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年中国企业战略的协同演进分析

改革开放年中国企业战略的协同演进分析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中国企业战略环境的变迁相匹配,中国企业战略也经历了防守型战略阶段、进攻型战略阶段和分析型战略阶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战略的协同演进分析[1]

王 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作者简介]王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E-mail:wangqincass@126.com。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经历了从计划与市场并存的过渡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再到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经济完善阶段。同中国企业战略环境的变迁相匹配,中国企业战略也经历了防守型战略阶段、进攻型战略阶段和分析型战略阶段。在计划和市场并存的“过渡型”环境阶段,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对外部政策环境的被动适应,在政策不断宽松的前提下获得相应的各项权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环境阶段,中国企业面对日益凸显的市场机会,更多的是对外部环境进行积极的回应,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还是民营企业的战略转型,都体现了“战略分析导向”这一特征。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战略;演进

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行政管理”向“市场竞争”转变,从“政企不分”向“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的转变,是中国企业战略环境变迁的最大特征。实际上,中国企业战略的发展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背景下展开的。

一、中国企业环境与战略的协同演进视角

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看,环境—战略—绩效的框架一直是研究的焦点。[2]以环境和战略因素对绩效的影响为中心,学术界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围绕是以环境的选择性为主导,还是以战略的主动适应性为主导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并延伸出众多的战略管理流派。例如,种群生态观(Population Ecology)和战略选择观(Strategic Choice)就成为这一争论的两个极端。前者强调环境对企业战略的选择决定作用,后者强调企业战略的主导作用,即在承认战略适应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战略的自发性和对环境的影响。[3]

在理论争鸣的背后是企业面对的战略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环境的影响和变化因素越来越活跃,这一点对于处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复杂理论

(C o m p l e x i t y T h e o r y)中“协同演进”概念的引入,不仅是在种群生态观点和战略选择观点两个极端之间导入了一种新的选择,而且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思想,为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认识企业战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复杂理论将环境和企业战略看做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存在自组织机制、非线性关系和协同演进的过程。企业一方面具备足够的组织支撑维持其正常运营,另一方面具有相当灵活性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和能量交换,能够根据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内部变革和相互关系调整,以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实现企业战略和环境之间的协同演进。

在经济体制“渐进式转轨”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发展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中国企业以其灵活的战略,一方面利用“渐进式”改革为企业所提供的“缓冲时间”,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避免出现大面积的破产和倒闭;另一方面,企业也在这一段“缓冲时间”,通过“组织学习”机制,积极进行制度改革和战略的调整,积极与不同阶段的企业外部环境相匹配,实现了中国企业战略和环境的协同演进。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战略环境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战略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是计划与市场并存的过渡阶段;第二阶段(1993~2002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经济完善阶段。

1.计划与市场并存的过渡阶段(1978~199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管理史的一座里程碑。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的经济制度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金融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探索”和“过渡”构成了这一阶段企业战略环境的主要特点。

(1)从经济制度环境看,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增强企业活力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多种经营方式,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这一阶段中国企业战略环境的主要内容。1978~1980年,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总结和展开;1981~1982年,全面推行了企业经济责任制;1983~1984年,实行了第二步“利改税”;1986~1990年,进行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全面推行和完善,并探索了其他经营方式,一些小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少数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试点;1991年,国务院第十二次全会上正式提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92年,对股份制企业进行了规范。同时,这一阶段还对城乡集体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整、改革、整顿和发展,并发布了《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 《乡村集体所有制条例》 ;对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进行了恢复和发展,并发布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见表1)。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企业外部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国家计划管理的比重逐步降低。以1984~1992年为例,国家指令计划管理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左右下降到7%,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由60多种减少到19种。

