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经济条件因素的分析评价

社会经济条件因素的分析评价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社会经济条件因素的分析评价一、人口条件(一)人口条件与经济布局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期进入人口老龄化,将会使我国经济和社会面临严重的压力。因此,从现在起就应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加强人口老龄化对策的研究。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第五节 社会经济条件因素的分析评价

一、人口条件

(一)人口条件与经济布局

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口的数量、密度、性别、构成、民族成分、劳动技能和素养,都对经济布局有着重大影响。

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劳动力充足,一般有利于生产布局。人口稠密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减少国家投资;在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劳动者素质高,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有利于高精尖产品的生产;在具有传统技能和经验的地区,发展相关的生产部门,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不同地区人口数量、消费水平的差异,要求经济布局与人口消费需要及特点与之相适应。消费市场的容量和性质,对生产产生强烈吸收力,从而影响经济布局。

人口性别对经济布局的影响,表现在一些生产行业适合妇女劳动力,如纺织业;一些行业仅适合男劳力,如采矿、冶金、重型机械制造等。地区人口性别构成大体要均等,应避免男女劳力的单向集中。

(二)我国人口基本情况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是基数大,增长快,年龄构成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分布不均衡。

1.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第六次普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我们应当紧紧抓住这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时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在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向国际市场输出劳务,多创外汇。另一方面,众多的人口也使我国面临了严重的劳动就业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时期潜伏着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各级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好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众多的人口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要重视生态平衡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20世纪50—70年代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方向发展。1999年我国的出生率为15.23‰、死亡率为6.46‰、自然增长率为8.77‰。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是指人口内部各种属性数量与比例关系。

(1)性别构成。人口的性别构成是指一个地区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既可以用男、女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可以用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即性别比表示。人口的性别构成不仅与婚姻家庭、人口的再生产有直接联系,而且与经济发展、经济布局也有着密切关系。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2)年龄构成。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按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8%以上为老年型人口,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年龄结构为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成年型的人口年龄构成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使我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和艰巨的控制人口数量的任务。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已逐步向老年型迈进。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期进入人口老龄化,将会使我国经济和社会面临严重的压力。因此,从现在起就应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加强人口老龄化对策的研究。

(3)城乡构成。人口城乡构成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向都市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虽然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但城镇人口的绝对数量却居世界第一位,从而使我国在城市的就业、住房、交通、治安和环境等方面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4)素质构成。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及人口健康状况。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一国教育水平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一个国家文盲率的高低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反比。由此可见,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我国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但这样的人口文化素质仍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5)经济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主要指劳动适龄人口、就业人口及其在国民经济部门和各种职业中的分配比例关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口的部门构成,从中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劳动适龄人口与在业人口:我国现行劳动制度,将16—59岁男子和16—54岁女子定为劳动适龄人口,此限上下称为抚养人口。在业人口也称劳动人口,是指16岁以上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劳动适龄人口的增加,造成就业的压力。因此,广开就业门路,安排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在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

从在业人口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在业人口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比重有所上升,这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提高,城镇就业人口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过大,而从事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仍偏低。

(6)民族构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但其人口的绝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各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很辽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但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的山区、牧区和边疆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穿插交错和散居分布。

3.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是指一定单位面积内所居住的人口数量。2010年我国的人口平均密度为142人/平方千米,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人口分布的总规律是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东部的广东省,人口达10430万,人口最少的是西部的西藏自治区,人口仅为300万。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是自然、经济与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人口分布的总规律与经济发展的总格局基本相适应。

表1-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表

img2

续表

img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二、历史条件

(一)旧中国经济与布局特点

突出表现为发展速度迟缓、严重的对外依赖性、经济结构的片面性和经济布局的不平衡性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的迟缓性

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创办现代工业。但因受国外强国的控制,加上长年战争的影响,现代工业发展十分迟缓。至1949年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年产量,除原煤占世界的1.98%以外,其余都只占1%以下,这与占世界1/4人口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的发展也相当缓慢。

2.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绝大多数经济部门为外资所控制。1936年英、法、德、日、美等国在华投资总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70%以上。外资垄断了全国生铁产量的86%、钢产量的88%、煤炭产量的56%、发电量的76%。至1944年,外资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所有现代工业部门。现代交通运输业一开始就在外资的控制之下。

