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力的调节影响研究

能力的调节影响研究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业警觉性、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能力的调节影响研究郭 海[作者简介]郭海,助教,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邮政编码:100872;E-mail:haiguo@ruc.edu.cn。能力培养是企业核心的优势追求行为,如何通过有效调动企业能力将所识别的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绩效既是一个创业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战略管理问题。

创业警觉性、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能力的调节影响研究

郭 海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872)

[作者简介]郭海,助教,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邮政编码:100872;E-mail:haiguo@ruc.edu.cn。

[摘 要]创业学者关注如何识别创业机会,而战略学者更关注如何将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对这两个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创业警觉性、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警觉性促进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探索加强机会识别对绩效的正向影响,而能力应用倒U形调节机会识别与绩效关系。

[关键词]创业警觉性;机会识别;探索;应用;绩效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业机会管理已成为创业研究的核心。Venkataraman(1997)认为,创业研究是“考察什么人通过何种方式发现、评价和利用能够创造未来产品和服务的机会”。[1]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指出,解释如何发现和开发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的关键,创业是识别、开发和利用机会的一系列过程。[2]可见,如何有效地识别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以往研究表明,企业家的认知、经验、行为以及社会网络等因素都会影响创业机会识别(Opportunity Recognition)。[3,4]例如,基于奥地利经济学理论,Shane(2000)认为机会识别与企业家已有的经验和所受教育有密切联系;[2]基于组织学习理论,Lumpkin和Lichtenstein(2005)的研究发现组织不同的学习方式(认知学习、行为学习和活动学习)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创业机会;[5]基于社会认知理论,de Carolis和Saparito(2006)则认为,企业家的认知偏好和社会资本会影响机会识别。[6]

尽管创业机会识别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仍存在几点不足:首先,基于机会的创业理论并不成熟,绝大多数研究仍然从理论层面关注创业机会识别的内涵、不同观点及其影响因素等话题,相关实证研究很少,这无疑会降低理论观点的可信度并阻碍创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例如,自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柯兹纳在1979年提出创业的警觉性理论后,不少学者研究了创业警觉性(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对机会识别的影响。[4,7,8]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且观点并不一致。[9,10]因此,对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很有必要。

其次,创业机会识别与战略管理的整合性研究不多。战略型企业家精神强调企业需利用战略性的思维采取创业行动,[11]能够识别但不能有效利用机会的企业无法实现潜在价值创造,而具备竞争优势却忽视机会识别的企业会因无法把握市场变化而面临价值创造能力下降的风险。[12]创业学者关心创业机会的识别,但很少关注如何将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能力培养是企业核心的优势追求行为,如何通过有效调动企业能力将所识别的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绩效既是一个创业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战略管理问题。

此外,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创业研究以西方经济环境为背景。近年来,一些中国创业学者开始关注创业研究,并沿用西方创业理论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13~15]但总体来说这类研究仍不多见。中国的经济转型以经济快速增长和环境动态变化为特征,创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环境的快速变化蕴藏着大量宝贵的创业机会。因此,在中国背景下研究企业如何有效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很有意义。

为弥补上述研究不足,本文尝试从创业机会识别入手,整合创业的机会观点和资源互补观点,提出一个关于创业警觉性、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与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分析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不同组织能力(能力探索、能力应用)对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影响(见图1)。

