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构成拉动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增长的两大因素。[5]这就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及其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可见,目前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贡献较大的行业大多属于传统服务业的范畴。

二、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通过投入产出表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状况进行分析,并参照发达国家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变化特点,找出影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明确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迄今为止,我国已编制并发布了1981年、1983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和2000年8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还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对前6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进行部门分类、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统一后,按1990年可比价做了重新编制。根据这些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相应年份的中间需求率,并由此观察生产者服务业的变动态势。从表11-1可见,1981~2000年,我国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前10年迅速上升,从1981年的42.7%上升到1990年的56.4%;后10年有所回落,2000年为53.8%。由此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服务业的产出中,生产者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消费者服务业的比重。这一特点明显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以消费者服务业为主,生产者服务业比重明显低于消费者服务业比重的状况。

表11-1 1981~2000年我国服务业需求结构的变动  单位:%

续表

注:①1981~1995年的数字按1990年可比价计算,1997年和2000年的数字按当年价格计算。②采掘等行业包括采掘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部门分析兼新编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年鉴》(2002)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年鉴》(2004)中提供的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整理计算。

由表11-1中还可以发现,从整个分析期间平均来看,制造业对服务业产出的中间需求最大,服务业其次,采掘等行业和农业相对较小。从动态变化看,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占服务业总需求的比重在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但来自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占服务业总需求的比重则明显上升。到2000年,来自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已经接近制造业产生的中间需求的水平。可见,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构成拉动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增长的两大因素。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比较,制造业产生的中间需求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而来自服务业中间需求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需要指出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以及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占服务业总需求的比重均处于较高水平,这种差异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并不意味着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更高,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更紧密。实际上,前者更多反映的是我国消费者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后者则是由我国庞大的制造业总量规模导致的结果。如果从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和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看,[4]我国则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例如,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为19%,制造业的服务投入率为9%,而1995年日本的相应指标分别为42.8%和17%。[5]这就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及其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表11-2提供了服务业各行业的中间需求率及其中间需求占服务业中间需求的比重。除其他服务业外,其余4个服务业行业的中间需求率均高于50%,其中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和商业饮食业均较大幅度地高于服务业平均的中间需求率水平,2000年分别达到80.8%、76.1%和64.6%,说明这些行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的功能远远强于作为消费者服务业的功能。另外,从服务业各行业中间需求占服务业中间需求的比重,也即从生产者服务业的行业结构看,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和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这3个行业的合计比重超过80%,其中商业饮食业的比重高达35%。可见,目前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贡献较大的行业大多属于传统服务业的范畴。将这些结果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运输邮电业(运输和仓储业以及通信业之和)和金融保险业均显示出很强的生产者服务性质,而差异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商业饮食业(批发零售业与餐饮旅馆业之和)在我国主要用于生产者服务,并且其在生产者服务业的行业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发达国家这个行业则更多地表现出消费者服务的性质;二是在发达国家具有很强生产者服务功能并且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不动产和商务服务业,在我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6]由于商业饮食业不论在技术和知识含量,以及附加价值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商务服务业,[7]因此,这种差异反映出来的事实是,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结构低度化十分明显。

表11-2 我国服务业各行业的中间需求率及其中间需求占服务业中间需求的比重  单位:%

img5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年鉴》(2004)中提供的相应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制造业各行业对服务业各行业的中间需求与服务业各行业中间需求的比率,以及服务业各行业向制造业各行业提供的中间投入与制造业各行业中间投入的比率这两个指标,[8]来考察不同的生产者服务业与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首先分析制造业各行业对服务业各行业的中间需求与相应服务业行业中间需求的比率。由表11-3可见,对于各服务业行业具有较强的需求程度,也即比率较大的制造业行业分别是:运输邮电业对应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商业饮食业对应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对应机械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对应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其他服务业对应机械设备制造业。[9]其次来看服务业各行业向制造业各行业提供的中间投入占相应制造业行业中间投入的比率。对于各制造业行业的中间投入具有重要影响,也即比率较大的服务业行业分别是:食品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均对应于商业饮食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对应商业饮食业和运输邮电业,化学工业对应金融保险业和商业饮食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应商业饮食业和运输邮电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对应金融保险业和运输邮电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对应运输邮电业和商业饮食业。将上述两方面的分析结果结合起来不难看出,运输邮电业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较强,商业饮食业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相互联系较为紧密,金融保险业则主要联系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而与其他服务业和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具有较强产业联系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10]

表11-3 2000年我国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关联状况  单位:%

注:①中的数字为制造业各行业对服务业各行业的中间需求与服务业各行业中间需求的比率。②中的数字为服务业各行业向制造业各行业提供的中间投入与制造业各行业中间投入的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年鉴》(2004)中提供的2000年投入产出表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