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销区粮食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主销区粮食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1 主销区粮食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供应链管理就成为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模式,“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粮食供应链有利于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流通现象,整合粮食物流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增强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

6.1 主销区粮食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供应链管理就成为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模式,“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主销区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是市场因素,即粮食流通的顺畅问题。构建和优化主销区粮食产业链是保障粮食流通安全和效率的需要,只有在信息充分、合作明确,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者才有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恶意囤积、串通涨价、排除市场非正常竞争等行为,粮食物流才能通畅。消费者才可能得到物美价廉的粮食商品。

6.1.1 构建何优化主销区粮食供应链的意义

从可以检索的文献看,国内有关“粮食供应链”方面的文献仅有十几篇,粮食供应链理论建构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是必要的。主销区要保证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就必须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粮食供应链。粮食供应链要求有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粮食仓库作业的散装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并达到内部协调。同时,通过粮食生产供应商、加工商、销售批发商和政府之间相互协调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整个粮食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并达到外部协调,从而提高粮食供应的整体绩效。

6.1.1.1 粮食供应链的构建和优化能能降低生产、流通和消费风险

首先,粮食供应链可以降低农户经营风险,使得粮食需求信息传递较为准确和及时,减少农户因为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粮食生产的盲目性,从而带来粮食经营的风险。其次,粮食供应链的建立能使使大量分散的粮食企业(包括粮食收储、粮食加工企业、粮食配送中心、粮食出口商、零售商)连成一个动态的、集成的供应链网络,可以扩大相关的粮食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加盟,从另一层面上减少流通渠道成员风险,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有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流量、流向。再次,粮食供应链成员能对对粮食市场做出快速、准确地反应,从而提高供应链成员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消费者能以合理价格及时取得所需粮食商品,减少消费风险。

6.1.1.2 粮食供应链的构建和优化能使供应链各节点利益最大化

粮食供应链是把粮食产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结合,将粮食及其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涉及的农户、粮食收储中心、粮食加工企业、粮食配送中心、粮食出口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连成一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粮食供应链有利于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流通现象,整合粮食物流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增强抵御市场变化的能力。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有效性,使系统运作成本达到最小,可促进“散粮化”作业,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与效益。粮食在供应链因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而增值,并给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节点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6.1.1.3 粮食供应链的构建和优化能使供应链整体效益协同化

粮食主销区从2001年率先实行购销市场化后,订单农业的发展使得粮食产业链功能更明确,一些粮食龙头企业产生,在粮食产业链中起到重要的核心功能作用,拉长和完善了产业链。粮食供应链把农户、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粮食配送和零售企业、消费者等紧密联系起来,促使粮食供应链上的成员形成共担风险与共享利益的一致价值链,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粮食流通费用,减少流通环节,缩短粮食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有利于同国际粮食流通企业接轨,提高粮食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变粮食生产管理分割、产销脱节的管理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实行粮食产销加一体化,能使供应链整体协同化,提高粮食物流经济效益与国际竞争力。

6.1.2 传统的粮食供应链与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供应链是“在生产及流通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粮食供应链是指粮食的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消费等所有节点形成的一条完整的链条。传统的粮食供应链经营者仍局限于传统实体分配的范畴,缺乏现代物流意识,缺乏降低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功能。供应链中大多数企业仍然是选择自营粮食流通方式,缺乏粮食物流整合观念。传统的粮食流通渠道一般为:

img23

图6.1 传统的粮食流通渠道

在传统的粮食供应链中,由于生产经营者众多,信息的分散。分散的农户获得的市场信息不足、谈判能力差,在市场形成的粮食供应链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粮食物流企业功能单一,特别是粮食储备企业,单一的功能使得粮食库存周转率极低,粮食物流成本和物流损失极高。《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15年)》发布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约1倍;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超过发达国家同等运距所需时间的2倍。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约800万吨。

主销区2001年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制后的粮食经营企业、购销体制逐步放开后成长起来的民营粮食经营企业和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由于资本积累时间短,数量多,但资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主销区物流资源分散,粮食经营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物流设施的技术和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和简陋,只能勉强维持一定的运输和仓储,经营效率不高,表现在:仓储设施不能适应散粮接卸需要,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立筒仓和浅圆仓少;运输方式落后,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散粮运输只占15%,整个流通环节需经多次灌包、拆包,包装资材耗费大、抛撒损失多;散粮运输处于起步阶段,散粮火车仅限于东北地区内开行,全国仅约1. 2%的粮库配备铁路散粮卸车设施,内河散粮船舶运输尚未起步;装卸自动化水平低,绝大部分的粮食装卸仍采用传统肩挑背扛的人工搬倒装卸方式。造成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如主销区浙江绍兴从临近省安徽购进的籼稻,当地收购价每50公斤约为72元左右,途中运费要8元左右,加上装卸费用、周转损耗,物流成本就占到总销价的20%左右。