图1 概念模型

二、理论与假设

1.基于机会的创业观

创业管理有社会心理、社会网络、创业机会等不同的研究视角,[16]其中创业的机会观点受到学者更广泛的认同和关注。[17,18]哈佛商学院教授Stevenson是较早关注创业机会研究的学者,他明确地将创业聚焦在机会追求上,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在不考虑现有资源禀赋情况下依赖自身或组织追求机会的过程”。[19]Stevenson提出的基于机会的创业观受到学者广泛认同,并获得大量的文献支持。[20]基于创业的机会观点,Shane和Venkataraman在2000年提出了一个创业领域研究的概念框架。受奥地利经济理论的启发,他们采用非均衡的观点将企业家个体差异这一主观元素引入到创业研究中,并从机会的视角建立了一个整合性的创业研究框架。文章认为,创业领域主要研究机会的来源,发现、评估并利用机会的过程,以及企业家个体和机会间关系三方面的内容。创业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①创业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②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机会?③不同的行为模式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被应用于开发这些创业机会?Eckhardt和Shane(2003)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和细化了基于机会的创业观。笔者将创业定义为发现、评估和利用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并从创业机会的定义和内涵、机会的分类及其对创业理论构建的启示三个方面深入解释并阐明了机会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Brown等(2001)在创业的实证化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开发了一个测量Stevenson提出的创业概念的量表。具体地说,笔者基于创业的机会观点,设计并实证检验了一个包含战略导向、资源导向、管理结构、奖励机制、成长导向和创业文化六个维度的企业创业概念。概括地说,基于机会的创业观的核心观点包括:①机会追求是创业研究的核心。②创业过程是创业者识别机会(发现或创造机会)、评价机会以及开发机会的过程。③创业研究主要包括对机会来源、创业过程以及创业者自身的研究。

2.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识别

柯兹纳将创业机会定义为一种通过资源整合,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市场价值的可能性。[21]创业机会反映这样一类情形:能够引入新的产品/服务、原材料或组织方式并将其按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2,22]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研究的重要内容。[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文献研究了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因素。总体来说,这些因素分为三类:①机会本身的属性特征。例如,机会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23]是主观识别出的还是客观存在被发现的、[24]是被发现还是被创造的。[25,26]②拥有识别机会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例如,已有的知识、[27,28]机会信息的社会来源[29]等。③创业者个人的认知特性。[30]例如,创业警觉性、[10]风险感知、[31]自信[32]以及个人抱负等。[33]

自柯兹纳提出创业的警觉性理论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创业警觉性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创业的警觉性理论认为,企业家的作用体现在他们对未被察觉到的机会的警觉性,它可以帮助企业家发现和利用创业机会。[34]在柯兹纳的分析框架中,创业机会源于商品价格、数量和质量相对其均衡价值的偏离程度。此时,一些人(企业家)留意或对机会保持警觉,他们的行为会带来价格、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作为创业者的一种认知特征,创业警觉性指创业者留意(但非刻意寻找)被忽略的机会的能力,它反映了创业者接受可利用但被忽视的机会的态度。Tang(2008)认为,企业家有一种嗅出机会的特殊感觉,具备注视未被留意到的环境特征和不断探寻新想法的品质。[35]企业家所具备的创业警觉性使得他们对环境变化有非常准确的判断。此时,他们可以更快地发觉环境变化的信号,对环境变化的真实意义有更加精确的估计,更快地推断环境变化的含义和蕴涵的潜能。最重要的是,他们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商业潜能有更准确的判断,从而可以及早识别创新的机会以从中获利。一些研究表明,创业警觉性能够提高识别机会的水平。例如,Ardichvili等(2003)的研究认为,创业警觉性越高,企业家成功识别和开发机会的概率越大。[4]Gaglio(2004)认为,企业家认知是影响机会识别的重要因素,同时他分析了创业警觉性作为企业家的一种认知特性在机会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家的创业警觉性越高,越有可能识别出创业机会。

3.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

创业与战略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战略管理强调验证影响企业绩效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战略、环境以及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例如异质性资源)等,而创业研究更关注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36]与创业研究关心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不同,战略研究更加关注如何将所识别的机会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在现有关于创业机会识别的文献中,一类研究分析创业管理的过程,将机会识别作为成功创业的一个核心步骤;另一类研究关注各种因素(例如,企业家个性特征、经验、社会网络)对机会识别的影响,却很少有学者关注机会识别的战略意义。

事实上,创业与战略也是两个相互补充且可以整合研究的领域。例如,Meyer和Heppard(2000)发现,创业和战略管理这两个学科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同时考虑两个领域的研究发现才能对企业价值创造有更深刻的认识。[37]Barney和Arikan(2001)认为,竞争优势理论和创造力与创业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尽管我们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38]因此,对创业与战略的整合性研究,特别是从战略的视角考察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的影响很有必要。

