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微观考察文献

微观考察文献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微观考察文献1.外商直接投资微观理论中的技术溢出分析1960年,斯蒂芬·海默提出垄断优势论。为了接近消费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厂商就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生产技术在这一阶段从母国开始转移到东道国,在当地市场上得以应用,技术溢出也有了较大可能。威尔斯运用产品周期理论结合“技术差距说”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

一、微观考察文献

1.外商直接投资微观理论中的技术溢出分析

1960年,斯蒂芬·海默(S.H.Hymer)提出垄断优势论。[1]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拥有以下垄断优势:(1)技术优势。拥有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垄断优势。大型跨国公司拥有极强的科研力量,并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技术。跨国公司倾向于将拥有的先进技术内部化使用,以保持垄断地位。(2)先进管理经验。跨国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输出管理能力。(3)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给大企业带来优势。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国际化生产,避免本国和东道国市场对规模经济的限制。(4)综合优势。跨国企业除上述优势以外,还拥有其他一些优势,包括信息、国际声望、销售,等等。垄断优势论的结论是,垄断与优势结合,是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其中拥有先进技术,被认为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优势。垄断优势论把技术优势作为直接投资行为最重要的前提,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将先进技术带到了东道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会溢出到当地企业并逐渐扩散,母公司将发展新的技术,再重复应用、溢出并扩散的过程。[2]

巴克莱(P.J.Buckley)和卡森(M.Casson)提出了内部化理论。[3]他们认为,市场的交易性失效,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影响企业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行业因素、国家因素、地区因素、企业因素,四项因素中以行业因素最为重要,其中,又以知识因素最为关键。知识产品具有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其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知识产品及其交易具有以下特征:(1)知识产品的生产耗时长、费用大,且具有不确定性。(2)知识产品可以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3)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知识产品的价格不易确定。(4)知识产品的市场让渡可能导致增加额外的交易成本。基于上述四方面原因,企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是一项有效可行的选择。内部化理论意味着一些技术知识不可能在市场上得到,这种情况下,东道国企业通过技术溢出渠道获取技术知识就更重要了。

雷蒙德·弗农(R.Vernon)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4]弗农把一个产品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不同阶段的直接投资具有不同的技术转让和溢出潜能。产品的创新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投入,包括大量的研究人员和巨额的研发经费。新产品的引入在人均收入高、市场容量大的国家也比较容易,发达国家在这两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一项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一般首先集中在发达国家生产,其原因在于降低成本和垄断技术。厂商主要通过技术上的垄断优势来占领市场。这一阶段的企业一般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谈不上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成熟阶段的产品已基本上定型,国际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产品的价格弹性加大。而且由于技术扩散,国内、国外都出现了模仿者。降低成本在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为了接近消费市场和减少运输费用,厂商就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来说,厂商首先会到人均收入水平相近,技术水平相近、需求类型相近及劳动力素质相近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并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生产技术在这一阶段从母国开始转移到东道国,在当地市场上得以应用,技术溢出也有了较大可能。在标准化阶段,产品本身和生产技术都已经标准化,生产厂商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已消失,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及,而且已扩散到发展中国家。成本和价格因素在竞争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厂商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转让其已标准化的技术。同时,厂商大规模减少或停止在本国生产该产品,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这一阶段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活动较活跃,溢出效应也最强。

威尔斯运用产品周期理论结合“技术差距说”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5]他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特殊的技术优势,这种技术优势正来源于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市场环境,威尔斯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1)拥有小规模生产技术。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适合小批量生产,来源于实际生产工艺的某些局部改进,或者是引进国外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后逐渐加以改造,使之适宜于小规模生产。(2)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工艺,并倾向于使用当地要素投入。(3)研究开发费用低,广告费用低,实行“低价格”战略。(4)由于与当地市场联系紧密,发展中国家的许多跨国公司适应性很强。这种理论强调与当地环境的密切联系,溢出效应是很强的。

