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旅游业发展与布局的因素分析

影响旅游业发展与布局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国际上旅游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比例达1∶5,发达国家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20%以上,发展中国家约占10%。旧中国经济落后,广大人民的温饱尚且难求,无经济能力进行旅游活动,加之社会动荡,旅游业发展极其缓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旅游业才有组织地逐步开展。

第一节 影响旅游业发展与布局的因素分析

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业是借助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而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项服务行业。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旅游业可促进经济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了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1]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的发展要以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轻工业、邮电和医疗文化等部门的发展为前提,因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这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旅游业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扩大就业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就业层次多,能够吸纳不同层次的人群就业。据统计,国际上旅游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比例达1∶5,发达国家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20%以上,发展中国家约占10%。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约1000万,扩大就业的潜力还很大。

2.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脱贫致富

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旅游地。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3.促进城乡交流

旅游通过人的流动,促进了物质、资金、信息的流动。由于城市人口的平均收益和消费水平高于农村,而且我国大部分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和山区,因此,在旅游过程和旅游产业发展过程每一要素的流动中,自然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

4.促进文化传承,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桥梁,人们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和体验到不同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目的地文化保护、建设、传承、发展,促进了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兴起的工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等,以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成为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方式。

5.促进对外开放,树立良好形象

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对外友好交往,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对外交往的“名片”。

(三)发展旅游业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作用

旅游是一种积极的、体验性的消费方式。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自然,享受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成果,体验现代化建设成就,享受现代生活,从而使身心获得放松、精神得到抚慰。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增加阅历、丰富知识。因此,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与布局的因素

旅游业是一个独特的经济部门,它的发展与布局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一)自然和人文因素

自然和人文因素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旅游资源为客体。一方面,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历史与文化,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以及较强的综合接待能力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们旅游普遍带有求新、求异的动机。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注重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无论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还是旅游资源,都受季节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往往受节假日和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制约。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发展旅游业要掌握旅游季节性规律,合理安排客源,调节淡旺季游客流量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程度。旅游业是一种休闲产业,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有了进行旅游的愿望和需要、时间和资金的保障能力,旅游才能被提到人们的日程,旅游业发展才具有了原动力,旅游业才能成为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甚至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能力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三)社会因素

社会的安全程度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保障程度。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在社会安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集中精力去发展经济,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旅游业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同时,民众和人才的素质,也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民众对旅游者的亲和程度、包容程度,旅游方面的领导、管理、技术、服务人员的战略谋划、理念导向、资源开发、综合接待、全面服务的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旅游者旅游的愉悦程度、信心程度,并由此衍生出赞誉度和旅游接待地的美誉度。

(四)政策因素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决策只能由政府或主要应由政府出台。如旅游发展规划的制订,整体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促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国际旅游合作协定的签署等。国家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程度。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

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旅游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许多文学家、地理学家、旅行家、军事家和政治家都曾出于不同的目的,跋山涉水,甚至远渡重洋,进行各种性质的旅游活动,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和文学巨著。

旅游作为一项经济事业,在我国迟至20世纪20年代才产生。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设“旅行部”,并于1924年春组织了由上海到杭州游览的旅游团。旧中国经济落后,广大人民的温饱尚且难求,无经济能力进行旅游活动,加之社会动荡,旅游业发展极其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旅游业才有组织地逐步开展。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速度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内旅游业也悄然兴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已进入发展最快、最好的产业化时期,并已成为我国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1年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国内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产业总量中的接待人数比例已超过90%。在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中,一般要经历接待入境旅游者、组织国民进行国内旅游和组织国民出境旅游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已由以接待入境旅游者为主,进入了以组织国民进行国内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国内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我国旅游产业战略布局

我国旅游产业已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经济大国的跨越,面临着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因此必须进行战略调整。

一是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在巩固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节庆会展等现代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供给,以适应国内外广大游客的多种需求,实现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二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调整。应由以景(区)点为主体的点状空间发展战略,放大为以城市为主体的点状空间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旅游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产业聚集。以城市为依托,强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在旅游发展中的中心作用;以大都市圈为依托,形成几个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建设一批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通过创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形成一批在环境、质量、秩序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旅游城市;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形成区域交通、住宿、商贸和旅游娱乐中心,使其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