粮食流通过程中的分捡、包装、配送等缺乏粮食核心企业的主导,即粮食物流节点、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建设不足,甚至造成产销脱节,没有形成网络一体化格局。缺乏粮食物流节点物流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对上下游节点联系的较少,基本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粮食商品季节性较强,同时又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不可能“零库存”,而传统粮食供应链中有些没有专业的粮食储藏仓库,在库存的供需平衡及结构平衡上难以把控。粮食库存规模小、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库存周转率低,造成粮食(资金)积压,储存成本升高。粮食质量监管成本高而缺少有效监管。主销区实行粮食市场化后,那些具有高品质粮油的中小经销企业很难借批发市场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知名度和拓宽销路。

另外,传统粮食流通渠道的科技含量较低,整体物流技术水平,如运输技术、流通加工技术,以及与各个环节基本设施和信息处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大多数只限于日常事物的管理,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途径及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还处于半人工化甚至人工化的状态,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消费者也不能及时获得粮食商品信息。总之,传统的粮食供应链没有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使粮食流通顺畅地运行。

6.1.3 主销区粮食供应链构建与优化

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水平,供应链就成为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模式。主销区粮食供应链是指围绕粮食核心企业,通过对产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将粮食生产和流通中涉及的农户、粮食收储中心、粮食加工企业、粮食配送中心、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主销区粮食供应链的构建和优化,要追求粮食在物流过程中的效益,要求粮食供应链各节点的合理布局和线路能有效连接,改变传统粮食流通渠道的低效率、高费用、长时间现象,实现粮食物流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综合成本最低。国外的粮食供应链一般包括农户储量库——粮食收纳库——粮食中转库——加工原料库(或港口库),形成了具有收纳集并仓、机械化中转仓库以及专用运输、装卸工具设施先进配套的粮食储运体系,整个供应链体系内分工明确、组织化程度高、自动化作业系统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广泛,进一步促进了粮食供应链的发展。粮食供应链的基本路径如图6.2所示:

img24

图6.2 粮食基本供应链

由图6.2可见,从粮食的生产规划布局、具体组织一直到最后粮食被作为口粮、饲料粮或者被作为工业原料消费,这些节点和每一个环节都密切相关。

6.1.3.1 粮食供应链的起点是粮食生产者

主销区粮食供应链的粮食生产者更多来自主产区的粮食供给,因此,主销区的粮食供应链从一开始就大量地表现为供应链起点—主产区粮食供应问题。以主销区浙江为例看,近几年,浙江每年需从东北地区等国内粮食主产区和国外产粮地调入100亿公斤上下。北京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粮食纯销区,每年粮食总消费量达65亿公斤,其中90%以上的粮源需要靠省际采购和进口,对市场依赖程度极高。广东等其他粮食主销区情况也如此,粮食购销化后,随着农业结构发生较大调整,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不足10%,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粮食流通量增加,大量粮食从省外流进,要求流速快、流量大的供应链保证。主销区大力发展订单粮食生产,和与主产区合作生产等是构建粮食供应链起点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粮食主销省与主产省需形成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粮食紧张时,主产省确保主销区的粮食货源是做好粮食供应链起点的关键。改变以往发生的主销区与主产区粮食供应脱节现象,如东北大量粮食由于通路问题积压在仓库里变质、浪费,而浙江、广东等粮食主销区却因供应问题产生粮价波动,从而影响到全国粮食供应链的区域协调和统筹兼顾。

主销区需要国内外大量的粮食供应,目前,主销区已经与主产区采用订单农业、产销合作的方式进行粮食调入,跨区域粮食流通量大,需要进一步构建和优化粮食供应链。粮食供应链的构建和优化,有利于保证产区农民种粮收益的同时,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有效地保障主销区粮食安全。另外,可以通过供应链,把区域内分散的农户与生产合作社、大型生产商建立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相对接,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农户通过进入已有的大型生产商组织等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并增强与下一个节点加工商之间集成的结构稳定性。粮食生产一方面受季节性影响,还涉及两次粮食加工。我国粮食加工率仅为20%左右,粮食与农产品转化程度低,资源浪费大,综合利用比较落后,附加值小。粮食供应链的形成和优化应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粮食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反应非常重要。