对创业活动的关注可转化为企业目标、战略、报酬系统、控制体系以及组织结构等。此外,创业可以提高企业战略的敏捷性、战略柔性、企业创造力和不断地创新,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创业的核心,创业机会识别可以从多个方面提升企业绩效。首先,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创业机会识别会影响企业资源和能力选择、促进企业通过学习获取外部知识,从而提高企业能力和组织知识积累,提高企业绩效。[39]其次,创业导向的观点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企业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和采取先动性行为的目的和结果,不断的机会识别行为可以帮助企业创造先发优势,先于竞争者占领市场、控制分销渠道、建立品牌认知,甚至可以通过实施蓝海战略创造全新的市场。最后,创新理论认为,创业机会识别可以帮助企业通过创新这种“破坏性创造”的方式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在识别创业机会后,往往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抓住新的机会。[40]创新可以缩短产品和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收益。[41]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4.能力的调节影响

战略型创业(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概念的提出推进了创业与战略的整合研究。[42]战略型创业强调企业需利用战略性的思维采取创业行动。能够识别机会而不能有效利用机会的企业无法创造价值,而具备竞争优势但忽视识别和追求新机会的企业会因为无法把握市场变化而面临价值创造能力下降的风险。因此,只有当企业将有效的机会追求行为和优势追求行为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创造价值。一方面,开发创业机会可以帮助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并提升企业绩效。然而,很多企业在激励员工追求创业机会方面做得不够好,从而不能建立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家只能够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以创造或建立暂时而非长期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他们不能战略性地管理企业资源,从而无法保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12]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资源与能力的培养,[1]能力培养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的优势追求行为,创业机会识别与组织能力的协同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升绩效。

资源互补观点(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Perspective)关注企业如何通过获取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43,44]由于单一企业不可能拥有帮助企业培养和保持现有竞争优势,同时有能力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所需的所有资源,[45]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从企业外部获取互补性资源。[46]企业只有在并购中获取有价值的互补性资产才能从中获利。例如,具备很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在收购研发能力弱,但营销与渠道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后,可以从互补性资源整合中创造潜在协同,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47]

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企业从外部环境变化中识别出的创业机会是一种稀缺性的外部资源,它具备帮助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潜质。但是,企业在识别机会后,需要通过整合和配置内部资源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创业机会并从中获益。基于资源互补观点,我们认为只有当组织能力与创业机会识别这两类资源产生互补性协同效应时,机会才能被有效开发从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组织能力的培养包括能力应用和能力探索两种。[48]能力应用指企业投入资源以深化和扩展其现有的产品创新知识、技能和流程。它的目标在于实现更高的创新效率和可靠性,它是在组织已有知识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对组织现有能力、技术和范式的改进和扩展。能力探索指企业投入资源以获取全新的知识、技能和流程。它的目标在于通过加强变化和实验实现创新柔性和新颖性,它倾向于脱离组织已有知识开展学习,期望通过实验的方式开发全新的能力。[49]机会识别只有与组织能力相配合才能更好地转换为企业绩效。创业机会反映了企业能够引入新的产品/服务、原材料或组织方式并将其按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的情形。因此,开发创业机会往往需要企业快速推出新的技术、产品/服务,从而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探索能力,这会提高企业产品开发的速度。[50]也就是说,企业能力探索水平的提高能帮助企业将所识别的创业机会更有效地转化为绩效。创业机会尽管具有新颖性的特征,但通常是企业家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企业开发已有机会的过程中被识别出的。因此,开发新的创业机会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能力基础和相当的能力应用水平,能力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错误、提高企业通过重新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新机会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开发创业机会的效率和可靠性。但是,过分强调能力应用不利于企业通过产品开发等创新的方式抓住创业机会。Atuahene-Gima和Murray(2007)的研究发现,能力应用与企业新产品绩效存在倒U形关系。[49]也就是说,能力应用是产品创新的基础,但过高的能力应用导致企业新知识的容量和多样化程度受到限制,从而不能深入理解新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无法满足开发新机会的需求。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能力探索正向调节机会识别与绩效关系:企业能力探索的水平越高,机会识别对绩效的影响越强。

