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部大开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西部大开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大开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西部大开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一、西部大开发的由来及其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经济恢复以后,“一五”计划期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西部大开发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一、西部大开发的由来及其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经济恢复以后,“一五”计划期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了改变旧中国留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同时也考虑到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党和政府把在工业地区布局战略的重点放在内地。“二五”期间,也是考虑到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需要,同时也由于受到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先后提出了在各大区(甚至各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甚至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这样,投资的重点进一步向内地转移。在“三五”、“四五”计划期间,出于备战的需要(这部分地由于国际形势的紧张,部分地由于毛泽东对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在工业布局战略重点上进一步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大加强了“三线”地区的建设。据统计,1952~1978年国有单位投资总额为5663.1亿元,其中,沿海地区占40.3%,内地占54.3%,其中“三线”地区占39.8%。这样,工业地区布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2年,东中西三个地区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9.08%、21.31%和9.61%;到1978年,三者分别变为59.72%、27.04%和13.24%。

从上述各个时期情况我们可以看到:①尽管各个时期的投资重点和范围有某些差别,但总的说来,投资重点都不是经济效率较高的东部地区,而是经济效率较低的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②它在改变不合理地区布局方面,各个时期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同程度的消极作用。总的来说,都抑制了经济效率较高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也影响到全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并不能有效地缓解经济地区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正是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邓小平在1978年底在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体报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郑重提出先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他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2]

这里值得注意几点:①邓小平这里提出的战略思想,是依据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实践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所做的总结。而这里的平均主义实践,不仅包括个人之间的,也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而且包括地区之间的。必须明确: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体制,是存在于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而不只是存在于前两方面。②这个战略思想也包括这三方面。③这是一个大政策。

在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拥有多种优越条件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就比中西部得到了较快发展。详见表1、表2、表3。[3]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1988年他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92年初,他又提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4]

依据上述邓小平理论和20世纪末中国经济(包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五”计划就此做了原则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依据上述原则对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等主要问题做了规定。内容如下: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遇的开放经济环境和技术转移机会,同时也将带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要素争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西部地区发展,要探索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新思路,采取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新方法,建立市场导向和宏观调节的新机制,明确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方针和任务。

1.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

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充分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统筹规划,科学论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开发的主要任务落到实处;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效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2.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把解决眼前问题同实现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要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从缓解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科技教育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主要矛盾入手,抓紧工作,有序推进,使西部开发在近期内迈出实质性步伐,为进一步全面振兴西部地区经济打好基础。

(2)把突出开发重点同促进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要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经济、科技教育为重点,加大开发力度,实施一批对西部开发全局具有关键作用的重点工程,带动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从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起步,加快发展步伐,带动、辐射周围地区和农村发展。

(3)把发挥市场作用同加强宏观调控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同时,注意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对西部地区实行重点支持,为开发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4)把提高经济效益同注重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要从各地的比较优势出发,根据市场需求选好投资项目,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讲求经济效益。同时,要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特殊条件,高度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别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为西部地区和全国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5)把加快经济发展同推动社会进步结合起来。要增加资金投入,务实产业基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6)把国家和各方面支持同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动员沿海地区和社会各界参与西部开发,引导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投入西部开发。同时,西部地区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开发。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开发建立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逐步建立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提高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7)把西部开发和东部、中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要根据全国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举措。同时,要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扬长避短,互利互惠,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3.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显著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的西部地区。

今后5~10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时期,要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开发,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特色经济、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4.“十五”时期西部开发的主要目标

(1)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明显改善。

(2)长江上游地区及三峡库区,黄河上中游地区,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全面展开,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污染防治有明显进展。

(3)优势农副产品、矿产资源产品、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传统工业改造取得明显进展,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形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经济增长的质量显著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4)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开发领域普遍得到应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人才队伍壮大,人才素质提高,城乡居民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5)直辖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6)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和资产占全部企业的比重较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明显提高。

(7)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降低,与中部、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5]

2000年以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面已经开始取得了进展。伴随投资的增长(详见表4、表5、表6、表7),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二、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当前东中西部经济差距还是很大的。为此,需要做一点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地区差距的国内比较见表8。[6]

表8 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比较

地区差距的国际比较见表9、表10。

表9 人均GDP地区差距的国际比较

表10 中国与发达国家历史上的地区差距比较

img16

续表

img17

决定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如下:

(1)各地区GDP的增长率的差异,见表11。[7]

表11 东中西部GDP增长率比较(1981~2001)(可比价)

(2)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差异,见表12。

表12 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当年价格,亿元)

(3)各地区人力资本的差异。表现为:

第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见表13。

表13 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第二,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开发经费。按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分配还是相对平衡的,西部相当于东部的91%;但是按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看,差距较大:在东部,2001年研发经费占GDP的1.1%,而中西部分别只有0.6%和0.8%。

第三,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见表14。

表14 专业技术人员数平均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元/人)

img21

(4)各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差异。表现为:

第一,区域工业化率。一个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水平可以用区域工业化率(IR)表示。IR等于地区工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西部地区工业化率(IR)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一直处于最低水平。2001年东部地区的IR值为42.9%,中部为39.5%,而西部仅为31.9%,与东部和中部分别相差11个和7.6个百分点。

