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发展研究

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八章 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发展研究一、茶产业及科技发展现状(一)茶产业发展现状1.国外茶产业发展现状。一是国内领先地位继续得到稳固,名优茶已成为浙江茶叶经济的重要支柱。良种化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了浙江省茶园素质,为浙江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浙江省茶产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处于全国前列,但比较优势正逐渐弱化。

第十八章 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发展研究

一、茶产业及科技发展现状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

1.国外茶产业发展现状。茶是世界上最普及的饮料,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茶叶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的功能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世界茶叶产量从2000年开始稳步上升,到2008年达到380多万吨,种植面积约为290万公顷(每年增长3%)。从茶叶生产的国际区域布局看,2008年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3.8%,非洲占13.6%。近10年来,红茶和绿茶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红茶在世界茶叶总产量中仍占主导地位。

2.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是最大的产茶国,茶树种植面积186万公顷,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50%。茶叶产量为134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0%。2008年我国绿茶、乌龙茶、红茶三大茶类产量分别为92.7万吨、14.4万吨和6.97万吨,分别占总产量的74%、11%和6%。绿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乌龙茶产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我国茶叶生产初步形成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东南沿海名优乌龙茶、长江中上游特色绿茶和西南红茶及特色茶等四个特色优势产业带。2009年茶叶出口量达到30.3万吨,约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18%,居世界第二,出口金额7.05亿美元,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出口品种来看,绿茶出口22.93万吨,占我国出口茶叶总量的76%;红茶出口4万多吨,约占我国出口茶叶总量的13%;乌龙茶出口2.4万吨,占我国出口茶叶总量的8%。我国也是最大的茶叶消费国,茶叶消费量接近90万吨,人均茶叶消费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浙江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一是国内领先地位继续得到稳固,名优茶已成为浙江茶叶经济的重要支柱。2009年浙江省茶叶面积264万亩,总产量16.7万吨,产值75.3亿元,面积列全国各省第五位,产量列第三位、产值列第一,比重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5%、12.4%和17.5%;出口16.7万吨、创汇3.8亿美元,均列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4.8%和53.9%;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的68%。2009年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达到6.7万吨和68亿元,占全省茶叶总量的39%和90.3%。二是茶树良种化工程成效显著。2009年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56万亩,无性良种化率达57.7%,比2000年的12%提高了4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38%高出了19.7个百分点。良种化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了浙江省茶园素质,为浙江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引领了全国茶厂优化改造,企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过5年的茶厂优化改造工程建设,浙江省8000多家茶厂优化整合到现在的5870家,全面改造了2632家茶厂,并建设省级示范茶厂119家。茶厂优化改造,为浙江茶叶推广清洁化加工和市场准入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省茶叶企业规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是拥有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有国家级技术创新企业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四是全面推进浙江绿茶品牌建设工程。整合资源,着力打造浙江绿茶品牌建设,为浙江绿茶全球化推广战略的实施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提高了浙江绿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浙江绿茶产业凝聚力和发展后劲。

尽管浙江省茶产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处于全国前列,但比较优势正逐渐弱化。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增长滞缓,全国占比继续下降,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产业特色优势遭到削弱,兄弟省份的绿茶和名优绿茶发展迅猛;茶叶出口企业效益不高,出口茶优势难以保持;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茶叶科技发展现状

1.国内外茶叶科技发展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已开始引入茶树育种研究,育种手段开始向利用优质资源进行定向育种转变。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在种质资源的鉴定上,已从依靠形态分类和化学分类,转向以RA PD、A 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为主,使资源鉴定的精度与水平提升至DNA水平。日本通过单株选育及杂交育种等方法育成适应于不同生产区域的良种52个;印度针对不同生态区育成了97个良种,肯尼亚育成了近50个新品种;我国也已选育出国家审(认)定品种100多个,但单位面积的良种比例依然较低,尤其在专用品种选育上更为落后。