(2)从市场竞争环境看,这一阶段我国的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同时,“短缺”和“供不应求”也是该阶段的突出特点。就价格改革而言,从1982年价格改革试点,到1985年的“价格双轨制”,到1988年的“价格闯关”,再到1991年的“流通体制和价格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取向日渐清晰,通过价格机制引导企业行为的外部环境也在逐步形成。根据资料显示,1978年,国家定价项目在我国农副产品收购中占92%,在轻工业消费品中占97%,在重工业产品中占100%;到1988年这三方面的比重分别下降为24%、50%和60%;[4]到1992年这三者的比重下降为12.5%、5.9%和18.7%(见图1)。[5]与此相联系,一些重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范围以及计划价与市场价的差价趋于缩小。这说明,截至1992年,市场决定价格的定价机制已经基本形成,有利于推动企业走向市场。

表1 1978~1992年企业经济制度环境变迁

续表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图1 1978~1992年国家定价机制的演变

(3)从金融环境来看,这一阶段企业短期和长期金融市场得到了建立和发展。就短期金融市场而言,在试点的基础上,1985年以后,除了建立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以外,还建立了企业票据贴现市场和企业短期债券市场。就长期金融市场而言,1985年以来,先后发行了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以及企业债券和股票。另外,有价证券二级市场开始建立。1986年以来,沈阳、上海、重庆、武汉、广州等许多城市开办了有价证券转让业务。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融资活动一直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个别地方政府或部门也曾做出过尝试性的探索。直到1990~1991年先后建立了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企业直接融资活动才逐渐活跃起来。

总体上看,经过这一段时期“探索式”的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外部发展环境进行着“高速”的过渡。国有企业受“计划”的约束越来越少,逐步成为经济主体,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从单纯的放权让利逐步走向了转变经营机制;从政企不分逐步走向了企业自主经营;从内部责、权、利调整逐步走向了外部环境创造;同时,对于乡镇、城镇和私营企业而言,从最初的“看一看”、“试探性”、“非稳态”的发展,也逐步纳入到经济制度的框架中来。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企业外部金融环境也初步建立,除了银行贷款之外,企业具有了更多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2年)

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标志着中国企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更加具体化、系统化。在改革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中国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就逐步趋于“稳态”,并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从经济制度环境看,“稳态”和“规范化”发展构成了该阶段的最主要特征。具体而言,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并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中国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经济制度环境,就构成了这一阶段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主要内容(见表2)。

在这一段时间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与市场经济进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加强经济立法”明确写入了宪法,并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这为国有经济的搞活、各种类型经济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前提;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写入宪法。以这两次宪法的修改为总体框架,其他与企业有关的法律相继出台。我国于1993年、1997年和1999年颁布了《公司法》(1999年修订)、 《合伙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三部法律,更为重要的是,这三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过去以所有制划分企业的标准正在过渡到以企业资本构成和投资责任形式为标准,为各种经济类型展开公平竞争打下了重要的法制基础。为了规范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行为,相继出台了《合同法》 、 《票据法》 、 《保险法》 、 《证券法》 、 《担保法》等;为了规范市场活动秩序,维护市场行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又相继出台了《标准化法》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产品质量法》和《广告法》等,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企业合法权益,尤其是企业产权方面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商标法》 、《专利法》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1993~2002年的十年间,这些法律的相继出台,一方面加速了我国法制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加强了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促使了彼此之间公平竞争的良性开展。

表2 1993~2002年企业经济制度环境变迁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2)从市场竞争环境看,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非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竞争程度迅速加剧,并形成了国有企业、非公有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行政指令进一步缩小;二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就前者而言,国家指令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1992年的11.76%下降到1997年的4.1%;国家计划调拨的重工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也分别下降到5%和2%。截至1997年,国家定价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重仅为5%,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比重仅为4%。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都开始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由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1997年上半年,供大于求的商品比例为5.5%,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比例为31.8%,上升了26.3个百分点;1998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3.8%;1999年,国内工业消费品中供大于求的商品占90%以上。

(3)从金融环境看,伴随着银行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企业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更加广泛。

