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中国消费品市场

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中国消费品市场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中国消费品市场一、传统经济体制下消费品市场的缺陷我国消费品市场虽然较其他市场建立的时间长,但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由于传统经济体制束缚了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表9-1 1978~1989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动态7.消费者的市场地位得到了提高。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中国消费品市场

一、传统经济体制下消费品市场的缺陷

我国消费品市场虽然较其他市场建立的时间长,但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由于商品的生产、供应、分配、价格等统统都是由国家统一决策,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缺乏灵活的经营决策权,缺乏独立的、与经营效益相联系的经济利益,使消费品市场主体缺乏进行市场活动的内在活力和动力,进而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由于传统经济体制束缚了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总的状况是长期短缺,同时又存在着大量库存积压和滞销,市场所需的商品生产供应不足与市场过剩产品不停地大量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使消费品市场发育缓慢。

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脱节,再加上总体上的卖方市场状态,使生产企业缺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更新品种花色的内在动力;导致市场上商品质次价高,国营商业企业凭借行政力量独家垄断消费品市场,“官商”作风严重。

3.消费品市场结构残缺不全。例如,城市居民住房始终未纳入市场运行轨道,对其他消费品市场构成严重的影响。

4.消费者个人在消费品市场中享有很小的自由,他们不得不凭票凭证、排队购买商品,不得不购买单一厂家生产的品种单一产品;不得不接受僵死不变的价格。全社会消费水平提高缓慢,消费领域狭窄。

二、经济体制改革中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我国消费品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了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初步形成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的格局。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所有制构成,1988年与1978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占的比重从90.5%下降到39.5%,集体所有制占的比重从7.4%增至34.4%,个体经营所占的比重从0.1%增至17.7%。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下国营商业独家垄断市场经营的旧模式,为形成竞争性、开放性的消费品市场创造了条件。

2.改革了市场商品购销体制,取消了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和日用工业品的统购包销制度,逐步减少了国家直接管理调拨的产品品种和数量,扩大了市场调节和自由流通的范围,丰富了消费品市场。

3.调整了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改革了僵化的价格管理制度。价格体系极不合理的状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所增强,对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活跃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4.重新构造市场主体——企业的行为机制。企业改革经过了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政企职责分开再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过程。例如,对某些中小型商业、生产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甚至拍卖经营,对大中型企业实行各种承包制和股份制,等等。企业改革使企业开始逐步摆脱国家的行政干预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5.改革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发育,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市场商品不断丰富,流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1558.6亿元增长到1989年8101亿元,增长了4.2倍。1978~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平均增长9.1%(见表9-1)。

6.开辟了新的消费品市场领域。住房这一重要消费品已开始从长期以来的单一国家计划分配逐步走向商品化。住房商品化、房租调整和住房制度改革,增加了建房资金,加快了住宅建设,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

表9-1 1978~1989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动态

img6

7.消费者的市场地位得到了提高。随着市场商品的丰富,消费者进行市场选择的自由度增大,消费者权益开始受到尊重和保护,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在本质上是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过程,因而必然给整个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带来深刻的变化和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品市场总量失衡。市场短缺是社会主义经济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市场供给虽然大大增加了,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据有关部门对600多种主要商品供应情况的排队分析,供不应求的品种仍占20.6%,一些重要的人民生活必需品仍然是不足的。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这个矛盾综合地表现为货币发行过量造成消费需求膨胀使市场供求失衡。1985~1987年,我国货币发行量分别增加24.7%、23.4%、19.49%;1988年一年就发行货币680亿元。有关部门初步预测,从1984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额超过生产额的总量逐年增长,到1987年达1460亿元,1988年则上升到近2000亿元。货币发行过量,直接形成了消费需求膨胀。1985~1987年,社会结余购买力共增加2260亿元。1986年的社会结余购买力达3329亿元,相当于当年8个月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到1988年已达5494亿元,1989年则高达7000亿元。虽然其中含有自愿储蓄的成分,但仍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压力。几年来,每元流通货币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之比都是呈下降之势。导致消费品供求总量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二:直接原因是工资增长超过了国民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例如,1979~1986年间,我国国民收入每年平均递增8.7%,职工工资总额每年平均递增14.3%;全民所有制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递增4.5%,实际工资年递增5.3%。间接原因是企业软预算约束和扩大地方、企业自主权所导致的投资膨胀。198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1981年增长2.66倍,从961亿元增到3518亿元,198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96亿元。而投资中的相当一部分又以各种方式转化为消费基金,加剧了消费需求膨胀。

