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比较优势变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理论渊源

比较优势变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理论渊源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比较优势变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理论渊源——一个评述一、比较优势理论的简要回顾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人们对此颇有争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条件,但是李嘉图并没有说明交换比例定量的问题。1870年后的边际革命使比较优势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而言,这些检验是支持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

第一节 比较优势变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理论渊源——一个评述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简要回顾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人们对此颇有争议。其实,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1]中已经准确提出这一理论。李嘉图(Ricardo)认为比较优势源于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或者说是技术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封闭状态下不同国家在同一产品上相对成本的不一致,因而产生了贸易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条件,但是李嘉图并没有说明交换比例定量的问题。

1870年后的边际革命使比较优势理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马歇尔(Marshall,1894)系统阐述了相互需求模型和“提供曲线”,并运用这些工具分析贸易均衡的稳定性。但是对于比较优势的本质理解,他们没有超越李嘉图。应该指出的是,边际革命之后的贸易理论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边际革命之前从斯密和李嘉图开始的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

20世纪早期,新古典贸易理论进入了新的阶段。Heckscher和Olin为比较优势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们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并将比较优势解释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在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设条件下,他们推导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都倾向于出口那些密集使用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这一理论被称为要素禀赋理论或要素比例理论和H—O理论。

在H—O理论的基础上,萨缪尔森(Samuelson)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严格的细化和数学证明,这对H—O理论取代李嘉图模型,从而对确立贸易理论中的主流地位至关重要。由于萨缪尔森的基础性贡献,这一理论又称为H—O—S理论。约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一取得现代形式的比较优势理论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有统治地位,并且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分支,因此又被称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2]

假设两个需求偏好相同,无差异曲线Ⅰ是两个共有的无差异曲线。该无差异曲线与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A点,与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A′点。这两个切点确定了两国孤立均衡时的相对商品价格,A国为PA,B国为PA′(见图3-1左)。由于PA<PA′,A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开展贸易后(见图3-1右),A国在B点进行生产,能够用X交换Y,最终达到E点的消费组合(见贸易三角形BCE),B国在B′进行生产,通过Y交换X,最终达到E′点的消费组合(与E点重合)。两国均在贸易中获利,这时它们都达到了更高的无差异曲线Ⅱ。[3]

图3-1 H-O定理

此后,在基本框架确立的基础上,比较优势理论沿着两个方向一直在不断发展。一是纯理论层面,拓展基本框架中的重要假定,比如从二维模型拓展到高维模型、修改产品和要素流动性假定、挖掘其动态属性等,如Leamer的工作就是其中的代表;二是实证研究的发展,主要包括里昂惕夫等对贸易品的要素含量的检验和运用计量方法进行跨产业和跨部门的检验,以及对其重要的假设前提如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形是否普遍等的检验。总体而言,这些检验是支持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大量增加,使建立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贸易理论”(Krugman,Helpman,1986;Helpman,Crossman,1991)得以兴起,并据此形成了“政府干预和保护”为特征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但经过认真考察,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新贸易理论在解释了要素禀赋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国内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1999;林毅夫,孙希芳,2003;林毅夫、李永军,2003)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主要产业的要素密集度要与该国的要素禀赋相一致,脱离要素禀赋结构来人为提升产业升级的赶超战略,必然扭曲价格体系,获得较少的剩余。进而,林毅夫等人阐述了政府在经济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

国内学术界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许多理解偏差和无谓争执,往往源于对比较优势的两个核心概念理解的偏差(李辉文,2004)。而这两个概念使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第二,内在的具有动态属性。因此,我们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说明,作为后面论述的基础。

(一)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又称为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各种可用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丰裕关系。它有两种度量的方式:其一是各种要素存量的实物量的比率,即人均资本存量(TK/TL);其二是要素相对价格,利率(r)和工资率(w)的比率(r/w)。微观经济学表明,价格是对资源稀缺程度的衡量,因此西方学者通常认为,要素相对价格是资源禀赋的更好的衡量指标。但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表述中,通常都假定各国的技术水平和消费者偏好一致,因此两种衡量标准得到统一。

根据要素丰裕度的不同,我们把国家区分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如果一国人均资本存量高于贸易伙伴国,或者其封闭条件下资本相对价格(利率/工资率之比)低于贸易伙伴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反之,则称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

要素丰裕度概念的内涵,关键是其相对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们不能根据可用要素的绝对存量来判断一国的要素禀赋。要素禀赋或者说要素丰裕度是两种要素存量之间的相对稀缺程度。其二,我们不能根据一个国家不同的可用要素存量之间的相对比率来确定该国是资本相对丰富还是劳动相对丰富。它们是在和贸易伙伴国对比的基础上得出的。中国常常被认为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但是还有很多国家资本/劳动存量比率比中国更低,相对于这些国家,中国就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4]

(二)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投入要素之间的比率。在资本和劳动两要素假定下,要素密集度可以用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ki=Ki/Li,i=X,Y),也就是人均资本消耗量来衡量。根据生产过程中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产品区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要素丰裕度一样,要素密集度也是相对概念。首先,它是生产过程中不同投入要素的数量之比,与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无关。其次,要判别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必须把它的要素密集度和其他产品进行比较。应该说明的是,大多数产品采用的生产技术是劳动和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理性厂商会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比例进行调整,因而要素投入比会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针对这种情形,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区分的依据是:如果在任何相同的要素价格下,一种产品(X)的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劳动比都大于另一种产品(Y),则称产品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见图3-2)。