假设4:能力应用倒U形调节机会识别与绩效关系:随着企业能力应用水平的提高,机会识别对绩效的影响先增强后减弱。

三、研究方法

1.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是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的。为消除因地域和经济差异导致的偏差,调研选择了分别处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两个代表性省份,即山东、陕西两省的企业作为发放问卷的对象。问卷填写人多为企业的CEO或其指定的其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例如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被访问人年龄大部分居于30~5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被访问者占总体样本的70.3%,大部分被访者都受过高等教育且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本次调研共向前述的两个省份发放了150份问卷,回收9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73份。问卷的总回收率为61.3%,总有效率为48.7%。表1根据企业规模、销售收入、所有制类型、年龄等描述了样本的基本特征。

表1 样本基本特征

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Variance)是影响样本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共同方法变异来源于所收集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由相同的被访问者填写。本研究在调研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访问者填写,每个企业得到两份问卷。从根本上避免了同一份问卷所有变量由同一个人回答带来的共同方法变异。另外,我们对问卷进行了回应者间的差异检验(Inter-rater Reliability),检验发现绝大部分指标不存在不同回应者差异。据此,可以认为在我们所获得的数据中共同方法变异并没有造成严重的问题。

2.变量测量

我们用企业家识别出商业机会的数量衡量其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29]具体的,我们询问企业管理者在过去的三年内识别出了多少可以创造新业务或购买某项业务的商业机会:1代表未识别出商业机会;2代表识别1~2个商业机会;3代表识别3个以上商业机会。除创业机会识别外,本文的其他变量采用李克特(Likert-type) 5点计分法度量(具体量表见表2)。问卷要求回答者按“1~5”之间的数字来衡量特定问题所表示的判断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1往往表示非常不符合,而5则表示非常符合,2~4为中间状态。采用Craig和Johnson(2006)的量表,[51]我们用五个指标测量企业家的创业警觉性,这些指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企业家对创业机会的警觉和敏感程度。例如,“我会为掌握很多未被开发的创业机会的知识和信息而兴奋”、“我对以前未被察觉到的创业机会非常警觉和敏感”。能力探索和能力应用分别反映了企业通过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的方式培养能力的水平。[49]对能力探索的测量包括四个指标,例如,“公司经常获取全新的技术和技能”;对能力应用的测量包括五个指标,例如,“改进和升级现有产品的开发流程”。企业绩效主要反映了与竞争对手相比,过去三年中企业的业绩情况。本文对企业绩效的测量包括如下三个指标:①销售额增长水平;②资产利润率水平;③销售利润率水平。

表2 量表、信度和效度

注:α = Cronbach α;AVE =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四、研究结果

1.变量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变量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可以用Cronbach α系数反映。[52]Cronbach α系数的取值在0~1之间,其值越大,信度越高。一般来说,衡量同一要素的全部指标的Cronbach α值超过0.7就是合适的。表2给出了本文信度分析的结果,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Cronbach α值都超过了0.7,这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潜变量在样本数据中表现出很好的内部一致性特征。

效度由聚敛效度和区别效度组成。聚敛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指同一因子所包含的各题项之间的相关性程度。聚敛效度通常用指标在所测量因子上的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反映,因子载荷值显著且大于0.7被认为是合适的。[53]表2给出了本文所用变量的度量指标在其测量对象上的因子载荷,绝大多数都达到了大于0.7的标准(17个测量指标中,15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大于0.7,其余两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小于0.7但大于0.6)。因此,我们提出的变量满足聚敛效度。

在检验变量区别效度前,我们对理论模型涉及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初步判断模型设置或假设是否合理(见表3)。区别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反映了因子中每一个题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以及该题项与其他因子题项之间不相关的程度。它可以通过每个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值(变量测量指标能解释的方差总和)是否大于测量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平方(变量之间共享的方差)来判断。[54]表2列出了本文所有潜变量能解释的方差百分比的平方根(AVE),表3列出了本文所有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对比可见,各潜变量的AVE值比相关潜变量间的所有相关系数值都大,说明所采用的指标都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

