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宗茶机械的开发研制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宗茶机械的开发研制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 大宗茶机械的开发研制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茶叶生产衰落到最低点,茶园总面积仅为10万余公顷,总产量仅为6万余吨,出口量仅为2万余吨。同时,茶园拖拉机及其配套作业机具、采茶和茶树修剪机、袋泡茶包装机等,也开始在茶叶生产中应用,从而有力促进了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

2 大宗茶机械的开发研制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茶叶生产衰落到最低点,茶园总面积仅为10万余公顷,总产量仅为6万余吨,出口量仅为2万余吨。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茶叶生产逐步复苏,50年代后期茶叶机械的开发研制开发也被提上日程,先后研制成功包括茶叶杀青机、揉捻机、解块分筛机、烘干机、炒干机等成套大宗绿茶加工机械;红茶萎凋槽、发酵装置和转子揉切机和CTC等大宗红茶加工机械;茶叶筛分机、切茶机、茶叶拣梗机、茶叶拼配机等茶叶精制机械,使我国茶叶生产长期依赖手工的落后局面获得改善,显著减轻了茶农的制茶劳动强度,节约了茶叶加工车间面积,提高了茶叶加工质量。如原来的茶叶人工揉捻,用布包茶叶、手脚并用进行揉搓,工效极低,劳动极为繁重,一个中型揉捻机即可代替30~50人的揉捻劳动,并且揉捻叶的成条率、条索紧结程度和细胞破碎率大为提高。茶叶炒干机的出现,使得绿茶炒制效率提高几十甚至百倍以上,并且成品茶香高味醇。特别是珠茶炒干机的发明,使原来最繁重的珠茶炒制变为机械炒制,原手工炒制每人一天10多个小时仅可制珠茶5千克左右,而一台珠茶炒干机在同样时间内可加工出80~100千克的珠茶产品,茶叶颗粒圆紧光滑,品质显著好于人工,茶叶卖价也提高10%以上。红茶萎凋原来多采用地面摊放萎凋,每平方米厂房面积仅可萎凋鲜叶3千克,使用帘架式萎凋装置,每平方米厂房面积萎凋鲜叶也不超过5千克,而萎凋槽使用后,每平方米厂房面积萎凋鲜叶量可达15千克,节约了80%左右的萎凋车间面积,并且使萎凋温度可控,萎凋质量显著提高。正是由于50~70年代茶叶加工机械的开发研制,使我国大宗茶加工机械形成系列,满足了生产需求。同时一个较为完整的茶机行业也初步形成,70年代末期全国的专业茶机制造厂达到60余家,茶叶机械生产能力达到4万台,茶叶机械保有量约为40余万台,大宗茶85%以上的初、精制加工实现了机械化。同时,茶园拖拉机及其配套作业机具、采茶和茶树修剪机、袋泡茶包装机等,也开始在茶叶生产中应用,从而有力促进了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1979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105万公顷,产量达到27.72万吨,出口量达到10.68万吨,分别为1950年的6.2倍、4.5倍、5.7倍,为我国后来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