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同概念辨析

认同概念辨析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认同概念辨析在研究国家偏好的形成时,我们需要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因为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团体认同是以具有集体认同的个人为先决条件的。”而角色认同则不是。其中,归属性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基本要义。

第一节 认同概念辨析

在研究国家偏好的形成时,我们需要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因为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我们认为国家的偏好主要是由两个方面促成的:认同和规范。本节首先研究认同,规范的内容放在下一节讨论。

认同,“在哲学意义上是指使该事物成为事物的因素”。但是,这个定义过于宽泛。因此,温特把认同定义为“有意图行为体的属性,它可以产生动机和行为特征。这意味着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体或单位层次的特征,根植于行为体的自我理解。”[3]

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专家埃里克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后被其本人以及其他的学者广泛地运用到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认同”常出现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内,主要在说明“个人”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归属问题,阐述个体内在的情感依附、态度倾向和外显的行为表现,并解释价值观念和行为之间的连接关系,借着参照团体之特质予以内化,形成对人格长久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观点探讨认同的概念时,有两个重点:第一是认同的形成乃是“后天环境”塑造的;第二是在形成认同的过程中,参照团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简单地说,环境因素和参照团体的呈现,构成了认同形成的主要因素[4]

温特把认同分为如下四种:

(1)个人或团体。“个人认同——如果是组织则为团体认同——是由自行组织、自我均衡的结构建构的,这种结构使行为体成为独立的实体。”“团体认同是以具有集体认同的个人为先决条件的。”个人认同与团体认同相对于他者来说是外生的,这种认同来自个体具有的实质属性,即事物的物质基础,例如对人来说是他的身体,对国家来说,是诸多个人和领土。“个人/团体认同是其他认同的基点或者平台。”[5]

(2)类属(type)。类属认同,是“用来指一个社会类别,或是用于个人的一个标识,这样的个人在外貌、行为特征、态度、价值观念、技能(如语言)、知识、经历、历史共性(如出生区域或地点)等诸方面有着一种或多种共同的特点。”“只有具有社会内容或意义的相同特征才能构成类属认同。这种社会内容来自比较正式或非正式的成员规则,成员规则规定了什么可以是类属认同并且引导他者对于这个类属采取行动。这些规则因文化和历史而异。”[6]一个行为体可以具有多种类属认同,但并非任何相同特征都构成类属认同,只有具有社会内容和意义的相同特征才能构成类属特征。与下面的角色认同不同,社会认同中的那些基础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内生于行为体的,是客观存在的。而角色认同则不是。

(3)角色。“角色认同依赖于文化”,“如果说确定类属的认同特征是先于社会的,角色认同则不是基于内在属性,因此只能存在与和他者的关系之中。”温特还举例说明,教授的角色是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如果没有学生,也没有教授。因此,角色是通过他者的眼睛看到的自我。

(4)集体认同。集体认同,也称社会认同,即自我与他者的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他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处产生完全的超越。自我被“归为”他者[7]。因此达到集体认同时,就已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了。

国家偏好的改变就是认同的改变。那么认同是如何改变的呢?这里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本义是“指生物体相对来说不能很好地适应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展开的竞争,因为不能再造,并被具有较好适应性的生物体所代替。”“自然选择不是指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而是指不同的再造能力。……自然选择并不要求认知、理性或意图性,所以这是一个物质过程,是在行为体无所知觉的情况下进行的。”[8]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自然选择对国家认同的改变不是很大,除非物质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只有当环境发生了其“生物体”不能适应的变化时候才会明显。

第二种方式是文化选择。所谓文化选择是一种进化机制,指“通过社会习得、模仿或其他类似的过程,将决定行为的因素从个体到个体,因之也就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的传播”。文化选择是直接通过行为体的认知、理性和意图性运作的[9]。其中又分为模仿、社会习得。“当行为体自我意识到他们认为是‘成功’的行为体时,就会模仿,通过模仿获得了认同和利益。模仿使得母本(populations)趋于较高程度的同质化。”[10]“模仿是一个无中介的过程。它是模仿者行动的直接动力。”“模仿是一个过程而非行动的原因。”[11]模仿的动力来自其他行为体的成功,如物质成功、财富成功等。而这种“成功”的标准是被共有观念建构的,因此,模仿是一种文化选择。社会习得分为两种:一是简单学习(simple learning),二是复杂学习(complex learning)。简单学习只是停留在这些影响行为的作用上,而复杂学习则强调学习对认同和利益的再造。

