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有的粮食流通资源整合研究

现有的粮食流通资源整合研究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1 现有的粮食流通资源整合研究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主销区粮食平衡一部分将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应增强对粮食物流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实现投资多元化。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粮食企业进入物流中心创业。目前我国几个粮食主要产销地区都已在制定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粮食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5.1 现有的粮食流通资源整合研究

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主销区粮食平衡一部分将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粮食在全国范围、部分地区范围内流通不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市场的正常交易和粮食市场的发展完善。缺乏快速运输大量粮食的能力,将会造成市场分割和限制粮食市场发展,并妨碍粮食生产、市场供应的紧急调整。应在增强对粮食物流资源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实现粮食产能的储备与转化,并向粮食储备的多元化发展。

5.1.1 增强对粮食物流资源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实现投资多元化

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粮食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应增强对粮食物流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实现投资多元化。

5.1.1.1 正确认识粮食物流资源的重要性

目前主销区粮食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经济问题,即边际调节问题。在自给底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外的粮食供给来实现,因此,安全目标的实现要以农业生产效率的最小损失为前提,在设计粮食安全政策时,要权衡这种政策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与可能带来的安全效益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即把粮食物流组织看作是一种资源,不同的配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地配置与有效整合粮食资源,形成规模优势,能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尽管近年来国家在粮食物流设施建设上有了不小的投入,但与粮食生产、流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认识上的片面性是制约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思想因素,人们对“物流”含义的理解普遍比较模糊,把粮食物流仅看做是粮食仓储、运输和粮食装卸等。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粮食生产合理布局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基础,粮食合理运输、经济安全地储存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直接体现,通过加工环节增大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粮食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

5.1.1.2 实现投资多元化和产销一体化

实行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运作和多元投资。坚持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市场运作模式,鼓励投资建设现代流通设施。整合资源,鼓励电子商务建设,粮食流通企业建设电子化管理、电子交易的信息系统。吸引和鼓励社会多元经济主体参与物流中心的建设,实行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两个多元化”,有效缓解建设资金困难,合理包装项目,推荐和招商引资力度。培植粮油龙头企业,加大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粮食企业进入物流中心创业。引导企业积极向粮食主产区拓展,加强与广大粮农的联合,延伸产业链,掌握粮源,发展精深加工,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几个粮食主要产销地区都已在制定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全国第二大粮食销区浙江省将发挥本地环境和机制优势,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物流项目,建设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集散地。

粮食产销一体化,源于西方国家企业界流行的一种称作有效客户响应法(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的商品流通形式,其基本思想是物流渠道中每一成员的利益是一致的,要实行多赢的经营理念,结成一个稳固的利益共享的物流联盟,实现一体化管理。粮食流通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就是要系统考虑“从田头到餐桌”的整个流通产业链,即对粮食流通所涉及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并通过一些政策的制订与完善促使相关企业进行共生性链接、一体化合作。建设和完善粮食物流节点设施、运输设施,配套建设物流信息和检测体系,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接。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粮食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提高粮食物流发展的主要交通枢纽点的中转仓储设施能力;加强粮食主要集散地建设发放和接收设施,优化整体的运输网络,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创新体制并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包粮到散粮运输的突破。

5.1.2 粮食产能的储备与动态储备

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在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实行休耕制度。要求农场主等生产单位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以保证粮食生产者不因生产减少而收入下降。美国从1961年开始,政府规定农场主至少要停耕20%的土地,这一政策用以限制生产和保持水土。由于保证主销区自产粮食完全供给的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当高,在粮食市场化进程中,主销区粮食不可避免地会进行部分进口替代。因此,主销区粮食市场化进程中可鼓励农民短期或长期休耕一部分土地,短期休耕是为了控制产量,解决农产品生产过剩的问题;长期休耕主要是为了保护水土资源。休耕面积补贴是为了在粮食供给过剩时期,保护耕地和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于符合休耕条件的农户按休耕面积给予直接补贴。但必须严格控制耕地的减少。

