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地方立法质量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关于地方立法质量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时间:2023-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立法质量评估的目的和地方立法的特性,立法质量评估应主要从合法性、合理性和合目的性三方面确定具体评估指标。立法目的是立法质量评估要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目的性标准也成为立法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关于地方立法质量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一)立法质量评估的内容

立法质量评估评什么,从哪些方面来评,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质量涉及方方面面,但立法质量评估由于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现阶段受评估经验和评估技术的制约,很难涵盖所有方面,只能根据评估的目的有所选择,择其重点而进行。从开展评估的动机和希望达到的目的来看,立法质量评估主要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规的实施情况来看立法质量;二是法规中立法目的、各项制度设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从法规本身的内容来看立法质量;三是法规立法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对立法质量的影响,从法规立法过程的回顾总结来看立法质量。这些应是立法质量评估的着力点。

当然,由于法规规范的内容不同,评估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两个方面的内容是评估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的:一要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重点了解法规设计的主要制度在实践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回顾立法过程,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法规实施工作的建议,提出修改完善法规、改进立法工作的建议。

(二)立法质量评估的标准

立法质量评估的标准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对评估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的立法工作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得出评估结论和相关建议。评估的标准对于引导评估的进行以及决定评估的方向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评估结论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立法质量评估的目的和地方立法的特性,立法质量评估应主要从合法性、合理性和合目的性三方面确定具体评估指标。

1.合法性标准。地方立法的内容和程序都必须合法,这是评价立法质量的首要标准。进行合法性标准评价,一是要审查法规的内容是否符合宪法、地方组织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对地方立法权限的规定;二是要审查法规的具体规定与上位法的立法精神、基本原则以及具体条文规定是否相抵触;三是要审查法规的内容是否与本行政区域内同位阶的其他法规的内容相协调,有无相互矛盾的地方;四是要审查立法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立法程序和法定环节有无缺失、遗漏,有无违反法定程序。

2.合理性标准。也称为实用性标准、地方特色标准,是立法质量评估的核心标准。合理性标准主要从以下方面考察:从法规的内容上看,法规是否立足于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是否针对本行政区域内带有普遍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点问题进行规范,法规的各项规定尤其是主要制度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法规对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是否体现了法的公正公平精神;从立法技术上看,法规的内容是否简明扼要,体例是否适当,结构是否合理,文字表达是否严谨规范、平实易懂;从立法程序上看,程序是否完整、严格,有无缺失之处,有无不必要、不健全、不科学的程序,程序是制约还是促进了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统一;从立法成本上看,立法效益和立法成本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

3.合目的性标准。立法目的是立法质量评估要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目的性标准也成为立法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合目的性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立法目的是否正确、适当,是否符合实际需要;立法目的是否在法规中得到准确、全面和充分的反映,法规中的具体规定是否符合立法目的,是否体现了立法宗旨;法规的实施是否达到了立法目的,有无偏离或者背离立法目的。

以上三个标准是立法质量评估的普适性标准。具体到每种类型的法规和单个法规的评估,应具体而论,从这三个普适性标准出发,制定出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