表3 描述性统计分析

注: *p < 0.05; **p < 0.01。

2.假设验证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各项假设,我们使用SPSS 13.0软件,采用最优尺度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要素之间的假设关系进行验证。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注:①*p<0.05; **p<0.01; ***p<0.001;②系数为标准化回归系数

在介绍假设检验结果前,我们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及模型改进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从表4中可以看出,所有模型(模型1到模型5)的F值至少在显著性水平p<0.05下显著,因此所有模型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为验证模型修正的合理性,我们用F检验(F-tes t)的方法对每次模型调整后的R2变化显著度进行检验。如表4所示,从模型1到模型2的R2变化为ΔR2=0.04(p<0.01)。类似的,从模型3到模型4的R2增加值为ΔR2=0.03(p<0.01);从模型4到模型5的R2增加值为ΔR2=0.15(p<0.001)。上述结果表明,所有的模型调整都是合理的。

模型2的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对创业机会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4,p<0.05),因而假设1得到了验证;类似的,模型4的结果表明,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21,p<0.05),从而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

模型5的结果表明,不同能力培养方式可以调节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结果发现,能力探索正向调节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能力探索×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83,p<0.001),表明能力探索加强了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3得到了验证;其次,能力应用可以非线性调节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5的结果发现,能力应用2×创业机会识别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β = -0.80,p<0.05)。因此,能力应用对创业机会识别与绩效关系产生倒U形的调节影响,假设4得到了支持。

五、结论及启示

1.研究结论及意义

本文在创业的机会观点和资源互补观点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创业机会识别与绩效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国内73家企业样本对所提的理论模型和假设进行了验证。下面,我们讨论研究结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企业家创业警觉性能有效提高其识别创业机会的水平。我们的研究支持了柯兹纳提出的创业警觉性理论,并从实证的角度验证及扩展了Ardichvili等(2003)和Gaglio(2004)等的分析结论。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创业警觉性是衡量企业家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2)创业机会识别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与以往研究关注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不同,本文将创业机会应用于战略研究,并研究了创业机会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而对战略型创业研究做出了贡献。结论表明,创业机会识别不仅是创业研究的核心,在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及提升绩效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不同组织能力对创业机会识别与绩效关系产生不同的调节影响。本文将能力与创业机会分别看做企业两种核心的内外部资源,结合创业的机会观点和资源互补观点分析了组织能力对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的调节影响,从而扩展了资源互补观点。研究表明,能力探索有助于企业将创业机会更加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绩效;能力应用对创业机会识别与企业绩效关系产生倒U形调节影响:一定的能力应用水平是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绩效的基础,但过分关注应用性能力培养不利于企业创业机会开发。研究结论表明,企业需在培养必要的应用能力基础上重点加强探索能力的培养,以有效开发和利用所识别的创业机会。

2.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们的样本企业并不是严格随机选取的,这种非概率抽样限制了研究结果在其他企业中的推广。此外,尽管我们采用了严格、规范的调研方法,我们的样本量仍然偏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未来研究需要选择来自更广泛区域的、更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其次,我们使用主观指标测量企业绩效。尽管很多研究认为对绩效的主观测量是有效的、可接受的,但是客观的绩效指标能够更加有效地规避问卷填写人的主观认知偏差,从而更能令人信服。再次,我们采用横截面数据分析本文的假设关系。横截面数据只能反映某个时间点的状况,但无法反映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尤其对创业研究来说,从识别创业机会到获取收益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因此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更加有效。