粮食储备是粮食流通的一个环节,是粮食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要求“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标准充实地方粮食储备。主销区的粮食储备应注意产能的储备与动态的储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强主销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用“能力储备”,去保障“实物储备”,把握好“粮食产能”与“粮食产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口粮安全”。如:主销区福建恢复了撂荒耕地生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并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其次,加强基于产销合作的粮食动态储备。主销区可调动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或种粮大户到主产区承包土地、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租地耕种,从事粮食生产。这样,相当于主销区在主产区建立了异地储备。目前,主销区浙江、福建、广东、北京等省市在主产区都建有生产基地,既保证主产区粮食的顺畅销售,也能保证主销区的流通安全。如浙江温州市种粮大户和企业在黑龙江承包农田,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将生产出来的大米销往浙江相关地区或者用于本企业生产加工。第三,鼓励农民和企业多个层面的粮食储备。鼓励、引导、选择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参与收储,如实行国家粮食储备代理制、提倡全社会多层次的粮食储备,真正落实藏粮于民,从多层面上增强国家粮食安全。可以借鉴学习美国等国的经验,适当延长粮食收购的时间(如半年左右)。收购价格随收购时间的延后而提高,以适当弥补农民因为储粮而发生的费用,也可以缓冲集中收购的仓容压力,减少政府临时储备。粮食储备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粮食安全目标、稳定收入目标、稳定价格目标和储备本身的经济效益指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必须储备有足够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即动态储备。

在农业种植结构的大调整中,明确粮食生产不可逾越的“红线”,在平时,则可以利用生产潜力来发展其他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业项目,提高农民收入。粮食的生产潜力是比产量更为重要的粮食安全因素。因此,生产潜力的增强是在根本上巩固粮食安全。

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2.2%下降到2007年的6. 3%;产需缺口由2003年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的550亿公斤左右。主销区有些是由产粮大省变为粮食调进大省,由以前的“南粮北运”变为“北粮南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 4%,提供了全国3/4左右的商品粮。但由于种植粮食的比较收益低,粮食产量越多,种粮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少,地方财政补贴的金额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种粮主产省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配置市场和资源,主销区可构建动态的粮食储备库即粮食市场,与粮食主要生产省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

5.1.3 粮食储备的多元化发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从狭义上来说,粮食安全是指粮食的库存和有关建立及使用库存的种种安排,其目的是作为粮食歉收和粮食进口供应时的一种保护手段。”由于粮食市场的放开和粮食产量的减少,主销区商品粮收购和储备也在不断减少,近五年来是商品粮储备减幅最大时期,其中稻谷库存自1999年以来,以年平均30%左右的速度减少。另外,主销区农村由于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较大比例农户基本上没有存粮习惯,浙江有近18. 2%的农户没有余粮,需从市场中购买;23. 7%的农户人均存粮在100公斤以下,两部分农户占了41. 9%。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不存粮或存粮减少的农户将继续增加。

一般来讲,在粮食生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粮食储备越多,粮食安全程度越高。但是,增加粮食储备就要占用必要的资金和设备,粮食储备越多,相应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因此,确定合理的粮食储备是非常必要的。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粮食储备是一个资源、成本、效率、安全四者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粮食储备应该同市场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既可以实现市场稳定、粮食安全的目标,又可避免过高的成本和低效率。(1)合理确定粮食储备的规模与结构,以确保粮食储备调控功能及时有效地发挥。根据主销区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测算,2001—2010年的粮食总需求量呈递增趋势,主销区浙江的粮食储备规模应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近十年每年省级储备粮规模必须达到15亿公斤,即总需求量的8%左右。(2)改变由政府直接经营粮食储备的方法,采取粮食储备代理经营的招标制度,由政府委托中标企业代理粮食储备,在执行粮食储备主管部门吞吐决策的同时,按照标书规定的标准获得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这样既可以杜绝无约束的粮食亏损,也可以保障储备粮的及时轮换。同时,政府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让私人部门来提供这些物品。通过采取国家储备与鼓励发展社会仓储相结合,采取粮食储备代理经营的招标制度,鼓励运用社会资本建仓储粮,倡导民间储备,辅以必要的政策引导和动员,降低储备成本。法国的粮库都是由独立的仓储公司进行管理并向社会开放的,而粮食贸易企业的自备仓库不多,基本上都是租用仓储公司的仓库。法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3)政府对粮食市场能否有效控制,在于政府是否真正掌握了充足的、随时可以动用的储备粮。根据现代物流理论,仓储是物流提供商为完成物流服务所必须有的功能,也就是说仓储是物流的支撑。仓储库存是根据服务需求商的订单确定的合理库存,是物流需求商业务的一部分。现代物流使仓储企业在同用粮企业的合作中实现了“纵向一体化”。

销区在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应从动态的粮食安全目标定位出发,建立粮食供给保障预案。在品种安排上应以口粮品种为宜,粮食安全的关键是确保居民的口粮供应。而实现口粮安全的关键是要有能力保证安全,即在需要生产的时候可以生产出来,因而储备粮食不如储备能力,对粮食的生产能力进行储备,变“静态储备”为“动态储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