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核心能力学派

核心能力学派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核心能力学派一、核心能力学派的回顾能力学派最早追溯到经济学家阿尔弗雷·马歇尔的思想。他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到了企业成长论。奥纳多、巴顿把核心能力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

第四节 核心能力学派

一、核心能力学派的回顾

能力学派最早追溯到经济学家阿尔弗雷·马歇尔的思想。他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到了企业成长论。他认为,专业化分工导致技能、知识或协调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其后,爱迪斯·彭罗斯于1995年出版了《企业成长论》,他谈到了“企业能更有效地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7]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相区别的根本原因所在。乔治·理查德森(George B.Richardson)进一步发展了企业成长论,他从企业与市场相互协调制度出发,提出了企业知识基础论。其后,到80年代纳尔逊和温特在《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中借鉴了企业能力理论,他们用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分类。同年,里普曼和罗曼尔特在《不确定模仿能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差异分析》一文中指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和复制优势企业核心能力的资源,那么企业间业已存在的效率差异将无法消除。现代的核心能力理论则以普拉哈拉德(Parahalad)和哈默(Hamel)于1990年5~6月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该文将核心能力明确定义为:“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8]其后,斯托克·伊万斯、舒尔曼、奥纳多、巴顿等人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奥纳多、巴顿把核心能力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9]柯利斯称:“核心能力是企业资产投资的简短总结,而这些资产投资的总和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地位。”[10]费欧认为核心能力有无形的一面,他指出:“核心能力不仅仅包括企业有形资产存量,还包括对这种有形资产认识过程以及如何行动的理解。”[11]11提斯则把“企业内部带来竞争优势的一系列不同的技巧、互补性资产和惯例[12]12统称为核心能力。随着认识的深入,提斯、肖安、匹萨诺等人认为核心能力不仅仅是静态的,而应是动态的,将这一理论发展成为动态核心能力理论。他们认为动态核心能力处于企业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更具抽象性。它使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迅速整合,建立或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13]13这一学派的演进过程如表2-7[14]14所示。

表2-7 核心能力学派的演进表

img13

二、核心能力学派的评述

核心能力学派依据关注的焦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传统核心理论与动态核心理论,但他们的一些基本观点都具有共同点。动态核心能力理论是对传统核心能力理论的补充与说明。总的来说,能力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1.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能靠它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技能及隐性的知识,它是一种智力资本,是企业决策与创新的源泉。

2.核心能力既是企业分析的切入点,也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与边界。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能力,要寻找企业的竞争优势,制定恰当的竞争战略就应该从企业内自身能力出发。同时,企业的能力与企业的规模和边界呈现正相关关系,能力越强,企业能经营的范围越宽广,扩大规模的可能性越大。

3.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绩效。反过来,企业能力的未来可利用程度或经营绩效是评价核心能力的工具。

4.核心能力来自于组织的知识积累,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这种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

5.核心能力是一种动态的能力,具有动态的非均衡性。企业的能力随着企业内部知识的积累与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等过程不断在发生变化。总之,核心能力学派最核心的观点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内知识的培养积累。它是企业获利与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

核心能力学派摒弃了迈克尔·波特把竞争优势分析集中于企业外部的产业结构力,把企业作为一个黑箱的做法,而把关注的焦点从企业的外部转向了企业内部。首先,对企业黑箱内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寻求企业竞争优势。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大大推动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日心说提出后,对托勒密为代表的地心说的改变一样。其次,核心能力学说扩展了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视野,核心能力可以通过共享来获得竞争优势。再次,在核心能力的维护管理上要实行一种动态的管理方法,它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这符合环境变化导致竞争优势变化的现实。但是,核心能力理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一,这一理论过于关注企业内部能力的作用,忽略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实际上,企业是一个组织系统,它处在一个大的经济系统中运行,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外部环境的作用是外因,通过积累性的作用会引起企业内部内因的变化,因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外部环境都具有相关关系。在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时既要注意核心能力这一内因又要关注外部环境的作用。

第二,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本身具有一定模糊性,难以量化描述。企业核心能力到底有多强,它能产生多大的价值都是我们难以估测的。同时核心能力它可以持续多长时间也是核心能力理论所无法预测的。而企业决策者需要理性地决策,这就需要有具体的数量模型作支撑,而这也是核心能力理论最大的缺陷。

第三,核心能力不能说明核心能力共享与核心能力保护的辩证关系。而战略联盟涉及联盟伙伴之间要共享相互资源,也包括核心能力的共享问题,而在联盟合作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核心能力,容易导致核心能力流失,从而使联盟最终走向失败。

第四,核心能力理论也没有说明具体哪些能力会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哪种情况下核心能力会消失,不再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战略联盟是一种动态的战略范式,联盟在相互的合作与竞争中动态地维持相互的关系。各自的核心能力也会随时间变化而演变。

第五,核心能力理论是在吸取资源学派理论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同资源学派理论一样不能清楚地说明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只能说明联盟形成的必要条件,不能说明联盟形成的充分条件。

三、能力学派理论对战略联盟形成理论的借鉴与启示

核心能力理论指出:首先,核心能力是自身各种技能的复合体,决定了它的独特性和异质性。这种特点为战略联盟的结成提供了基础。即核心理论为战略联盟形成理论的解释提供了部分基础,由于各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核心能力优势依照一定的“路径依赖”积累而形成,使相互之间不可能在短期内仿制对方核心能力。因而联盟伙伴可以通过建立联盟伙伴关系,聚合彼此的核心能力,增强彼此在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其次,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动态的能力,它会随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作为建立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在管理上也要注意联盟的动态性管理。依据外界环境、联盟内资源状况的变化来对联盟实行管理。伙伴双方核心能力的协作与防止联盟伙伴复制的矛盾成为联盟管理的新内容。再次,核心能力理论也为联盟竞争提供了指导。企业培育核心能力与组建战略联盟具有相似的目的,即获得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联盟竞争要获得竞争优势,要以双方核心能力的培育为基础,同时在培育双方核心能力的同时,对两者的核心能力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竞争力。另外,核心能力理论也为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联盟成功条件的分析提供了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