我们预测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第一,不断完善基于机会的创业观。该观点自提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创业学者的关注,其解释能力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加强。尽管如此,该观点仍然很不完善,其缺陷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机会的创业观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逻辑不够清晰;其次,学者们对创业机会的来源,例如创业机会是被发现的、创造的还是被识别出的存在激烈的争论;最后,创业机会可能有不同的类型,其特点也存在差异,但现有研究对此关注不够,从而不能深入揭示创业机会的本质。第二,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入创业机会研究中。自从战略型创业的概念提出以来,创业与战略管理的整合性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很少有学者从战略的视角研究创业机会管理的过程。例如,企业是否会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识别不同的创业机会?如何通过有效管理企业资源开发创业机会以提升企业竞争力等。第三,加强创业机会开发和利用的实证研究。目前,关于创业机会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创业机会识别中,尽管学者们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创业机会开发的过程,但很少有研究实证考察企业创业机会开发的过程及其对企业战略与绩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Venkataraman S.The Distinctive Domai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An Editor’ s Perspective.In:Katz J.,Brockhaus R.,editors.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Firm Emergence,and Growth.JAI Press:Greenwich,CT,1997.

[2]Shane S., 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 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1) :217-226.

[3]Robert A.B.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 as the Active Element in New Venture Creation[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7,1(1-2):167-182.

[4]Ardichvili A.,Cardozo R.,Ray S.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1) :105-123.

[5]Lumpkin G.T.,Lichtenstein B.B.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the Opportunity-recognition Process[J].Entrepreneurship:Theory & Practice,2005,29(4) :451-472.

[6]de Carolis D.M.,Saparito P.Social Capital,Cognition,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A Theoretical Framework[J].Entrepreneurship:Theory & Practice,2006,30(1) :41-56.

[7]Gaglio C.M.& Katz J.A.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1,16(2) :95-111.

[8]Connie Marie G.The Role of Mental Simulations and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in the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Proces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4,28(6) :533-552.

[9]Busenitz L.W.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6,34(4) :35-44.

[10]Kaish S.,Gilad B.Characteristics of Opportunities Search of Entrepreneurs Versus Executives:Sources,Interests,General Alertn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1,6(1) :45-61.

[11]Ireland R.D.,Hitt M.A.,Sirmon D.G.A Model of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The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6) :963.

[12]Sirmon D.G.,Hitt M.A.,Ireland R.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 :273-292.

[13]邓学军,夏宏胜.创业机会理论研究综述[J].管理现代化,2005,3:14-16.

[14]林嵩.创业机会识别研究——基于过程的观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 :129-132.

[15]任旭林,王重鸣.基于认知观的创业机会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2) :15-18.

[16]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势[J].科学学研究,2005,23(5) :688-696.

[17]张玉利,李乾文,李剑力.创业管理研究新观点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5) :1-7.

[18]Eckhardt J T,Shane S A.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3) :333-349.

[19]Stevenson H.H.,Jarillo J.C.A Paradigm of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4) :17-27.

[20]Brown T.E., Davidsson P., Wiklund J.An Operationalization of Stevenson’ s Conceptualiz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s Opportunity-based Firm Behavio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10):953.

[21]Kirzner I.M.Perception,Opportunity and Profit[M].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22]Casson M.C.The Entrepreneur:An Economic Theory[M].Oxford:Martin Robertson,1982.

[23]Brett R.S.,Charles H.M.,Mark T.S.Differences i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The Role of Tacitness and Codification in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9,47(1) :38-57.

[24]Nicolai J.F.,Peter G.K.,Yasemin Y.K.,et al.Entrepreneurship,Subjectivism,and the Resource-based View:Toward a New Synthesis[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8,2(1) :73-94.

[25]Vaghely I.P.,Julien P-A.Are Opportunities Recognized or Constructed? :An Information Perspective o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In Press.

[26]Shaker A.Z.The Virtuous Cycle of Discovery and Cre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8,2(3) :243-257.

[27]Shane S.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4) :448-469.

[28]Dean A.S.,Dawn R.D.Prior Knowledge,Potential Financial Reward,and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1) :91-112.

[29]Ozgen E.,Baron R.A.Social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Opportunity Recognition:Effects of Mentors,Industry Networks,and Professional Forum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7,22(2) :174-192.

[30]Ronald K.M.,Lowell B.,Theresa L.,et al.Toward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Rethinking the People Side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2,27(2) :93-104.