就银行市场而言,初步建立了在中央银行监管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与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另外,对证券市场而言,自1992年以来,中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上市股票数量、股票市价总值分别以年均23.51%、22.05%和30.33%的速度增长。到2002年底,上市公司总数上升到1224家,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到38329亿元(见表3)。企业外部金融环境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金融资源,而且还对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表3 1993~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总体上看,这一段时期的经济制度环境更加规范,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同时,非国有企业也得到了鼓励和发展。在市场竞争规则日趋完善的同时,市场竞争主体也逐步确立起来,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出现。另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市场也由“短缺”向“相对过剩”转变,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对于企业外部金融环境而言,不仅间接融资市场更加完善、系统,而且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速。可以说,企业外部金融资源更加丰富。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

十六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的基础上,“完善”就构成了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

(1)从经济制度环境看,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市场竞争规则、规范企业行为是该阶段企业外部经济制度环境演变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针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逐步拉开;另一方面,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有关领导人绩效考核、董事会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的一系列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同时,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其中,《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强调了“非禁即入”的思想,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见表4)。

表4 2003~2006年企业经济制度环境变迁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2)从市场竞争情况看,除了市场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和市场竞争范围更加广泛之外,资源、环境约束和产能过剩又构成了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新特征。初步测算,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耗量将达到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22亿吨,石油4.2亿吨,天然气2000亿立方米。同时,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涨,并且降价的前景仍旧不明朗,所以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因为原材料供给的冲击而形成运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下降的局面。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一些行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例如,钢铁、电解铝、铁合金、家电等。

(3)从金融环境看,完善资本市场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2004年初,我国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解决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做了指导性的建议。2005年,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工作。到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全面展开。

总体上看,这一阶段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外部经济制度环境日趋完善,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得到继续推进,外资并购活动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走出去”和“自主创新”的环境也在逐步形成。就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言,这一阶段也表现出了资源、环境约束和产能过剩的新特征。同时,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也将获得更加丰富的金融资源。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战略的演进

对于企业战略类型的研究,米勒斯和斯诺在其经典著作《组织战略、结构和方法》一书中,将企业战略划分为:进攻型(Prospecto r)战略、防守型(Defende r)战略和分析型(Analye r)战略三种。结合国外一些学者也利用这一划分对中国转型经济下企业战略演进进行的实证研究,[6]可以将与计划和市场并存的“过渡型”环境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阶段相匹配的企业战略,划分为防守型战略阶段、进攻型战略阶段和分析型战略阶段(见表5)。

表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战略演进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1.中国企业以防守型战略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防守型战略强调企业对环境的被动适应,通过改变自身的内部资源条件,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来维持正常运营,并争取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在计划和市场并存的“过渡型”环境阶段,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对外部政策环境的被动适应,在政策不断宽松的前提下获得相应的各项权力。就国有企业而言,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承保责任制,再到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最后到转变经营机制,可以说,在外部环境约束下逐步宽松的前提下,企业被动地进行“适应性”调整,增强企业内部活力,构成了这一阶段企业总体战略的主旋律。就非公有制企业而言,无论是最初的社队企业,还是城镇企业和个体企业而言,更是在经济制度的“缝隙”中,在身份“模糊”的状态下,“摸索”前行,求得生存和发展。

以上谈到的是该阶段中国企业的总体战略层面,就竞争战略层面而言,由于该阶段企业也正在向“独立”的经济主体转变,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还在起作用,价格形成机制也正从“计划决定”向“市场决定”转变,加之该阶段的“短缺”经济特征,因此,无论是从当时企业自身的现状看,还是从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环境看,企业都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竞争性”厂商,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战略。但是,从职能战略层面看,“生产型”战略是该阶段的典型特征。保证生产任务完成,扩大生产规模,强化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都是该阶段企业最主要的活动。

