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引进先进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引进先进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引进先进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1.世界上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必须奋起直追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电机、汽车的发展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以原子能、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喷气飞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都给人类的经济技术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

(一)引进先进技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1.世界上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必须奋起直追

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电机、汽车的发展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以原子能、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喷气飞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都给人类的经济技术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世界科学技术更加迅速地、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并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它是以电脑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核聚变能源工程和新材料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它必将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更加空前巨大的革命性变化。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上升到60%~80%。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周期越来越短,18世纪约为100年,19世纪约为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为7年。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等领域仅隔半年就有新一代产品问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并将深刻地影响世界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生活方式。生物技术为解决粮食、人口、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难题提供了可能。我国面临着这次生产技术革命的挑战。当时我国绝大部分生产企业的技术处于50年代水平,少数企业达到六七十年代水平,极少数达到当时先进水平。总体来看,我国的技术水平比当时的发达国家落后20年。

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经济管理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据当时世界银行测算,1980年,我国每个工人所占固定资产为典型的低收入国家的4倍,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即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520美元的国家);而每名工人的净产出只比一般低收入国家高50%,不及中等收入国家的一半。我国流动资金占用率(即同固定资产之比)约为50%,要比其他国家一般约15%高得多。1950~1979年,我国国民收入从426亿元增加到3370亿元,每年平均增长7.3%,速度并不低,但按当时的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只增加9元钱。同时期,财政收入从65亿元增加到103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2%,速度是比较高的,但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只增加3元钱。在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使用上,浪费也很大,效果很低。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我们要在技术上、管理上来个革命,发展生产力,增加职工收入。

2.引进先进技术是节约资金,争取时间,赶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普遍经验

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趁机从战败国和其他国家广罗人才,这些人才带进许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美国的经济现代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苏联仅1932年从世界各地招聘的经济专家和技术人员就达20000人。当时西方评论说:苏联在3年之内就获得了外国人30年发展起来的技术。日本从1950~1979年的30年中,用101亿美元引进33800多项外国先进技术,大量吸收了当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经济“起飞”和快速增长“奇迹”。据测算,这些技术若靠自己从头研究开发,实现工业化要花费2000亿美元、100多年的时间。印度也通过利用世界银行和一些国家的政府优惠贷款,不仅解决了经济发展的资金困难,同时引进了所需的一些技术设备,使其可以制造国内所需的85%的设备,并开始有成套设备出口,加快了核能的研究开发。当时,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也都是抓住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抓紧引进一些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可见,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不失时机地引进先进技术,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捷径。我国的一些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3.加强引进技术的组织领导

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贯彻执行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于1979年3月17日决定成立国务院新技术引进领导小组和进出口领导小组,后来为了更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于1979年7月30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两委”于改革开放初期,在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进口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性并有成效的工作,开辟了技术引进工作的新局面。

“两委”成立后,参与了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领导的全国经济问题调查组之一的“技术引进”小组工作。

“两委”也组织动员许多有关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对外贸易公司、引进技术的工厂企业单位等,调查研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引进外国技术和进口外国设备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收集整理了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关于《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经验》、国际技术贸易资料以及国外技术引进的经验资料等。在比较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召开多次情况交流、专题讨论等大小会议,各有关部门或专家们当时反映和提出了许多情况和数据,总结了很多经验,也摆出了需要解决的近期和长远的有关问题,摘记其中新中国成立30年来技术引进和成套设备进口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的、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技术发展需要,提出引进技术,必须能满足这样几个条件之一:能发展和生产新产品;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有利于综合、充分利用资源;能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和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有助于提高科技水平,带动科技进步。

当时,我国引进先进技术的最大障碍是西方国家通过“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对向我国输出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限制。我们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做工作,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引进技术的限制作斗争。利用西方国家当时主要战略方向是对付苏联和西方国家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引进一些我国迫切需要的先进而适用的技术和设备。另外,考虑到对我国输出技术的国家和企业对其技术保密的担忧,我们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从70年代末即着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的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初始阶段就显示了面向世界、面向国际保护水平的高起点。

同时,根据党中央关于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要走上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号召,“两委”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力量,主要放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和提高上,放在当代各国都在注重研究、将来具有重大价值的技术课题上,放在我国具有优势的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上。这样,我国的经济技术就可以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前进,以更快的步伐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