拉奥(1983)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为适应小规模市场、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等,但这种技术却包含着独特的创新活动。他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如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1)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不同的环境中要素的价格及供给条件都可能有着极大差异,因此,对技术的适应性改造是一种创新活动,而不只是单纯的模仿。(2)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各地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并不一致,只要企业对技术加以改造,使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种技术创新就可以形成竞争优势。(3)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适应性技术在当地市场比原有技术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4)在市场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者的品位差别大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开发出与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不同的产品,仍然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5)由于国家之间在民族、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上述几种优势可能得到加强。这种理论强调直接投资适应市场的技术改造能力,技术溢出效应也比较强。

2.企业自身特征与技术溢出

企业自身特征指的是企业规模历史、组织形式、资本结构,等等,这些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有紧密关系。许多文献都涉及这些问题。

Keiko Ito(2004)使用1996和1998年泰国汽车业的企业数据,考察了外资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他发现外资企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劳动比。在汽车装配行业,外企资本产出率较高,但在零部件和车体生产行业,当地企业的资本产出率较高。在控制了要素密集程度后,回归分析表明:外企劳动生产率高的证据很微弱。进一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发现规模经济的作用很明显。Keiko Ito分析,外资资本密集度高而生产率没有明显优势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零部件和车体生产行业的外资企业大都是新建的,历史不长,员工“干中学”的学习效应不足;由于还缺乏熟练的技术员工,很多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母公司的一些好技术未能得到运用;外资企业的高工资也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利影响;更重要的,由于泰国的市场还不够大,外资企业大量的设备生产力闲置,远没有达到理想的规模。Keiko Ito认为,要确认这些解释,研究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分支机构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Blomstrom和Sjoholm(1999)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问题。使用印度尼西亚的企业数据,他们发现,有外国股权的企业确实劳动生产率较高,而且当地企业也从外资获得了技术溢出,但是合资企业中东道国所有权比例的大小并不影响企业生产率,也不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对当地企业的溢出。他们还发现溢出效应仅仅限制在非出口导向的当地企业中,可能出口型企业早已面临国际竞争,技术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这个发现意味着,技术溢出的发生更可能是外资进入激化竞争的结果,而不是外资比例增加的结果。

Aitken和Harrison(1999)对委内瑞拉的企业研究是经常被引用的文献。他们使用了4000多家企业的普查数据,时间跨度是1976~1989年。他们的主要发现是:(1)外资比例的上升对企业生产率有正的影响,他们称之为“所有权效应”。但是,这种正效应只在小企业(50名雇员以下)显著,对大企业来说,没有效果。这与Keiko Ito(2004)的研究一致:企业的规模经济是主要决定因素。(2)国际直接投资增加时,当地企业的生产率下降了,意味着外资对当地企业有负的溢出,他们认为可能是国际直接投资挤占了市场,造成当地企业产量减少,平均成本上升,所以称之为“市场挤出”效应。(3)正的“所有权效应”和负的“市场挤出效应”互相抵消,净效应是很小的。他们认为很多文献中发现国际直接投资有正的溢出,主要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倾向于投资到生产率高的产业和企业。当然,他们并不认为委内瑞拉的研究结果也适用其他国家。

3.企业外部联系与技术溢出

企业外部联系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与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相关程度较大的方面主要指劳动力的流动、企业间非正式的接触、企业与其他科技性机构的联系,等等。Fosfuri、Motta和Ronde(2001)提供了一个模型:跨国公司只有拥有了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后,才能在子公司运用先进的技术,这些工人可以转移到东道国当地企业,技术溢出就发生了,跨国公司为了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会为这些工人提供高工资。模型分析表明,当某种技术可以广泛使用,并且使得整个产业利润总量增加时,技术溢出容易发生,因为这种情况下,国际直接投资企业有动力促使溢出产生。他们的分析表明:一般在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不直接竞争的领域,而当地企业的吸收能力又较强时,技术溢出最容易发生。企业与技术研发机构的接触也是日趋紧密,很多合作项目涉及为数众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跨国公司通过这些机构也会与当地企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也是技术溢出的渠道之一。[6]企业如果与国际直接投资建立直接联系,溢出效应就显而易见了,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供应商,当地企业必须在质量、规格等方面符合外商要求,这促使外商加强技术指导,甚至派遣一些技术和管理专家来培训和提高当地供应商并组织生产体系。[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