2.中国企业以进攻型战略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进攻型战略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先动”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另外,采用这一总体战略的前提是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内在资源积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环境阶段,一批中国企业在具备了一定的政策资源和资金资源前提下,面对日益凸显的市场机会,更多的是对外部环境进行积极的回应,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做法。就国有企业而言,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批国有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和上市。例如,1998年,以宝钢为主体,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梅山(集团)有限公司;邯钢兼并了连续多年亏损的舞钢;唐钢兼并宣钢;酒钢跨地区兼并了西安钢厂;太钢兼并了临汾钢铁厂。另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520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大多数已经进行了公司制改革。1999年,航天、航空、船舶等五大军工行政性公司按行业改建成包括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十大企业集团;有色金属行业组建了铝业、稀有金属、铜铅锌三大集团;电信行业四大集团开始组建。同时,石油、连通、上海宝钢等一些大集团正在积极准备海外上市。再有,对于一批上市后的企业而言,一时间拥有了大量的资金,一方面是面对非常多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是企业本身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积极进攻,“机会导向”就成为这一阶段中国总体战略的主旋律。此外,对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在政策环境趋于“稳态”和“规范化”前提下,在具备了一定资源的前提下,企业都具有了对外扩张的冲动。到2000年底,商标注册中乡镇企业的全国驰名商标有38个,216个产品获得中国乡镇企业名牌称号,有350家乡镇企业获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称号。涌现出了一批著名企业,例如,森达、红豆、格兰仕、乐百氏、雅戈尔、得利斯、万向、恒利、椰风、安尔乐等。

从竞争战略层面看,该阶段不仅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经基本建立,而且国内市场也出现了从“短缺”向“相对过剩”的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一边是自身原有产业出现了“过剩”,另一边是不断涌现出来的市场机会。因此,大多数中国企业都采取了“多元化”的竞争战略,通过“跑马圈地”和“一招鲜”做法,迅速捕捉市场机会,并力争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职能战略层面看,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除了加强生产职能管理之外,营销职能战略成为了企业日常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该阶段许多中国企业都采取了“价格战”、“广告战”的做法。

3.中国企业以分析型战略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分析型战略体现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下对战略的调整和整合,是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然后决定采取何种战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处于该战略阶段的企业,通常是在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后,对市场有了一定的认知,建立起了正确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判断标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市场竞争环境更加规范,同时除了市场竞争“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之外,资源、环境约束和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还是民营企业的战略转型,都体现了“战略导向”这一特征。中国企业在客观分析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以后,逐步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战略。例如,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就突出体现了这一点。2004年,国资委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清理整合所属企业减少企业管理层次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 《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办法(试行) 》,就是要使中央企业从战略迷失走向战略导向,从主业不突出走向主业明确。截至目前,国资委主管的中央企业经过战略性重组之后,已经由189家重组为149家。另外,对于许多民营企业而言,也提出了以“做大、做强、做久”为主要价值导向的发展战略。

从竞争战略层面看,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发展在面对跨国公司更加直接的竞争,面对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约束,面对核心竞争力薄弱的问题,不得不采取低成本或差异化作为企业的竞争战略。一些中国企业在经历了“盲目多元化”之后,“归核化”也就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行动。实际上,一批中国企业正是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例如,中集集团、振华港机、中国玻纤、波斯登、格兰仕等。从职能战略层面看,中国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维度的竞争转变为全方位、立体化的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顾客忠诚度的竞争。因此,就中国企业的职能战略而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销售战略之外,供应链战略、品牌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中国企业职能战略的重要方面。

四、中国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面对“高度复杂”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着战略调整。从以防守型战略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过渡到进攻型战略阶段,又逐步过渡到分析型战略阶段。可以说,30年中国企业积累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但是,“变化”永远是企业发展不变的主题。对于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而言,又面临着两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1)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技术依赖度达50%,发明专利仅占世界总数的2.4%,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部分60%以上从国外进口,重大装备、关键设备和基础软件依赖进口情况严重。事实上,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发展的驱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

