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亚的儒教文明

东亚的儒教文明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东亚的儒教文明古老而文明的中国是亚洲最有魅力、最具影响的国家,她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人皆知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正是有了这博大精深的儒教文明,才能形成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儒教对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影响最为深远。儒教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深刻的影响。

一、东亚的儒教文明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是亚洲最有魅力、最具影响的国家,她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人皆知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历经几千年唯一没有出现断层的文明,维系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是儒教思想文化。古老的儒教文明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和传承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并深刻地影响了亚洲特别是东亚,即东北亚和东南亚。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幼年时生活清贫,勤学好问。青年时当过小吏,聚徒讲学。中年时受豪门压制,很不得志。55岁时带着颜回、子路、子贡等弟子离开鲁国,开始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晚年时致力于教育,门徒三千。孔子的思想学说,集中体现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论语》中。

到汉代,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和传统宗教结合起来,儒学发展成了儒教。在儒教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历代都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大儒,如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大儒家。

到宋代,朱熹倾其毕生精力为《论语》作注,并把《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更是影响深远。儒教的基本教义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教非常注重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等。

后来的元、明、清各代,均钦定《论语》为科举考试必读的教科书,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从汉朝一直到清朝,儒教维持着中国国教的地位,儒家思想一直是全民的主导思想。中国正是有了这博大精深的儒教文明,才能形成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正如任继愈先生所说:“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政权,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1)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亚洲,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思想文化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宋代实行科举制度,行政、司法和军事分权。在这种‘文治主义’下,文化方面硕果累累,绚丽多彩。”(2)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研究表明,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果大约共300项,其中中国有170多项。15世纪内中国完成的100多项重大发明,大部分传入欧洲,为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政治法律上,东亚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两汉时期,儒家和法家都强调礼教法律思想。到唐朝,中国成为“法式完备”的国家。教育制度、法律司法制度、土地租赋制、品位官僚制等,东亚各国都在根据自身国情,加以借鉴吸收。

在经济贸易上,在15世纪之前,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贸发展进步,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到清朝乾隆末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保持出超。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提供的数据,1800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3.3%,而整个欧洲只占28.1%,美国只占0.8%。另有经济学家推算,1850年全球的GNP:东亚约占40%,西欧约占29%,东欧约占14%,北美约占10%。(3)

中国的儒教文明,深远而广泛地影响着世界和亚洲,特别是东亚。

在日本,儒教传入日本后,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世纪德川儒者伊藤仁斋推崇《论语》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1890年10月30日,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则进一步将儒学精神融入“国体精华”之中。从古到今,儒教对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影响最为深远。最近日本祥传社推出《令高中生感动的论语》的新书,祥传社的评论写道:“在两千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日本人精神和道德的根干,日本人通过《论语》一书,不知不觉中学会正确的处世为人之道,踏入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产生摩擦并为此感到痛苦时,真正起作用的是《论语》。”(4)

在韩国,自高丽末年起,儒学就相当盛行,到了李朝时代更把儒教定为国教。韩国把孔子尊为“万师之表”,每年举行纪念孔子的“释典大祭”。韩国倡导儒教的和气生财、敬业乐群精神,营造家庭和谐稳定、道德风气良好的社会。1960年以来,韩国为传承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

中国儒教文明对东南亚的影响,也是源远流长,源源不断。中国和越南、泰国、老挝等国,在人缘上是血脉相通,在地理上是山水相连,儒教传播如鱼得水。从陈朝末年至阮朝前期的500多年间,儒教成为越南的正统思想。越南历史学家陈重金指出:“我国自古至今,凡事皆以儒教为依据,以三纲五常为处世之根本。君臣、父子、夫妻,为我国社会所固有的伦理。”(5)胡志明在1945年9月2日发表的《致华侨兄弟书》中说:“中越原是一家人。我们中越两民族,数千年来,血统相通,文化共同。”儒教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深刻的影响。1982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华人农历春节献词中,号召新加坡人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道德,说“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是新加坡政府一贯坚持的“治国之纲”。1988年新加坡候任总理吴作栋在对青年团的一次讲话中提出:“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应上升为国家意识。”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但孔子的思想与学说,确实是两千多年来照亮中国历史与中国人思想的一盏明灯。《华盛顿邮报》曾写道:“虽然孔子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今天世界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6)联合国已正式批准设立“孔子教育奖”。现在,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