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胎儿的认定

关于胎儿的认定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胎儿主体的确定对于处理民事纠纷尤其是遗产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胎儿的概念尚未做出权威性的解释,而准确界定“胎儿”的概念,则是明确胎儿法律地位、保护胎儿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的基础。也有学者认为“胎儿是指尚在其母体子宫中的胚胎或者尚未出生的胎儿”。

胎儿主体的确定对于处理民事纠纷尤其是遗产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胎儿主体的认定问题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还包含着医学、生物学的问题。根据生物学和医学的观点,是指妊娠8周或者12周以后的胎体,四肢明显可见,手足已经分化才是胎儿。妊娠4到8周娩出的胎体为胚胎。从医学上讲,人发育的过程,先是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胎儿、出生后为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从法律适用上来讲,一般的观点认为,如果以医学的观点来认定胎儿,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胎儿权利无法保护、在实践中也不容易划分。目前,我国对胎儿的概念尚未做出权威性的解释,而准确界定“胎儿”的概念,则是明确胎儿法律地位、保护胎儿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的基础。有的学者认为“胎儿是处于母体之子宫中的生命体,是生命体发育的一个阶段,即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存在形态”。也有学者认为“胎儿是指尚在其母体子宫中的胚胎或者尚未出生的胎儿”。但这两种定义都只是按照生物学和医学上的标准来对胎儿进行定义的,如此定义会将受精卵和胚胎阶段排除在法律所保护的胎儿的范围之外,而受精卵期、胚胎期和胎儿期均是人的生命发展必经的初期阶段,胎儿在这几个阶段的法律地位应该被视为是同等的,排除保护胚胎阶段和受精卵阶段是不科学的。台湾法学家胡长清认为:“胎儿者,乃母体内之儿也。即自受胎时起,至出生完成之时止,谓之胎儿。”[3]实现了对受精卵阶段、胚胎阶段和生物学意义上“胎儿”阶段的全面保护。所以应当认为法律保护的是从受孕那一刻起一直到脱离母体独立呼吸成为真正的民事主体,涵盖整个孕育阶段。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如无锡冷冻胚胎案件中,夫妻双方因交通事故死亡,4枚受精胚胎在某医院生殖中心冷冻保存,法院终审判决由夫妻双方的父母监管和处置。[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