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成功企业。它们中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自主品牌,跻身世界,占领市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多数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而美国为8.3%(2000年)、德国为7.4%(2000年)、日本为8.6%(1998),约为发达国家的1/3;在28567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仅占23.7%,有科技活动的仅占38.7%。另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0.3%,目前我国仅有1.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其中仅0.17%的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权,在去年13万件发明专利中,有一半来自国外跨国公司。可以说,在国际范围内,我国企业无论是在科技创新投入上,还是科技创新产出上,都同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

纵观中国企业的成长,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逐步走过了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目前正在面临着新的成长“瓶颈”,要么是进行“创新”,完成企业的“蜕变”,再写辉煌;要么是步入“衰退”阶段,淡出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说,当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正处在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的关键阶段。因此,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又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创新战略思维变革,即从“一招鲜”到“持续创新”的转变;二是创新组织的变革,即从“部门管理”到“团队管理”的转变;三是创新行动的变革,即从“单打独斗”到“系统集成”的转变;四是创新角色的变革,即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五是创新机制的变革,即从“拿来主义”到建立“长期机制”的转变。

(2)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问题。纵观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从对国外技术引进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开始,到与国外市场发生联系进行偶然的和零星的出口活动;再伴随着出口的增加,企业获取和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知识,出口活动开始通过海外代理商逐步稳定下来;随着海外业务进一步扩大,就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伴随着进一步发展,企业结合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全球分工的考虑,不断延伸现存的价值链,开始同海外公司组成战略联盟或进行直接投资;最终目标是成为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融入世界分工体系。

就国际化的竞争策略而言,企业自身的实力是参与国外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国内企业本身也是一个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变迁过程。这一变迁过程常常是以产品市场的突破表现出来,换言之,就是产品从走出国门,进入国外市场,到占领当地市场,再到全球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一过程的背后就是国内企业价值链的嫁接、延伸和扩张的变迁,关键在于选择好突破口。作为中国企业来说,利基战略常常是一种有效突破国外市场的竞争战略。该战略的实质就是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市场缝隙,集中力量进入,专业化发展,并成为领先者,实现市场渗透,同时建立各种壁垒,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Lewin, Y., Volbera, W.Prolegomena on Coevolution: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Strategy and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Organization Science,1999(5) :519-534.

[2]何铮.从主流战略管理研究折射中国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演变.南开管理评论,2006(2) .

[3]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78—2000.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57.

[4]Tan,J.,Tan,D.Enviroment-strategy Co-evolution and Co-alignment:A Staged Model of Chinese SOEs under Trans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141-157.

Evolution of China’ s Business Strateg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Wang Qi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CASS, Beijing,100836,China)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strategic environment for China’ s enterprises went through a process from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Matching with the change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China’ s business strategy also undertook the following periods:defense,attack,and analysis.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when planned economy and market economy co-existed,China’ s enterprises had to adapt to the external policy environment passively in most cases,and to obtain corresponding rights while policy became less and less restrictive.In the period when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China’ s enterprises took active response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most case and attacked actively when fac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market opportunities.In the period when the socialist market system became more complete,no matter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r private enterprises,both express the feature of strategic analysis orientation.

Key Words:Reform and Opening;China’ s Business Strategy;Strategic Evolution

【注释】

[1][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院重点课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 。

[2]Lewin,Y.,Volbera,W.Prolegomena on Coevolution: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Strategy and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Organization Science,1999(5) :519-534.

[3]何铮.从主流战略管理研究折射中国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演变.南开管理评论,2006(2) .

[4]田源,乔刚.中国价格改革研究.1984~1990.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106.

[5]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78~2000.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57.

[6]Tan,J.,Tan,D.Enviroment-strategy Co-evolution and Co-alignment:A Staged Model of Chinese SOEs under Transi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141-1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