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由贸易区贸易便利化文献综述

自由贸易区贸易便利化文献综述

时间:2022-05-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成为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甚至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理念和目标,对后世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使美欧国际贸易学术界大为震惊,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Free Trade Theory)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成为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甚至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理念和目标,对后世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实践中,自由贸易也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全球竭力推崇的政策目标。然而,纵观国际贸易历史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选择却长期背离自由贸易原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才不断倾向开放和自由化,而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促使人们对自由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进行重新思考。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所处地位及条件不同,自由贸易的利益在这两类国家间的分配存在着巨大差异。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1.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相互需求原理为发展主线,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1776年3月9日,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中论证,国家的财富和实力,取决于国家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劳动分工来实现,而劳动分工又与市场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基于此,国家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通过劳动分工专门从事国家最有优势的行业就可以实现富有和强大。亚当·斯密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商品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亚当·斯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

基于绝对优势论的研究成果和重大陷阱,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表《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建立了第一个国际贸易的经济模型,回答了绝对优势理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将比较优势的古典理论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这里的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比较优势理论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认为国家间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产生了比较成本的差异,构成国际贸易的原因,并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模式。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论证了建立在各国专业化生产前提下的互利贸易基础和利益所在,没有说明总的贸易利益如何在贸易双方进行分配。关于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在《政治经济原理》中,从相互需求角度出发,确定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价格问题,以解释两国间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相互需求理论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和补充。该理论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双方获利的范围,用贸易条件说明在利益的分配中双方各占的比例,用相互需求强度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2.现代学派自由贸易理论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以埃利·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以及其后提出的与生产要素禀赋说相背离现象的里昂惕夫悖论为发展主线。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文章,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指出产生比较优势差异必备的两个条件。后来,这一观点为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otthard Ohlin)所充实论证,1933年,俄林的代表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出版,在这部著作中,俄林进一步发展了要素禀赋论,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根据该理论,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一是因为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二是因为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出口,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各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因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或因其中一种遇到较小阻力而趋于均等化。

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用数学方式演绎发展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指出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将必然使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称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也称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原理。

在早期,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确信不疑,按照这个理论,一国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具体计算,目的是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验证,结果却得出了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一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使美欧国际贸易学术界大为震惊,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悖论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大规模的辩论和验证,由此带来了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3.二战以后自由贸易理论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地理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同类产品之间以及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这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贸易只会发生在劳动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间的经典理论是相悖的。古典与现代学派国际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也不相吻合,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二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根据其成因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而产生的,被称为新生产要素理论;第二类是为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格局而产生的,可称之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生产要素理论认为,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除了以往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要素以外,还有其他要素在国际贸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理论是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与补充,赋予了生产要素新的内涵,突破了原来的局限,提出了人力资本、技术差距、研究与开发和规模经济等可以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见解。这一理论群主要有人力资本论、人力技能论和技术差距论。

新生产要素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某些方面说明了各国在贸易竞争优势中存在差距的原因,但它们的解释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例如,规模经济理论指出规模经济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但什么国家的公司会获得这些优势?在哪些产业?技术差距论未能解释技术差距为什么会出现?什么国家会获得技术领先的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未能解答: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小或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仍能成为世界领先者?为什么许多国家的产业并没有像该理论预测的那样失去竞争优势?

面对这些新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 E.Porter)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弥补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有关问题论述中的不足。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与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主导产业具有优势,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源泉就是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基本因素、两辅助因素模型”中,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机遇都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较好地填补了新贸易理论的空缺。当然,没有一个绝对好的理论可以完全解释所有的贸易现象,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贸易理论也将随之获得完善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