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转移的测度和效果评价标准研究

产业转移的测度和效果评价标准研究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产业转移的测度和效果评价标准研究(一)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指标由于产业转移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投资和贸易,研究者往往选择以企业特别是以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水平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指标。刘红光等则利用投入产出表对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中国部分研究者从定性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可能导致的后果,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

二、产业转移的测度和效果评价标准研究

(一)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指标

由于产业转移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投资和贸易,研究者往往选择以企业特别是以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水平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指标。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跨行业投资难以说是产业转移;但是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产业转移,促进了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规模变化,也是可以作为选择指标的。在中国,由于国家统计年鉴乃至地方统计年鉴有相应数据统计,数据比较容易获取,从而这类指标容易被研究者所采纳,如吕政(2006)、戴宏伟(2006)等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就选择外资企业数量、FDI总额等指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产业投资还只是产业转移的实现形式,不能等同于产业转移的结果。选择投资指标还不能完全反映产业转移问题。

目前,对国内产业跨区域转移研究主要还是以对这一现象的定性描述为主,对其定量测度研究的还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研究者也在探索用何种指标来测度产业转移规模和程度。如果选择类似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国内区域投资指标,由于国内区域投资的统计数据不完全,研究难以顺利进行下去[3]。为此,研究者试图用新的指标来进行产业跨区域转移规模和程度的定量测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陈建军(2007)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动态变化来评估产业区域转移的存在,但该系数的评估以全国各区域对所有产业的需求都是均匀分布的,且产出等于需求,全国市场是一个以封闭的市场等假设条件为前提,因此,在衡量产业跨区域转移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学者从产业自身规模变动角度测度产业转移的规模大小。张公嵬等(2010)根据各区域产业销售产值,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与产业的绝对份额3个指标综合测度了中国产业的转移程度。刘红光等(2011)则利用投入产出表对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

张公嵬等和刘红光等都是在对产业转移进行明确界定基础上进行定量测度的,他们界定的产业转移内涵属于广义的产业转移。但由于这个产业转移的范围过于宽泛,有些产业转移的问题不能够完全反映,进行研究时可以在有数据条件下选择投资指标作为补充。另外,产业转移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微观层面的转移即企业迁移问题,由于数据不能获取,可以采取调研和问卷方式来反映相应的问题。总之,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需要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才能比较全面的反映问题。

(二)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方向

对于产业转移规模和方向的判断,新闻媒体和部分政府官员根据直觉判断,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出现了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呈现加速趋势[4]。许多学者则认为中国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模仍然不明显,或者转移的方向并不如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如贺胜兵等(2012)认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明显,罗云毅等(2010)则认为中国工业重心还在东移。

根据前面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可以认为,不同的产业转移内涵一定程度影响着对产业转移的规模判断。另外,对于产业转移的方向,由于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对具体产业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的结论也比较笼统,实际上,由于产业特性的差异,产业转移的区域方向存在很大不同,目前中国产业转移不仅发生在大的东中西区域之间,而且转移也不是单向性的趋势,各省之间、各省内部都存在产业转移现象。如傅允生(2011)研究认为,广东和江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在省区内的地区间转移,而浙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向江西、安徽与河南等相邻的中西部省区转移发展。

(三)产业转移的效果评价

经济学角度看,产业转移的实质是资源(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为此,产业转移的效果评价标准,应该要看相关地区(产业转移地和承接地)的经济福利是否得到改善(帕累托改善)。小岛清(1973)认为,投资国向海外转移的应是投资国国内已经失去比较优势,而在投资对象国却具有或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投资国企业将自己的经营资源从本国那些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即所谓的边际产业)中撤出来,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对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都是一种福利最大化的选择。根据赤松要的“雁行模式”以及小岛清等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推进产业转移,转出国和承接国都能够获得福利最大化。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在实践中不一定能够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推行产业转移,为此,产业转移的效果并一定能够实现福利最大化。

从具体实践看,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发生,一方面,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的污染也出现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转移出去的结果,也有可能导致“产业空洞化”[5]问题。由此可见,产业转移既有正面作用,也存在负面效应。产业转移的效果评价应该成为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重要内容。

中国部分研究者从定性方面分析产业转移可能导致的后果,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魏后凯(2003)从企业和区域两个层面考察了产业区域转移的效果问题,认为企业迁移或者产业转移最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业转移对产业转移地和产业承接地竞争力的影响不同,单纯从转移产业看,转移导致产业转移地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机会减少,而产业承接地该产业竞争力提升,就业机会增加;而且,由于产业转移通常与地区结构调整联系在一起,如果产业转移地能够迅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新兴产业上,那么从长远发展看,产业转移同样有利于提高产业转移地的整体竞争力。郭丽(2008)认为,产业区域转移对后发区域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增加后发区域的要素供给,可以推动后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可以为后发区域注入市场经济活力;产业区域转移也会导致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后发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可能造成后发区域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区域转移可能冲击“本土”企业。龚雪(2009)总结了产业转移的经济福利效应,包括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溢出等方面,但都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