低碳化、设施化、精准化作业是当前世界茶园栽培与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日本已基本实现了茶园全程机械化作业,普及养分在线管理技术,推行茶园适量施肥技术。我国茶园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化进程缓慢,农业部在2009年底启动标准化茶园建设工程,浙江省现代标准化茶叶示范园区创建工作也提上日程。我国茶园栽培将长期以标准化生态型、保持环境安全和降低成本、提高单位效益为重点发展方向。

茶园有害生物的防治是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强化农业防治及生物防治的作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日本开发出多种害虫的商品化性信息素以化学生态手段防治茶园害虫,尤其对蛾类害虫效果甚至优于现有化学农药。印度开发了防治茶小卷叶蛾、茶蚜和蓟马的虫生真菌,并开始应用于茶叶生产。斯里兰卡利用虫生真菌防治茶枝小蠹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将超声波探测器用于检测茶树白蚁侵害;计划将红外成像技术用于害虫的早期探测;并着手研制茶树病害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尝试将分子标记技术用于病害早期诊断。我国在利用植物源农药、昆虫病毒制剂、虫生真菌、化学生态学等防治手段控制茶园虫害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除虫菊、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茶尺蠖、茶毛虫NPV生物农药,叶蝉、黑刺粉虱信息素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手段已广泛用于茶园。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实现茶叶加工的自动化生产,一个年加工约30吨成品茶且装备水平一般的小型制茶厂(自制型),只需一个熟练工人操作即可。我国大部分茶叶生产厂家机械陈旧、设备落后、厂房破旧、卫生状况差,难以达到茶叶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加速茶叶加工技术的现代化改造,实现茶叶生产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减少人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促进茶产业的稳步发展。

近年来,国外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日本在此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人注目,其茶叶深加工率达到40%。在袋泡茶方面,联合利华研制出新一代金字塔形立体包袋泡茶,使茶叶在10秒以内就能被浸出。日本将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如膜分离技术、酶技术、冷冻干燥等)应用于绿茶饮料,解决了绿茶饮料容易沉淀、香味差的问题。在天然产物提取和利用方面,日本走在世界的前列,已成功地采用生物技术培养合成出天然茶氨酸,并实现工业化生产;20世纪90年代已解决茶多酚的提取与精制问题,以茶多酚类化合物或儿茶素为主要组分的功能性产品已超过100种,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年销售额达450亿日元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从注重终端检测向过程控制方向发展,茶叶产品质量标准更加科学。茶叶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茶叶质量标准体系与质量监控体系等日趋完善。广泛应用高精尖仪器,由单项为主向多项检测发展,风险性评估技术体系和监测网络建设得到加强,更加注重对生产、加工、销售、贮藏等环节的全程质量控制。

2.浙江省茶叶科技发展现状。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浙江省是全国的科技资源集聚地,全国仅有的两家国家级茶叶机构和国家茶学重点学科都落户浙江省;一批国家级、部级茶叶研究平台设施建在浙江省,如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保存资源3000份,茶树资源多样性为世界第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加工及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和部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皆建在浙江省。二是“十一五”以来,浙江省茶叶科技取得重要成果。实施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课题,育成3个茶树新品种,形成80余项关键和实用技术,研制出茶叶新产品20多个,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30多项,授权专利50余项,制(修)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7项。三是茶产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加快实施一批省重大专项和农业成果转化项目,使浙江省无性系良种化比例提高到57.7%,名优茶机械化程度约80%,单位面积茶叶产值继续居全国首位。四是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批在重点学科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和科技骨干人才,使各个学科领域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筹建了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五是条件建设初见成效。初步完成了“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由浙江省单位牵头成立的“中国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了科技部批复;浙江农业领域首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建设进展顺利。这些平台与“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种质茶树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等构成了集创新、熟化、转化、服务等功能的茶叶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对浙江省茶产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浙江省茶产业面临的挑战与科技需求

