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东亚是战后新成长起来的地区,从日本率先现代化成为经济强国开始,“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表现非凡,很快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行列。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形态,东亚可以由此入手努力推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探讨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东亚是战后新成长起来的地区,从日本率先现代化成为经济强国开始,“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表现非凡,很快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行列。紧随其后,“亚洲虎”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也加入经济高速发展的行列,由此整个东亚地区形成了“龙腾虎跃”的景象,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东南亚的其他国家结束长期动乱以后,各国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社会趋向稳定,其中越南表现最为优异,已被世人公认为新兴的“亚洲虎”。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大陆历经了30年的高速增长,迅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新兴的经济体,对世界产生巨大震撼,极大提升了东亚地区在世界中的地位。东亚进入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新阶段,与殖民时代形成鲜明对比。与东亚地区普遍发展同步,区域内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也日益发展,相互依存不断加深。这一切对东亚的前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全球化方兴未艾,地区一体化如火如荼。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成功鼓舞了世界其他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因此发展迅速,并向“美洲自由贸易区”演进。因此,除了东亚,世界经济三极中的另外两极都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一体化。经济竞争愈发激烈,集团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世界经济三极中最弱一极的东亚,面对欧洲和北美的强大竞争,不能不感到自身的压力巨大。因此,东亚地区应该推动自己的一体化进程,以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歧视的过程[1]。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以分为特别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6种级别递进的不同阶段。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形态,东亚可以由此入手努力推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探讨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贸易组织(WTO)希望通过多边贸易谈判来推动贸易自由化,但是由于加盟成员数量的增长和由此带来的相互之间利害关系调整难度的增大,很难达成协议并取得实质进展,这导致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十分缓慢。因此,很多国家将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建立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区作为对WTO多边自由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的替代。如此,各种双边或多边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WTO将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统称为RTA(Regional Trade Agreement),这是因为“长期以来,FTA就像欧盟(EU)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那样,是以邻国或以一定的地区为中心形成的,所以也叫地区贸易协定,即RTA(Regional Trade Agreement)。”[2]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协定获得了急速发展。根据WTO统计,截至2002年,报备到GATT/WTO的RTA有250个,其中130个是1995年1月以后通报的。目前,正在实施的RTA超过170个,此外,还有70个已经执行但没有报备。到2005年底,已经实施或拟议中及正在谈判中的RTA得以完成的话,FTA的总数将接近300个[3]

然而,东亚并没有赶上这一股FTA/RTA浪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亚地区在缔结FTA/RTA方面没有取得进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作为亚洲最发达国家一直奉行以GATT/WTO为中心的多边自由贸易政策,日本也是这一多边机制的最大受益者,对FTA/RTA之类的地区安排持消极甚至反对态度。东亚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强国的韩国与日本相类似,也一向遵奉多边自由贸易主义,也是这一体制的最大受益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韩国的成功主要来源于此。因此,韩国对FTA/RTA同样缺乏热情。作为东亚正在崛起的大国的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对外通商政策的关注点在于复关和加入WTO及履行义务,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关心FTA/RTA。即使起步较早的东盟(ASEAN)也长期将精力放在政治和安全方面,并没有对FTA/RTA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样就使得东亚地区的FTA/RTA进程大大慢于其他地区。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地区的FTA/RTA进程加快,至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