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对生活最直接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生活最直接的影响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通货膨胀理论如何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弗里德曼在1976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发表了题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演讲,阐述了货币主义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然而,对“菲利蒲斯曲线”的经验估算却不是令人满意的,更重要的是,与规定的失业水平相一致的通货膨胀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四节 通货膨胀理论

如何解释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弗里德曼在1976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发表了题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演讲,阐述了货币主义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弗里德曼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30多年中,经济学界对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分析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从70年代中后期起正在进入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接受“菲利蒲斯曲线”。这一曲线表明失业水平与工资变化率存在着稳定的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高的失业水平伴随着下降的工资,低的失业水平伴随着上升的工资。这种关系被许多经济学家理解为因果关系,它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稳定的交替选样。然而,对“菲利蒲斯曲线”的经验估算却不是令人满意的,更重要的是,与规定的失业水平相一致的通货膨胀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各国政府到处寻找提高就业水平的途径时,通货膨胀在任何一国都在随时增长,早期与低失业率并存的通货膨胀,后来开始与高失业率同时并存了。而货币主义者在此期间一直在怀疑是否存在着一条稳定的“菲利蒲斯曲线”。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开始引进了通货膨胀预期这个概念,作为推移短期“菲利蒲斯曲线”位置的变量,并引进了自然失业这一概念,用来决定垂直的长期“菲利蒲斯曲线”的位置。“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是弗里德曼在1967年美国经济学协会年会的会长演说(题为“货币政策的作用”)中提出来的。“所谓自然率是这样一种失业率,它可以根据瓦尔拉的全面均衡方程体系计算出来,只要给与这些方程式以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现实的结构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市场不完全性,需求和供给的随机变化,获得有关工作空位和可利用的劳动力的情报的费用,劳动力的流动的费用,等等。可以看出,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实际上就是传统庸俗经济学所说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自然失业率的存在,使得任何旨在使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措施,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能暂时收效,即工人在要求提高工资时预期的物价上涨率低于实际发生的物价上涨率,从而货币工资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在这种条件下,雇主乐于增加产量,于是就业量也随之增加,这时失业的减少必然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但是,物价上涨又会影响到人们对物价的预期重新调整,当工人察觉到货币工资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就会进一步提出提高货币工资的要求,使货币工资进一步上升,实际工资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样,雇主也就会因工资上升而减少产量,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率回到一个与较高的物价上涨率和较高的货币工资增长率相对应的自然率水平。在这种情景下,继续扩大货币供应量并不能将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之下,而只是引起物价同比例的上涨。根据这一分析,弗里德曼认为,“菲利蒲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有在短期内一定条件下才存在,在长期中是根本不能成立的。由于自然失业率的存在,凯恩斯主义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无法消除失业,只能因增加货币供应量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阶段的出现是以这样一个事实为标志的,即70年代中期以来,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看,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比关系,两者同时向同一方向变动,也就是出现了“停滞膨胀”现象。对于“滞胀”形成的原因,弗里德曼回答说:“通货膨胀和低速增长是政府庞大化的产物,两者有相互强化的力量。”

首先,就政府庞大化和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而言,弗里德曼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总是个货币现象”。而政府庞大化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加速增长。究其原因在于,由于政府的庞大化,政府的支出就必然增加,为了给庞大的政府的日益增加的开支筹措资金,政府不能仅仅依靠增加税收,因为经常增税要受到人们的抵制,于是,政府自然会用征税以外的途径取得收入。其中最好的“捷径”就是发行新的货币弥补财政赤字,结果自然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和通货膨胀。

其次,就政府庞大化,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低速增长)的关系来看,弗里德曼认为,庞大的政府必然会过多地对经济实行干预,其结果是造成:(1)人们的税收负担加重,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努力工作、存款投资的积极性;(2)由于通货膨胀日益频繁和加剧,使市场结构出现不平衡,经济活动的效率受到损失;(3)由于通货膨胀率经常发生变化,人们为了防止资产的损失,必然以对付通货膨胀和投机活动代替努力工作,即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通货膨胀,而不是积极从事生产活动以多获取收入;(4)政府为制止通货膨胀,采取了物价、资金管制政策,导致价格体系不能正常变化,以致不能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正如弗里德曼所说的:“通货膨胀变动性增加的第二个连带关系的影响是给市场价格一个效率更差的制度去协调经济活动”,“即价格制度指导经济活动的能力受到削弱,相对价格由于所有的市场产生了更大的摩擦而被歪曲了,而且,很可能会有更高的创记录的失业率。”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知道,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是以考察封闭经济(舍去了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活动的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问题为基本内容的,—旦将考察对象从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那么,就必须通过建立开放经济模型来补充和发展弗里德曼研究的不足之处。货币主义开放经济模型的研究者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哈里·约翰逊、罗伯特·曼德尔、雅可布·弗兰克尔、大卫·莱德勒和亚历山大·斯沃博达。这些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阐述了如下观点:根据货币数量理论,世界的货币供应量等于各国货币供应量的总和。因此,如果其他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不变,一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意味着世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世界的通货膨胀率则取决于由各国的货币供应量所组成的国际货币供应量。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可以从一国传递到另—国,这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机制,主要有如下两类:

1.通货膨胀通过各国进出口产品价格的变动及其相互影响而在国际间传递,即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从一国传递到另一国。莱德勒在《货币与通货膨胀论文集》(1975年)一书中,把商品划分为“可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和“不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两类,他认为,前一类商品的价格受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易于随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而波动,然后又影响到后一类商品价格的波动,这样也就把通货膨胀从国外传递到国内来了。这种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渠道,也被称为“价格效应”。

2.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传递。根据约翰逊和斯沃博达的研究,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既与国际贸易有关,又与国际间资本流动有关。例如,世界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会影响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利息率水平,这又会引起国际范围内资本的流动,从而引起一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和国内的货币供应量,这样,在—个开放经济的国家的国内利息率因国际资本流入或流出而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利息率水平的过程中,世界通货膨胀也就被传递到国内来了。这种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渠道,也被称为“流动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