1.面临的挑战。一是茶园防灾能力弱。由于缺少先进的防灾设施与有效的技术措施,春季的晚霜、雪灾冻害已成为影响浙江省名优茶生产的最大因素,特别是2008年1月严重雪灾冻害和2010年3月大范围降雪和冰冻天气,致使百万亩茶园遭受严重冻害,损失惨重,教训深刻。二是采茶劳动力短缺。近年来浙江省茶叶“采工荒”愈演愈烈,用工高峰时采摘劳力缺口在50万人以上,名优绿茶采摘成本高、失采严重、采工短缺已成为名优茶再上台阶的重要“瓶颈”。三是品牌多而小。浙江省虽然开展了“一县一品”整合、十大名茶评选、“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与管理以及打造浙江绿茶品牌等一系列品牌建设工作,但浙江省茶叶品牌多而小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在国际贸易中,浙江省出口的珠茶、眉茶、蒸青茶等仍以原料出口为主,品牌、价格、市场仍受制于人。四是精深加工滞后。目前,我国茶叶天然产物制备技术已基本成熟,初级产品提取的生产布局已基本完成,茶提取物已在天然药物、健康功能食品、日化用品、环保用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茶功能产品多样性、产业化开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仍然滞后,目前我国用于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的茶叶只占茶叶总产量的6%~8%,而日本已达40%以上。五是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根据有关研究,正常采收情况下,夏秋茶的产量可占全年总产量的50%以上,而实际上浙江省近20年来的比重仅为40%~45%,据此按目前春茶产量测算,浙江省夏秋茶产能至少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万~5万吨,夏秋茶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2.科技需求。根据茶叶科学与技术研究现状和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单位面积效益的技术。二是茶叶轻简化生产技术。三是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四是茶叶精深加工多元化产品生产技术。五是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二、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茶产业转型升级,部署一批有基础、有优势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以提升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增加茶叶附加值,加速茶产业的集约化、设施化、品牌化。按照茶产业链的特色,重点在茶树优质、高效、专用绿茶新品种选育,茶叶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茶产业机械化的设备研制与应用,茶叶的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茶文化产业培育,茶产业集群创新六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二)发展目标

1.产业发展目标。根据浙江省特色茶叶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建设浙西、浙东、浙南三个优势产区。其中,浙西产区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重点发展名优茶、有机茶和出口眉茶;浙东产区重点扶持和发展名优茶、珠茶和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浙南产区利用气候回暖早和自然环境污染少的优势,重点扶持特早名优茶、有机茶和高山优质绿茶。到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保持在27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18万吨,产值达11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达到8万吨,产值突破85亿元。

2.科技发展目标。到2015年,重点在茶树优质、高效、专用绿茶新品种选育,茶叶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茶产业机械化的设备研制与应用,茶叶的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茶文化产业培育,茶产业集群创新六大领域,组织实施14项重大(点)科技攻关项目、5项产业集群创新项目,取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70~80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25项,制定和修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5~18项,育成新品种(系)10~12个,开发新产品10~15个,研制机械设备10~12(台)套,提出新技术10~15项。

推广应用50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覆盖面占全省茶园面积的60%,茶树无性良种面积达到70%以上,茶园标准化率达到30%,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其中连续化自动化达到30%。建设茶叶企业研发中心3~5个;培育国家科技创新型企业3~5个,省级(地方)科技型企业50个。打造培育5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

进一步提高浙江茶叶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省部共建茶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国家茶叶综合试验基地1个。组建3~5个特色鲜明、熟化能力较强的区域分中心。继续完善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浙江省茶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等的创新载体建设。

进一步培养打造一支国内一流的茶叶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建设茶叶科技创新团队,到“十二五”末形成一支以院士领衔、3~5名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5~8名百千万工程人选、10~15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80名左右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研究中坚力量。实施基层茶叶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为重点产茶县培训基层技术推广骨干1500名以上。

三、发展重点与主要内容

(一)茶树优质高效专用绿茶新品种选育

1.共性关键技术

(1)茶树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创新利用。收集国内外优异和濒危资源;鉴定评价重要农艺品质性状;建立重要资源的分子身份证,发掘优异等位基因和重要功能基因,开发功能分子标记。

