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结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小结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小结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一)产业转移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国内产业跨区域转移是一个产业经济学和新地理经济学交叉的内容。(二)产业转移的内涵、测度和效果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内涵是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基础。

五、小结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产业转移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国内产业跨区域转移是一个产业经济学和新地理经济学交叉的内容。但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大多偏重于理论上的定性逻辑推理和描述,较少涉及量化分析,形成结论和成果往往和现实不符。研究产业跨区域转移,需要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基础,结合中国的现实,按照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整体分析和典型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可行的研究框架。

(二)产业转移的内涵、测度和效果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内涵是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基础。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使用广义上的内涵研究产业转移,将使许多问题被宏观数据所掩盖。使用微观狭义的产业转移内涵,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而缺乏宏观上对产业转移和布局调整的把握。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通过大量的抽样调查和具体案例跟踪调查数据才能对微观狭义上的产业转移问题分析得比较透彻,难度非常大,往往将研究重点放在产业转移宏观发展模式上,忽视科学客观评价产业转移的规模、方向、模式和效果,比较典型的就是对当前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存在很大的争议。为此,研究产业转移,需要把广义和狭义内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全面把握产业转移问题。需要明确产业转移的内涵后,科学设定产业转移的测度指标和效果评价指标。通过各类实证数据(如大量抽样调查和具体案例跟踪调查数据)的有效可得,将使产业转移和企业迁移更有理有据,这样才能完整地分析产业转移问题,进而更好地指导区域政策研究。

(三)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动因、思路和对策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针对中国产业转移动因的一般分析比较多,针对具体行业的研究比较少,提出的思路和对策措施由于缺乏深入分析而针对性不强。考虑到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对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动因和影响因素以及有关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根据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环境新变化,提出推动产业跨区域健康有序转移的战略思路和对策。

(执笔人:王云平)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商务印书馆,1984年。

2.关满博、陈生保等:《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3.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4.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80).

5.白玫:《企业迁移的三个流派及其发展》,《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8期。

6.白小明:《中国产业区域转移黏性问题研究》,《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7.曹荣庆:《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模式》,《中州学刊》2001年第6期。

8.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9.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0.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生产力研究》1999年第1期。

11.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中华书局,2002年。

1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13.陈蕊、熊必琳:《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8期。

14.陈蕊:《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5.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3期。

16.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戴宏伟:《产业梯度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2期。

18.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财经科学》2011年第1期。

19.多淑杰:《产业区域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20.冯邦彦、段晋苑:《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21.傅允生:《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基于浙江的考察》,《经济学家》2011年第10期。

22.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23.郭元唏、常晓鸣:《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24.何龙斌:《应从国家层面对国内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经济纵横》2012年第2期。

25.贺胜兵、刘友金、周华蓉:《沿海产业为何难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1期。

26.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5期。

27.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8.李具恒:《广义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29.李娟、郑平:《东莞外资主导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30.李颖、杨慧敏、刘乃全:《新经济地理视角下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纺织业为例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

31.李占国、孙久文:《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

32.林民书、彭梅珠:《梯度发展战略与沿海出口加工业转移问题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33.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34.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10期。

35.刘艳:《“民工荒”现象探析:一个产业转移的视角》,《探索》2005年第2期。

36.栾贵勤:《区域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37.罗云毅、周汉麒:《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38.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39.马涛、李东、杨建华、翟相如:《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管理世界》2009年第9期。

40.马亚明、郑飞虎:《动态模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41.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人民出版社,2009年。

42.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0期。

43.彭连清:《中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44.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45.申洪源:《本地市场效应对产业转移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46.石左:《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财政研究》2011年第11期。

47.王花荣:《产业跨区域转移中的动力机制分析》,《金融经济》2007年第18期。

48.王先庆:《跨世纪整合:粤港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商学论坛》1997年第2期。

49.王育宝、李国平:《狭义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及其创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50.王云平:《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7年重点课题。

51.王诏怡、刘艳:《东部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对西部的影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2.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年第4期。