2.市场波动大。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供求关系上。几年来,粮、棉、油、麻、烟、菜、肉、等主要农产品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如粮食产量从1984年的历史最高峰40731万吨陡跌到1985年的37911万吨,然后又回升到1987年的40473万吨;棉花1984年为625.8万吨,1985年、1986年分别降到了414.7万吨和354万吨,1987年又上升到424.5万吨。肉猪出栏数虽是逐年增长的,但1987年出现了年底存栏头数比上年减少1000万头的情况。如果具体到各地区、各不同品种上,农产品的波动情况则更为严重。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能调控和影响全局的批发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形不成稳定的供求机制。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和生活,推动了价格的轮番上涨,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市场波动大还表现在商品销售冷热变动剧烈。前几年由于市场持续过热,社会商品零售额连年大幅度上升,1984~1988年5年平均每年增长幅度21.3%,1988年高达27.8%。国家采取紧缩政策后,市场商品销售由“热”变“冷”,出现结构性的疲软,从1989年下半年到1990年上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连续出现负增长,下半年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

3.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与消费品供求总量失衡直接相关,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是目前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着的又一重大问题。1985~1987年间,全国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分别为8.8%、6%、7.3%,1988年物价上涨指数高达18.5%。主要成因,一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计划价格体系,造成商品价格既不反映价值又不反映供求关系,基础产品价格严重偏低。价格改革推动了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涨。二是消费品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导致物价上涨。三是严重的消费提前。一方面,涨价预期和消费提前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国民收入超分配和供求总量失衡又为消费提前提供了物质基础。四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乱涨价之风。据分析,1987年,国家没有任何大的调价措施,政府调价行为只影响总水平上涨0.91%,而6.39%是非计划调价因素所致。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导致企业把利润增长的着眼点放在了涨价方面,而不是放在提高生产率等方面;同时也给企业改革的基础工作(如利润基数和增长幅度的确定)带来极大困难。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还影响了价格改革本身,当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涨时,价格体系往往越理越乱,且原来得到了改革的某些价格也会在总水平上涨的情况下重新变得不合理。此外,物价上涨削弱了消费者承受力,对深化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

4.地区封闭强化。这几年的改革是以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为内容的,但不配套的改革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了封锁和商品不能货畅其流的严重问题。“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使得消费品市场有着分割化、封闭化的趋势。近几年来,各种商品“大战”不断;限制外地商品涌入本地市场以保护生产。限制本地商品外流以保障本地供给的现象到处可见。为了保护地区利益,各级地方政府每每介入商品流通,干涉商品交换,不惜运用行政命令、行政手段以至“设关布卡”等最严厉的措施。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影响了中央政府宏观控制、组织经济的职能。

5.市场秩序混乱。这是消费品市场问题和矛盾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1)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行为不规范,既没有形成企业内在的自我约束,也没有形成企业的外在约束机制。(2)市场运行缺乏统一的规则,国家对同一商品同时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轨制”,对国营、集体、个体企业,对新、老企业,对大小企业实行不同的行为规则,对国营、集体老企业实行计划管理更多些,对其他企业则实行市场调节更多,形成了不平等竞争。此外,国家对不同市场实行不同管理方式,对生产资料主要实行计划调节,而对消费品则主要实行市场调节,往往形成消费品成本价格是计划性的,而销售价格则是市场性的,导致不同商品甚至相同商品的利润非均衡化。最后,市场活动规则不健全,不明确,出现了欺行霸市、假冒商品、以次充好等坑害消费者的现象。(3)政府行为不规范。政企不分,政府既管理市场,又参与市场活动。政府权力成为市场活动中的超经济力量而破坏了公平竞争,导致“官倒”出现。(4)商品运行不规范。旧的商品流通体制打破后,出现了商品迂回运销、环节增多、价格上升的现象。

6.“复归”现象严重。所谓“复归现象”是指已经得到改革的旧体制因素或状况重新出现的现象。如:(1)已经调整并相对合理化了的商品价格,由于新价格改革措施或非计划改革措施出台而重新进入新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中。(2)由于供求缺口过大,供求波动剧烈而对已经放开了的商品实行计划生产、凭票供应和计划价格。(3)中央放开了的地方又实行管制。(4)砍掉了的行政性公司又以“更名换牌”的新形式出现。(5)市场混乱现象出现后,政府又对企业实现某种直接管理。“复归现象”是旧体制作为一个系统根深蒂固的反映,它表明,经济运行更多的发挥市场的作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以后,治理整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国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物价上涨势头趋于缓和,市场秩序由乱趋治。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在解决原有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市场部分商品销售疲软或不景气的新矛盾。由于消费品市场的基本矛盾仍然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部分商品从当前看是疲软的,以后还可能转为紧张,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新的波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