(2)优异、特色茶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选育优质、不同生育期、适宜机采和高抗逆等优异品种,适合不同(深)加工方式需求的专用新品种,高肥水吸收利用效率新品种;研究茶树新品种配套农艺技术。

2.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

(1)新品种示范。选择和引进优良茶树品种,建立一批核心示范基地进行品种特征、特性和配套技术的示范。

(2)种苗快繁技术示范。建设种苗母本园及配套种苗繁育基地。

(二)高效、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

1.共性关键技术

(1)现代标准化茶园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研究茶树冻害预防技术,冻后应急救灾和灾后恢复技术;研究建立茶园养分管理集成技术及推荐施肥专家系统;研究优化型树冠特征及标准化修剪技术;研究土壤质量提升和污染诊断、修复技术;研究生态型茶园标准化模式及建设技术;浙江省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集成与体系建立。

(2)茶园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研究。研究浙江省茶树主要病虫害地理分布与种群变异规律;发掘利用重要天敌资源;研制植物源农药、昆虫病毒制剂、虫生真菌;研究茶园重要害虫-茶树-敌间的化学通讯机制,开发化学生态防治技术。

(3)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风险评估。研究茶叶内外源污染物、添加物质检测技术;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二次污染成因及来源;开展主要农药和重金属、稀土、铝、氟等元素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

2.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

(1)浙江绿茶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提升。茶园高效施肥技术示范与应用,茶园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重点示范茶园农药减量化、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2)标准化生态型茶园模式的示范。针对浙江主要气候、土壤和茶树品种特点,示范有机、良好农业规范(GA P)和无公害等标准化生态型茶园建设模式。

(三)茶叶生产机械与装备研制

1.共性关键技术

(1)茶园田间作业机械装备研制。研制适合平地和缓坡地茶园的中耕机、施肥机;研制精量化、机械化、自动化和安全化施药装备。

(2)名优绿茶机采机制关键设备研制。研制适合浙江省主要名优绿茶加工需要的鲜叶采摘、分级等关键设备,研究相关配套技术,基本解决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和分类加工难题。

(3)名优绿茶加工关键设备研制。研制鲜叶全自动摊放设备;研制连续化揉捻机组、连续化卷曲成形机组和扁形茶连续化炒制机等造形设备;研制名优绿茶加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制精制加工工序及设备模块化组合。

2.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

(1)名优茶加工设备示范。开发卷曲形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设备、分级设备的产业化制造技术,推广示范卷曲形名优茶机采机制设备。

(2)针芽形、扁形名优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示范与应用。

(四)茶叶加工、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1.共性关键技术

(1)名优绿茶机械化、连续化加工关键技术和标准研究。研究鲜叶在不同摊青和贮青条件下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提出摊青和贮青优化工艺技术参数;研究连续化揉捻工艺,提出连续化揉捻配套优化工艺技术参数;研究主要名优绿茶(扁形、针芽形、卷曲形)连续化做形技术;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标准研究。

(2)茶叶功能成分高效绿色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分子结构修饰技术、酶工程技术、膜工程技术、离心萃取分离技术、连续化层析分离技术等在茶叶功能成分制备中的应用研究,开发出茶叶功能成分高效绿色节能制备技术。

(3)终端产品开发。研究茶黄素、茶多酚、茶氨酸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日化用品中的应用技术,开发具商业化的功能产品。

(4)茶饮料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新产品创制。研究特色和功能茶饮料加工技术,创制天然果味果香、天然花香等特色风味茶饮料产品,开发高茶黄素、高茶氨酸等功能保健茶饮料产品。

2.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

(1)针芽形、扁形名优绿茶连续自动化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

(2)新型茶产品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开展冷泡茶、饮料专用原料茶、高功能成分含量茶等的加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3)茶叶综合利用加工技术应用示范。开展天然果味果香和天然花香特色风味茶饮料等产品的产业化示范;开展茶叶提取物在茶食品、食用油和食品保鲜、饲料、纤维板中的应用技术中试与产业化示范。