53.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次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当代财经》2004年第6期。

54.夏禹龙等:《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第2期。

55.向晓梅:《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11年第5期。

56.肖雁飞、廖双红、刘友金:《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能力研究:理论与指标——基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角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7.熊必琳、陈蕊、杨善林:《基于改进梯度系数的区域产业转移特征分析》,《经济理论与管理》2007年第7期。

58.杨文兵:《企业迁移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2期。

59.余斌、陈秋贵:《投资转移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及其对贸易顺差的影响》,《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9期。

60.虞锡君、钱方明:《浙商投资中部地区的特征和动因》,《嘉兴学报》2005年第5期。

61.张存菊、苗建军:《基于Panel-data的区际产业转移粘性分析》,《软科学》2010年第1期。

62.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第9期。

63.张可云:《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几个基本问题》,《开发研究》1997年第5期。

64.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65.张弢、李松志:《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期。

66.张文忠:《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年。

67.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9年第6期。

68.张玉、江梦君:《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微观视角研究——基于企业迁移的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12期。

69.赵放:《增长极理论视角下政府干预政策的选择》,《经济纵横》2007年第6期。

70.周茜:《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32期。

71.周文良、李丹:《制造业区域转移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72.周阳敏、高友才:《回归式产业转移与企业家成长:“小温州”固始当代商人崛起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5期。

73.周正柱:《企业迁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调研报告》,《调研世界》2011年第11期。

74.朱宜林:《中国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9期。

【注释】

[1]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唐晶晶:《产业转移应走市场驱动之路》,《中国工业地产》2008年3月13日。

[3]长期以来,地方对于内资并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尽管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投资不断增加,地方开始重视内资数据的统计,但根据课题组对各省统计年鉴和统计网站的查询,并没有类似FDI的国内区域内资投资的详细数据,绝大多数地方只有一个国内资金总额数据。

[4]鼎韬:《东部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成本优势是关键》,中新网。

[5]所谓“产业空洞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或地区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其实质是制造业资本的存量发生变化,而增量无法填补存量变化留下的产业空间。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学术界普遍认为出现了“产业空洞化”问题。当前中国国内推行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时候,也有人担心这个问题的出现。见郑胜利:《谨防产业转移造成产业空洞化》,《经济前沿》2008年第12期。

[6]邓宁(Dunning,1988)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决定一个国家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外投资规模是不同的。但仅仅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单一指标来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并据此判断各国的优势状态和国际投资规模,难免会使结论和实际产生一定程度的背离。见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中华书局,2002年;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7]值得注意的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或者边际性部门并不是按照要素密集型来区分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地区而言,要素的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的比较优势变化不一定一致。这一定程度为后来研究者提出的产业比较优势梯度系数提供了理论支撑。

[8]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产业的比较优势表现和要素的比较优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梯度系数分析产业比较优势差异,从而确定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更具有重要意义。

[9]广义梯度理论认为狭义梯度将比较优势静态化存在许多局限,因此将梯度扩展至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在广义梯度的框架体系中,任何意义上的梯度既是梯度推移方,又是接受梯度推移方,梯度推移是多维双向的。广义梯度的内在规定,揭示了区域间梯度分布的多样性,扩充了梯度推移的内容。就经济技术方面的梯度推移而言,它不仅是经济总量和科学技术的单向运动,而且包括了多种生产要素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人口流动、资金流动、知识流、信息流、资源流等。一个地区多种高浓(密)度要素的汇聚,会在聚集作用下发生“化合”反应,产生出新的、为简单堆垒所不可能产生的要素。新要素的产生和梯度式分布,反过来又影响原来的诸种要素的进一步配置。现实中既有高梯级地区对低梯级地区生产力水平的绝对优势和单向推移,也有不同梯级地区间生产力要素的相对优势、双向流动和交叉影响。把多种梯度的推移及其效应加以综合考虑,系统引导,方可避免战略指导上顾此失彼的被动。参见李具恒:《广义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栾贵勤:《区域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