经验表明,根据集体认同来源的差异,集体认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归属型认同,即地区内各国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造就了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的这种趋同或趋近。第二种是“反映型”认同。即地区内国家在与外部国家、地区以及整个世界的交往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了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相对性和差异性,从而确定自己的地区身份,进而明确地界定地区之间的差异。第三种是功能型认同。这里主要是由于处于同一地区,由于自然的原因,两者之间产生相互依赖的关系。比如,中国发生SARS时,日本感觉它是东亚的,因为中国的SARS有可能会很容易地传染到日本。其中,归属性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基本要义。它是一种象征性观念,是国家的地区性标志。拥有了归属感,国家之间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会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

1990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第一个东亚共同体构想——“东亚经济集团”倡议(EAEG)。这一构想因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而失败,但是,以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东亚地区合作构想又再次浮出水面。东亚虽然没有其他地区那样的制度性框架,但却靠着地区内贸易和投资的顺利扩大而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带来了严重打击,为了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举行了首脑会议,就经济危机问题开始了磋商讨论。次年,即1998年末,根据韩国总统金大中的倡议成立了东亚展望小组(EAVG),在2001年的展望小组报告中,“东亚共同体”这一说法已经被广泛采用了。2002年,日本的小泉首相在新加坡发表演说,倡议构筑“东亚共同体”。在2003年的东亚首脑会议(10+3)上,设立了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同意就“东亚共同体”构想进行共同探讨研究。2004年7月,作为10+3框架外相会议的议长声明,宣布加强就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协作关系。

对于东亚各国及其对东亚共同体的认同分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各国认同的基点是否在东亚,即认为自己是否把基点放在东亚?这是最为关键的。其次分析各东亚主要国家对东亚共同体的认同。东亚共同体的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是四方能否通力合作,这四方分别是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而其中最为关键又要看日本和中国。因此,东亚共同体的合作和成功与否主要看中国和日本把自己的重心是否放在东亚。那我们首先就来分析中国和日本的东亚观。

东亚观,一般情况下,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本国对东亚各个国家的认识和评价;二是以认识和评价处理与东亚各国的关系;三是从自身的发展道路上说是否把东亚作为自己发展战略的中心[12]。说到底,就是各国自身的定位,是否认同自己就是一个东亚国家。这对东亚共同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东亚共同体的建设,青年人是关键。那么青年人怎样对待东亚的认同呢?下面是2003年到2004年7月,北京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对1 000多名中国和在华留学的日本和韩国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东亚文化的认同。

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韩大都认同东亚文化的事实存在。他们认为,中、日、韩三国历史上有着频繁的来往和长期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一致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以汉字为载体的东亚传统文化。因而,中、日、韩三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许多相似和共同之处。在问卷调查中,受访大学生总体上都对“中、日、韩三国的传统文化同源”持有较高的认同态度,表示“非常赞成”的为20.3%,“比较赞成的”为36%,“赞成”的为26.3%,合计为82.6%。而“不太赞成的”的仅占11.4%。其中,中国学生强烈认同“三国文化同源”的比例最高,前两项合计比例为64%;韩国前两项合计比例为54%。在持反对态度中,日本受访者表示“不太赞成”的为9.5%,不赞成的为10.9%,中国受访者中“不太赞成”的为9.5%,韩国为11.3%,而且受访的中国和韩国学生几乎没有表示“不赞成”的[13]

同时,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东亚文化可以作为东亚合作的基础,有利于促进中、日、韩三国的融合。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上是邻邦,语言与习俗相似,文化背景相同,有助于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东亚合作,进而促进东亚共同体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