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反对形式主义不是反对形式

反对形式主义不是反对形式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7.反对形式主义不是反对形式管理需要管理的,其次是管理形式。形式成了形式主义,就是一个只注重外表,不懂形式的针对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了不学无术者最欢喜的一种工作方式。对于这些人来说,形式主义就像臭豆腐,嘴里说臭,筷子是照伸不误的。

57.反对形式主义不是反对形式

管理需要管理的,其次是管理形式。

形式这个东西,中国人非常熟悉,很早就明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概念。也就是说,形式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时能起到管理内涵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历史上对形式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数那个著名的“乡巴佬儿”——汉高祖刘邦。开始的时候,刘邦因为自己出身于乡间草莽,对秦朝的礼仪深恶痛绝,“悉废之”。结果,他和他的能臣武将们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大家平等,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终于打败了强悍不可敌的项羽。公元前201年,也就是刘邦打败项羽的第二年,喜欢喝酒的刘邦就有些忍无可忍了,因为“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虽然还不至于有安全上的问题,但大敌已去,外在的压力消失,他将如何驾驭这些悍将,似乎就有些问题了。有一个叫叔孙通的儒生,过去经常被刘邦拿来开涮取乐的,这时对他说,我有一套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刘邦说好吧,照你说的试试看。于是,叔孙通召集了一班儒生,设计出一套晋见皇帝的仪式,怕功臣们不服,不敢说是自己设计的,假说是周朝的,要大家学习。学习演练了半年,便正式试用。第一次试用完了,史载百官“莫不振恐肃敬”,很值得存疑。倒是“乡巴佬儿”刘邦大喜过望:“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于是,这套“平天下”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仪式就开始实行了,因为它有利于皇帝的“治国”。刘邦不仅大大地封了叔孙通一个官,还“赐金五百斤”。可见给予了充分肯定。聪明的丞相萧何是否从叔孙通的做法里得到了什么启示,史书没有记载。但第三年春上,一贯主张节俭的萧何主持修建的未央宫完成了,请刘邦去看。谁知刘邦一见大怒,对萧何嚷嚷道:“天下纷纷乱乱,老百姓都劳苦不堪,成败还不一定,你怎么就把宫殿修得如此豪华,太过分了!”萧何回答说:正因为天下尚未安定,所以才需要大修宫殿。四海皆天子之家,你的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刘邦明白了形式的重要,便欣然笑纳了。封建的形式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才算最终确立,越来越成为皇家不可缺少的尊贵制度,也是驾驭群臣不可替代的一种手段。

后世子孙,没有从叔孙通与萧何身上学到利用形式加强管理的本领,却学会了利用形式取媚上级的本领。形式成了形式主义,就是一个只注重外表,不懂形式的针对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了不学无术者最欢喜的一种工作方式。对于这些人来说,形式主义就像臭豆腐,嘴里说臭,筷子是照伸不误的。

于是,后世有识之士便将形式排除在管理之外,对形式的研究与总结也大大减少,导致在社会管理与组织管理方面对形式知识的普遍无知与缺乏,造成了诸多莫名其妙的管理失误。这实在是一个大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