(五)浙江省茶文化产业培育技术

(1)浙江省茶文化资源保护与发掘。围绕浙江省地方名茶,开展茶文化资源考查、收集、保存和传播技术研究,研究儒家茶礼创意、茶道茶具茶礼设计,实现文化与产业的互动发展。

(2)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推广。开展都市茶文化休闲、乡村茶文化旅游、企业茶博览园等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示范与推广;编制基于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视角的茶文化教程。

(六)茶产业集群创新技术

(1)龙井茶产业集群创新技术。重点开展龙井茶产品和产地鉴别与溯源技术、龙井茶机械化连续化加工技术、龙井茶自动化包装技术、龙井茶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加工模式等的集成创新、示范与推广。

(2)白茶产业集群创新技术。优质高产白茶新品种的选育;适合于提高白茶品质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白茶白化调控技术。

(3)出口茶产业集群创新技术。鲜叶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大宗出口茶节本生产技术,连续化清洁化加工技术。

(4)有机茶产业集群创新技术。研究有机茶园生态建设、土壤培肥和病虫害综合治理集成技术,有机茶园节能减排的量化指标及技术措施;研究有机茶消费心态及营销策略。

(5)深加工产业集群创新技术。茶叶天然提取物绿色节本制备技术、茶深加工终端产品开发技术,功能宣传、市场拓展和产品品牌建设模式等。

四、茶产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一)加强浙江省茶产业科学研究院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建议核定60名专业科技人员为浙江茶产业科学研究院事业编制,并拨付事业费专项用于下达科研任务和推广任务;二是加强对依托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通过培育,升级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是继续支持完善依托该院的“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硬件建设投入,到“十二五”末,使中心的工程化条件、工程化人才队伍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能支撑茶产业发展对工程技术的需求;四是支持该院创建国家茶叶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野外观察圃,基地具备开展茶树创新研究和新技术、新成果熟化与示范的设施条件。

(二)建立企业研发中心,继续支持完善现有平台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平台的集聚性、公共性、开放性、服务性的特点,建立平台的良性自我发展机制;推动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升级,建设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根据浙江茶产业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特色,围绕浙北山区名优白茶产区、浙中龙井茶产区、浙西南有机茶和名优茶产区、浙南优质早茶产区、浙东出口茶加工与深加工基地,建成3~5个特色鲜明、熟化能力较强的区域服务中心,建立3~5家企业研发中心。

(三)建设茶产业科技创新团队

在现有浙江省茶叶科技创新团队基础上,在未来几年培养和造就一批在重点学科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和科技骨干人才,使各个学科领域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在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茶树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茶叶加工工程、茶叶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培育茶文化与经济发展等领域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一支以院士领衔、8~10名能够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15~20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80名左右具有竞争力的创新研究中坚力量组成的队伍。

(四)构建浙江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围绕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科技需求,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选择部分基础好、创新意识强的茶叶龙头企业,采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通过产学研模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牵头,组建浙江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做优做强一批企业,加速成果转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五、组织与管理

(一)建立茶产业科技发展协调小组

为了加快培育茶叶新兴产业、巩固和发展浙江省茶产业的行业优势、优化调整茶产业结构、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茶产业科技发展协调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发展方向、科技政策等重大问题。

(二)实施专家咨询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决策程序,健全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重大项目咨询、决策、实施、监督的运行机制,不定期举行咨询委员会议,对重大茶产业科技项目的项目实施方案等的科学性、可行性等进行咨询评价。

(三)建立茶产业专项集中管理制度

拟设立“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专题管理办公室,挂靠在浙江省茶产业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茶产业专题执行实施等有关具体工作。

(四)建立“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专题实施区域领导责任制度

各产茶县(市、区)要把加快茶产业经济发展、致富农民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在科技人才、资金资助、研发条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执笔人:江用文、阮建云、傅建玉、王丽鸳、袁海波、熊兴平

审改:张咸益、叶祥发 打印:戴丹丽 校对:郑荣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