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润定律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定位

利润定律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定位

时间:2023-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利润定律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定位只有专注于利润,企业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体会客户的需求并且竭尽全力地让客户对你的产品感到满意,这是验证业务模式的最好办法。知识产权管理目标体系设计应同时包括“技术创新目标、品牌目标、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知识产权经营目标”等。

二、利润定律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定位

只有专注于利润,企业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体会客户的需求并且竭尽全力地让客户对你的产品感到满意,这是验证业务模式的最好办法。许多企业之所以未成气候,就是因为他们在开始的时候过于追求成长,而在经营达到一定规模需要获取利润时,才发觉其业务模式缺乏持续的竞争力。

企业利润的创造过程,其中蕴含四大定律(以下简称利润四定律)[2],见图4.2。

img34

图4.2 利润四定律示意图

第一定律:利润隐藏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之中。如果你发现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你就找到了利润池。如果你找到的利润池离你最近,就算你管理基础差一些,也不妨碍你获得足够的利润;反之,如果那是一个濒于干枯的利润池,你最好早一些走开或者寻求破产保护。

第二定律:利润通道直达利润池。在利润通道中,企业向客户提供价值,客户则用利润回报企业对产业链的修补。常见的利润通道有三条:产品领先、客户至上、低成本运营。如果你没有找到新的利润池,或者利润池距离你和你的同行都不近,只要你的利润通道更畅通,你同样会受益颇丰。

第三定律:利润发动机创造利润动能。你要在利润通道上安装利润发动机,保证你的利润之流源源不断。企业可以通过掌控9个利润点来增加利润动能。如果你看清了利润池,而且铺设了利润通道,这时,你的执行力越强,利润动能就越大,利润收益也越高。

第四定律:客户为利润发动机补充燃料。为了启动利润发动机并让它高效运转,你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燃料,最优质的燃料来源就是客户。如果在前面三个环节上你都无法超越对手,客户就是你最后的机会。你不应该被动地为客户服务,而应该谋求主动地与客户结盟,甚至让客户为你服务。

一般利用第一定律发现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利润池;利用第二定律确定价值定位和利润通道;根据第三定律选择关键利润点进行重点突破;利用第四定律让客户推动企业转型。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应主要基于企业的盈利模式来定位。具体来说,当企业发现了其所在的行业的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一般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及环境等要素,利用第二定律来确定采用“产品领先、客户至上或低成本运营”策略中的一种或者三者之间的组合。如当一个企业确定采用产品领先的策略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应定位为技术引领策略,同时应根据第三定律来选择“产品创新平台、专利和标准”等关键利润点进行突破。同样如果选择“客户至上”策略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应定位为品牌经营策略,同时根据第三定律来选择“市场定位和品牌、客户体验”等关键利润点进行突破。

知识产权管理目标体系设计应同时包括“技术创新目标、品牌目标、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知识产权经营目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