6.1.3.2 粮食供应链各物流节点的功能和建设规模

粮食供应链是从粮食生产(含种子及生产资料供应)开始至最终产品的消费者结束的复杂的网络链。由于商品关系到国计民生,粮食粮食供应链又有强大的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作为支撑,一方面必须控制库存的供需平衡及结构平衡,但又不可能像其他其他商品一样为了节省费用实现“零库存”,因此,粮食供应链有他的特殊性,即在提高供应链效率前提下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主销区应注重发挥粮食供应链各物流节点的功能,通过粮食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构化作业辐射半径,以大型粮食企业为核心或龙头,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实现粮食从“田头到餐桌”的整个高效率的粮食流通供应。优化主销区粮食供应链,需要发挥节点企业(如主销区粮食龙头企业)之间的无缝链接和快速反应。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面广,购销渠道畅通,技术实力基础好,在粮食供应链中,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上游企业,使原材料顺畅,也使粮食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不仅要考虑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企业的利益,还要考虑整个供应链的综合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如消除省际之间的保护主义障碍,相互建立起纽带关联。目前,“‘北粮南运’格局日益突出,畅通粮食流通渠道和加强产销衔接的任务繁重。”(聂振邦,2010)。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等七个粮食主销区与主产区黑龙江省建立了一批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基地,形成长期密切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方式和内容。

粮食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链接和合作。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多赢”的战略合作,使整个供应链绩效最优。主销区已经具有一定量的粮食物流设施、设备与一定的供应链节点间的合作基础。以主销区福建为例,已先后与黑龙江、吉林、河南、山东、江西、安徽6个粮食主产省建立了政府间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协作关系,福建有56.78%是从6省购入粮食的。同时,福建建成福州、泉州、漳州、龙岩4个省级粮食批发市场,至2007年底福建有粮食经营户972家,年交易量700万吨,民间粮行米市也在“引粮入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全省调入粮食总量的80%以上。

目前,《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与规划》的积极推进,将成为我国实行粮食供应链管理很好的契机;国外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也为实行粮食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主销区大型粮食企业具备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条件,不仅具有硬件物流设施与设备,同样具有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水平,主销区可以依托这些粮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粮食主产区建立良好的销产区协作关系,降低生产、流通及管理成本和库存水平,保证稳定的主销区粮食市场需求。

6.1.3.3 粮食供应链各节点资源的整合建设

粮食生产具有地域性和相对不稳定性;消费却是全域性而相对稳定的。粮食产业的特点还决定了粮食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快速性,众多的企业只有形成更为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无缝链接。以主销区浙江为例,主销区浙江是全国粮食市场大省,现已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具备快速中转功能的立筒仓、浅圆仓约占5%,全省12个库点配铁路专用线,33个库点建有内河水运码头;有一定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约200个,年加工能力达600万吨以上,宁波、嘉兴、舟山、杭州、衢州等地具有相对较强的粮食加工能力;粮食物流接卸中转的主要有宁波—舟山港、嘉兴港、温州港和台州港等港口,具备一定的粮食接卸中转能力;截至2008年底,成交量超过万吨的粮食批发市场有26个,其中年成交量在40万吨以上的大型粮食批发市场有衢州、金华、杭州、龙游等4个。如何整合资源,进行粮食供应链的各节点的资源整合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粮食物流系统强调物流供应链各节点的合理布局和线路的有效连接,强调粮食物流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主销区粮食流通的总体运输和储存能力虽能满足基本要求,但在粮食供应链各节点资源的整合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散粮物流的专用设施设备等与现代化粮食物流相比差距较大;专用的汽车、车皮及与之配套的散粮装卸的设施,跟粮食物流总量相比还有很大不足;储备粮库布点过于分散,粮库的平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远远不够,与企业通过粮食供应链整合来提高运作效率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一些储备粮库远离铁路等交通线,受管理体制分割的制约,资源不能综合利用,增加了储备粮运输成本;主销区储备粮库以平房仓为主,适于储存却不利于粮食中转调运,缺少一些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立筒仓或浅圆仓。储备库规模偏小,经营管理成本高。

从主销区物流供应链运作的角度来看,需研究粮食在供应链所有节点上的合理布局和科学决策,要关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相互影响,使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形成共生性链接,企业之间形成协作共赢,竞争与协作共存。整合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从生产、加工、流通再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整合包括种子、化肥生产商,农户与农业种植公司,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销企业,粮食供应物流服务商(仓储、运输)及最终用户在内的物流节点企业,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内化为组织内部的协作关系。

目前,主销区现有粮食物流企业虽然经过几次资源整合,但同国际粮食物流企业相比,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应通过兼并、收购、联盟、合作等方式,同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加盟、参股等方式整合资源,实施供应链管理,发挥粮食物流设施的集聚作用和粮食物流园区作用,改变物流园区只是占地投资,“粮库搬家”的现象。目前,全国跨省区的成规模的大宗粮食物流每年约为8100万吨。如此大的流量,流通的速度和效益就成为粮食流通的关键问题。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流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约占价格的近30%。导致我国粮价高于美国10%—30%,影响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粮食供应链应依据降低供应物流成本、提高供应物流稳定性的目标,通过整合粮食供应链各节点资源,优化供应链,尤其是加强龙头企业的作用,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