国外生产的商品对我国市场的控制更为明显。一方面洋货充斥我国市场,另一方面我国又成为外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

3.经济结构的片面性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农业之间、农轻重之间及各部门内部的比例失调,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0%,工业仅占30%。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73.6%,重工业仅占26.4%。农轻重三者比例关系为70∶22∶8。

农业内部结构也极不协调。1949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82.5%,牧、林、渔、副业分别占12.4%、0.6%、0.2%和4.3%。在种植业中以粮为主,自给性为主;在林业中以采伐为主,人工造林很少;在牧业中以农家饲养为主,草原放牧业落后;在渔业中以捕捞为主,养殖很少,结构也不合理。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重工业中主要是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初步加工工业,而担负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重任的机械工业则微乎其微。在一个工业部门内部,不同生产环节也很不平衡。

4.经济布局的不平衡性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经济布局的最基本特点是:无论是现代工业、现代交通运输业还是农业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内地仅是在有铁路伸入或有可通大型轮船的水运干线的地方,出现个别的工矿点或局部的农业商品化地区。广大的西部地区,基本仍停留在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

当时我国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性极为明显,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而沿海又集中在几个外国资本控制的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如东北为全国重工业最发达地区,工业集中在沈阳及其周围的鞍山、抚顺、本溪、大连等城市;长江三角洲为全国轻工业最发达地区,工业集中在上海及其周围的无锡、镇江、南京、南通和杭州等城市;此外,天津及其附近的北京、唐山、秦皇岛等城市,青岛及其附近的潍坊、济南等城市工业也较为集中;南部沿海的广州为丝织业和手工艺品制造中心等。

(二)新中国经济发展与布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前那种经济布局的不合理和极端不平衡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

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居世界的位次由2001年的第六位,跃升为第二位。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2.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迅速发展,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体系,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彻底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前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工业中轻重工业比例基本平衡,农业内部结构也日趋合理。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工业化大致经历了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导、以重化工发展为主导和以高新技术工业发展为主导三个阶段。其中重化工发展为主导时期包括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学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即资金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和以电子、机械等加工组装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即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开始从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导走向重化工为主导,并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迈进。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

3.经济布局日趋合理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里,我国把建设重点放在了内地,建立起一批工业基地,使内地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内地的农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建立了一批商品粮和各类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适应内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修建了包兰、兰新、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交通线,极大地改善了内地的交通条件。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布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10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0%,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7%、18.7%,分别比2005年提高0.9和1.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2010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41.7%,比2005年下降9.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6%、22.2%和11.0%,分别比2005年提高4.4、2.3和2.4个百分点。

但经济布局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我国东西部经济布局的不平衡性不是一时能改变的。如果一味强调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而不考虑现实状况,很有可能出现东部经济发展因缺少投资而停滞不前,西部经济因缺少东部强有力的支援而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

复习思考

一、填图题

在图1-1中国政区图上填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称、简称及省会城市名称。

img4

图1-1

二、填空题

1.经济布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空间形式。

2.经济布局就是各经济部门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经济布局按其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技术条件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影响经济布局的条件有(  )。

A.经济条件   B.技术条件  C.社会经济条件  D.自然条件

2.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是(  )。

A.关联方式   B.三次产业  C.生产要素    D.国际标准

3.目前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属(  )。

A.年轻型    B.成年型   C.老年型     D.少年型

4.我国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

A.41.67%    B.35.67%  C.20.67%     D.30.67%

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数量丰富      B.土地类型多样

C.土地类型少         D.以耕地比重为最大

6.人口的(  )对经济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A.数量     B.性别    C.素质      D.民族

7.土地资源具有(  )等特点。

A.数量有限性  B.位置固定性  C.数量无限性  D.位置可移动性

四、判断题

1.产业布局是微观经济层次布局。(  )

2.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  )

3.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越少,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越有利。(  )

4.自然资源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影响经济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

5.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分布不均,陆上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小。(  )

五、简答题

1.简要分析影响经济布局的三要素。

2.结合土地资源特征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谈谈如何合理利用中国的土地资源。

3.试评价我国气候基本特征的经济意义。

六、论述题

运用经济布局的三要素,分析我国经济布局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