图3-2 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QQ1代表就业向量V(1),QQ2代表就业向量V(2),QQ3代表就业向量V(3)。在该图中,部门1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3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部门2是中等的资本—劳动比例产品。[5]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属性与产业结构调整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中心概念——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都内在地具有动态性质。从这两个核心概念出发,有两种比较优势动态化理论的思路,从而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生了联系。其一是在各国的要素禀赋既定的条件下,引入产品的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其二是在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既定的条件下,引入国家(地区)资源禀赋的变化引起的动态化。前者主要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者本书称之为动态要素禀赋理论。[6]

(一)产品要素密集度动态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哈佛大学教授Vernon(1966,1979)提出。用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语言进行简略的表达,其基本思想是,当某种产品最初为创新产品出现的时候,是一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技术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该产品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时候,比较优势就转移到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时,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就具有了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这个理论作为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特点是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化,而且这种动态变化是基于产品自身属性的,因此是内生的动态变化。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又推导出产业在国际间转移的过程。假定世界上有三类国家:发明新产品的创新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产品随其产生、成熟到下降将在这三类国家间进行转移,其转移过程见图3-3。

(二)国家要素禀赋动态变化:动态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即要素丰裕度)的变化也使得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具有动态性质。这个方向的思路有两种:其一涉及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禀赋的内生变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积累使得一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比较优势的变化;其二涉及跨国资本的流动:资本流入使一国以实物衡量的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以要素价格衡量的要素禀赋。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要素禀赋变化是内生的,后者则是外生的;前者只涉及商品的跨国流动,而后者则涉及要素的跨国流动。

img11

图3-3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在三类国家之间的转移

1.方向Ⅰ:内生动态要素禀赋理论

第一,雁行模式与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Hicks-neutral Technical Change)。小岛清(Kojima,2000)根据要素比例建立了一个2×2模型,即X和Y两种产品、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假设X产品是劳动密集的,而Y产品是资本密集的,一国由于劳动力要素丰裕而集中生产X产品。随着经济的增长,对劳动投入的需求将会上升,相应的工资也会上升。这时只有将要素配置转向相对节约劳动的Y产品,经济才趋于合理化。由于资本积累不断增加,使得导致结构升级的产业多元化成为可能。此外,当Y产品以更高级的形式出现时,意味着产业合理化,即所谓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干中学”以及产业内产品的加速循环都可能使产业趋于合理化。越来越趋向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多元化和越来越趋向于高级产品的产业合理化均有助于促进整个经济效率,提高工资率或人均收入水平,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但由于两者均要以物质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前提,故可交替推行。

第二,二阶堂(Dniki)和宇泽(Uzawa)建立的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个国家劳动的数量以外生的速率增长,资本存量的变化则由国内储蓄倾向所决定。生产的两种产品中一种是专门的消费品,另一种则可兼做资本品。在这个模型中,长期而言,每个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都趋于稳定,这一比率与国内储蓄率正相关。随着资本/劳动比率的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贸易国的比较优势会逐渐转移到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此外,将资本存量从而要素丰裕度内生化的重要成果还有斯蒂格利茨和芬德利的模型。

第三,林毅夫等提出的动态比较优势战略。他们从对以扭曲要素价格和提供产业保护为特征、强调政府替代市场的赶超战略进行批判的角度入手,提出如下思想: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经济系统内生的,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的变化。要素禀赋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在各种要素中,资本存量变化对一国要素丰裕度的影响最大。资本存量的增加来自于积累。积累取决于储蓄倾向和经济剩余的规模。储蓄倾向由制度性因素决定,因此,影响资本存量的关键是经济剩余的规模。经济剩余的规模则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优势,则其生产成本就较低,竞争能力就较强,创造的剩余就多,能够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比较优势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要素价格结构。

2.方向Ⅱ:外生动态要素禀赋理论

外生要素禀赋的变化主要来自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全球配置。在现实中,流动性最大的是资本要素。随着资本要素的流动,一国的要素丰裕度会发生变化,并且影响到产业结构。具体分析,外生要素禀赋的变化沿着两个路径影响一国资源禀赋的改变:①国际贸易通过资源置换使一国资本相对其他生产要素更快增长,达到其国内自身资源禀赋的改变;②开放条件下国际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促使一国的资源禀赋得以迅速调整。中国的实践也表明,在出口产品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提出的是,在外生动态要素禀赋理论这个思路方向上,研究的学者和相关文献比较少。

四、比较优势变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渊源的再考察

第一,产业结构实质上就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而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这使得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而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虽然在国际贸易纯理论领域——新兴的新贸易理论有着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分析结论,但是这一理论实际上更多的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而不是否定。[7]更为重要的是,新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仍然是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比较优势理论无论从其核心概念还是从其动态性质上都表现出其作为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依据。产业结构升级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不是可以由某些个人或者政府部门可以单独决定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发展中的内生变量。产业结构并不是越“高”越好,它受制于经济中的要素禀赋结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不是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先兆,而是产业结构升级不可逾越的阶段。正是当这些国家根据现有要素禀赋参与国际分工的时候,其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也在悄悄形成:要素禀赋结构在发生着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把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国情形下的区域差异因素考虑进来,则发展中国家依据比较优势发展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产业的意义更加重大。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仅取决于要素禀赋的积累,同时还取决于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而比较优势逐步发挥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市场机制逐渐建立和发育的过程。比如,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有助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得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这一过程类似于哈耶克所说的“合作秩序的扩展”。

第四,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中看,随着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不断发挥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不断提高。比如,在对外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逐步取代纺织品成为连续12年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425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