)328户,承包租赁土地6.1万亩。

技能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如何将南充农村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培训又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南充政府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前提,以培训学校通过“订单、定向、定位”的培训方式,实现培训与转移输出互动,积极与省内外就业服务中心、全国大中城市的人才中介机构等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及时了解用人信息,探索“订单”培训、“菜单”教学的路子,拓宽了就业渠道,确保了转移就业。2005年争取中央、省“阳光工程”等劳务培训项目资金1 035万元,直补受训农民工3.5万人,促进全市完成农民工培训52万人次,通过两年的努力,圆满建成了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南充“川妹子”、“川建工”、“川缝纫工”和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品牌基地初步形成。全年输出1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4亿元,连续十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为适应农村需要,进行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培训,如獭兔、蚕桑、养猪、养牛等实用技术和农业机械化使用及维修技术培训。在方式上,采取边学边用与边用边学、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建立现场考试制度,实现实用技术到户,让农民把技术学到手用到位。在种养殖业方面,为实现培训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培训意图,还采取培训骨干与培训农民相结合,聘请专家直接培训县级和重点村技术指导员,然后由技术员利用协会的优势,指导到户,包户包片,明确职责,限期完成。同时,印发各种技术资料、手册,制作实用技术光盘,指导农民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獭兔,蜜蜂等喂养技术迅速为广大农民所掌握,保证了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民主法制建设

开展“四权”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实现农村政治文明。健全和完善依法治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制度,完善《村民议事规则》,制定《村规民约》,加强“村支部对民主管村的领导权、村民代表大会对民主管村的决策权、村委会对民主管村的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民主管村的监督权”的“四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七)精神文明建设

在农村广泛开展塑造新风貌活动,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不断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深入开展“三户”评选及“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评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反对封建迷信等教育,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公约》,从而使村民科技意识、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睦相处的社会风气更加浓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道德水平、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涌现一批“致富能手”、“文明标兵”、“和谐使者”;评选和树立一批“致富之家、小康之家、和谐之家”;创建一批“文明新村”、“和谐新村”,实现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融。

(八)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党支部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和统领农村思想文化的能力,激发和谐农村的精神动力。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村干部按照“两推一选”(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和“公推直选”的办法产生,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活力。加快“五好村支部”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班子,调整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建立和完善“一制三化”(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工作机制,推行村民百人议事制度。落实党员干部“两带三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民造福、为民解困、为民排忧)责任,全面开展“三向”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活动,使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凝聚感召力、领导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