在农村工业化方面,西部的发展程度远低于东部。以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占农村从业人数的比例衡量,2000年东部平均为36.8%,中部为24.2%,西部只有18.9%,东西部相差一半。

与工业化程度低相联系,工业企业市场占有率低。从区域整体看,一个地区的工业企业市场占有率可以采用区内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份额来表示。根据中经网数据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计算,2002年全国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为106835.82亿元,在这块大“蛋糕”中,71.48%由东部沿海地区切去,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拿到17.68%和10.84%。

工业企业市场占有率低,是与竞争力低相联系的。西部工业总体竞争力低。区域工业竞争力是区域工业主体在竞争中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它在竞争中形成、展现、发展演进。同时它又是区域工业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区域工业多方面因素所形成的合力。有的学者把“区域工业竞争力”的组成内容和决定因素划分为五个子项:地区工业市场影响力;地区工业增长力;地区工业资源配置力;地区工业结构转换能力;地区工业创新能力。见表15。

表15 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排序

西部制造业行业的竞争力也低。为深入分析制造业竞争力,我们把我国工业统计中的37个行业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进行矿物、林木资源开采的采选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和木材六个行业;第二部分是加工制造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等28个行业;第三部分是提供水电气的辅助业,包括电力、煤气、自来水三个行业。这三个部分2002年的销售收入在各地区的内部构成及区域分布见表16。由表16可见,剔除采选业和辅助业,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占西部工业销售收入的77.5%,但占全国制造业销售收入的份额仅为9.8%。

表16 2002年工业销售收入行业构成与区域分布  单位:%

img23

西部企业的竞争力也低,见表17。

表17 全国2933家成长型企业的地区分布

与工业化程度低相联系,农业现代化程度也低。2001年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达到45.2%,中部为30.2%,西部仅为25%。

第二,城镇化,见表18。

表18 各地区城镇率的变化

(5)各地区结构因素的差异。2002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东部分别为10.2%、48.9%和40.9%;中部分别为17.7%、46.7%和35.7%;西部分别为20%、41.5%和38.5%。

(6)工业布局与区位因素的差异。我国的工业区域布局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地区则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性差异往往会导致地区间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距。据专家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另外,在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家先放开了消费品市场,消费品价格由市场决定,而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实行严格控制。由于东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消费品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基地,于是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这种产业布局和区位分工决定了中、西部与东部存在着不平等交换。由于东部企业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中、西部很难在制造业上与东部竞争。中、西部地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7)各地区市场化的差异,见表19。

表19 各地区市场化指数的平均得分

(8)各地区开放程度的差异,见表20、表21。

表20 各地区进出口依存度  单位:%

img27

表21 外商直接投资

(9)政策因素。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止,我国各项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基本上都采取了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方式。这种推进方式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先发优势。东部地区利用一系列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就建起了一些国际级经济特区,开放了十多个沿海城市和一大批沿江、沿边中心城市。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拉大了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陆地区的差距。

(10)自然地理因素。东部地区地处沿海,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劣,对外交往较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

(11)思想文化因素。思想观念往往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虽然它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但它从深层次影响着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突出表现为:一是求平、求稳,安于现状的心态重,风险投资意识差;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创新意识差;三是行动迟缓,对国家政策反应慢,常常是步东部后尘而错过了发挥政策效益的最好时机。

对未来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的预测。以近五年(1998~2002年)东、中、西三大区域的GDP各年增长速度的加权平均数为基准预计,2010和2020年三大区域GDP占全国的比重将由2002年的57.8∶25.2∶17.0变为2010年的59.5∶23.8∶16.7,2020年的61.6∶22.2∶16.2。总的来看,东部地区由于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和经济增长的惯性,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在未来20年间将继续存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尽管中西部地区GDP在全国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速度在减缓。2002~2020年,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平均每年将分别下降0.17、0.04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将明显低于1980~2002年平均每年下降0.20、0.15个百分点的水平,其中,2002~2010年,中、西部所占比重平均每年下降0.18、0.04个百分点,而2010~2020年,中、西部所占比重平均每年下降0.16、0.05个百分点。未来20年,中西部地区GDP比重下降速度的逐步放缓,将对遏制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我们切实落实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措施,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区域间差距缩小的速度可能快于前面预计的情况,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将来必将成为现实。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动力

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又很不完善,而这种很不完善同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又很不适应的情况,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估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当代世界经济史证明:现代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包括地区配置)的最有效方式,是推动经济发展(包括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2)要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五统筹”的原则。这是国内外历史经验全面、系统的科学总结,是发展和改革的全面的、带有根本性的指导方针。

(3)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加快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在发挥比较优势的条件下,发展合理的区域分工;主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以地区之间的企业为主体,开展多方面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实行“四轮”(包括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的良性互动。

(4)要调整和完善国家的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国家投融资引导政策、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科技教育政策和开放开发政策。

(5)要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是对全党新的重大考验。全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6)干部要着力在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政绩观上下功夫。这是推进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组织保证。

【注释】

[1]本文是2004年3月8日在国家行政学院西部地区司局长班讲课的讲稿。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3]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资料来源:有关研究单位的研究报告。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278、373~374页。

[5]资料来源: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

[6]表8、表9、表10资料来源:有关经济部门的研究报告。

[7]表11、表12、表13、表14、表15、表16、表17、表18、表19、表20、表21的资料来源:《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第34~41页;《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4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