[31]Hean Tat K.,Maw Der F.,Boon Chong L.Opportunity Evaluation under Risky Conditions:The Cognitive Processes of Entrepreneur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2,27(2) :125-148.

[32]Norris K.,Jr.,Peter R.D.How Believing in Ourselves Increases Risk Taking: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Opportunity Recognition[J].Decision Sciences,1994,25(3) :385-400.

[33]Lee J-H.Venkataraman S.Aspirations,Market Offerings,and the Pursuit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1) :107-123.

[34]Yu T.F-L.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and Discovery[J].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2001,14(1) :47-63.

[35]Tang J.Environmental Munificence for Entrepreneurs: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and Commi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2008,14(3) :128-151.

[36]Cooper A.C.,Markman G.D.,Niss G.The Evolution of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In:Meyer G.D.,Heppard K.A.,Editors.Entrepreneurship as Strategy Competing on the Entrepreneurial Edge.Sage:Thousand Oaks,2000.

[37]Meyer G.D.,Heppard K.A.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The Dominant Logic of Entrepreneurship.In:Meyer G.D.,Heppard K.A,Editors.Sage Publications:Thousand Oak,CA,2000:1-22.

[38]Barney J.B.,Arikan A.M.The Resource-based View:Origins and Implications.In:M.A.Hitt R E F,& J.S.Harrison,Editor.Handbook of Strategic Management.Blackwell:Oxford,2001:124-188.

[39]Zahra S.A.,Sapienza H.J.,Davidsson P.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4) :917-955.

[40]Zott C., Amit R.The Fit between Product Market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Implications for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1) :1-26.

[41]Wiklund J.,Shepherd D.Knowledge-based Resources,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and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3):1307-1314.

[42]Hitt M.A.,Ireland R.D.,Camp S.M.,et al.Guest Editor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for Wealth Cre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479-491.

[43]Harrison J.S.,Hitt M.A.,Hoskisson R.E.,et al.Synergies and Post-acquisition Performance:Differences Versus Similarities in Resource Alloc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 :173.

[44]Teece D.J.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J].Research Policy,1986,15:285-305.

[45]Harrison J.S.,Hitt M.A.,Hoskisson R.E.,et al.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in Business Combinations:Extending the Logic to Organizational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6) :679.

[46]Murray J.Y.,Kotabe M.,Zhou J.N.Strategic Alliance-based Sourcing and Market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Foreign Firms Operating in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5,36:187-208.

[47]King D.R., Slotegraaf R.J., Kesner I.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Firm Resource Interactions in the Acquisition of R&D-Intensive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8,19(2) :327-340.

[48]March J.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71-87.

[49]Atuahene-Gima K.,Murray J.Y.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7,15(2) :1-29.

[50]Yalcinkaya G.,Calantone R.J.,Griffith D.A.An Examin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Capabilities:Implications for Product Innovation and Marke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7,15(4) :63-93.

[51]Craig J.B.L.,Johnson D.Establish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lated to Opportunity Alertness and Innovation Dependent on Academic-career Train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6,25(1) :28-39.

[52]Nunnally J.C.Psychometric Theory[M].New York:McGraw-Hill,1978.

[53]Fornell C.,Larcker D.F.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JMR),1981,18(1) :39-50.

[54]Segars A.H.Assessing the Unidimensionality of Measurement:A Paradigm and Illustr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Systems[J].Omega,1997,25(1) :107.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Opportunity Recognition,and Firm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Guo Hai

(School of Busines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scholars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but strategy researchers devote their attention to the transfer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to firm competitive advantage.To address these two questions integratively,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opportunity recognition,capability,and firm performance.Results show that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is positively related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is conducive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Furthermore, capability exploration strengthens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whereas capability exploitation moderates this relationship in an inverse-U shaped way.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Opportunity Recognition;Exploration;Exploitation;Performance

【注释】

[1]关于资源与能力的关系,理论界存在很多争论。基于资源的观点将能力看做企业的一类资源,本文亦坚持该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