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货币合作

区域货币合作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区域货币合作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表现,而其中的区域货币合作则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高形态。实行单一货币合作,区域内的国家制定共同的货币政策,拥有共同的中央银行,能够消除外汇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贸易和投资,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目前欧元区共有16个成员国和超过3亿8千万的人口。

第六节 区域货币合作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表现,而其中的区域货币合作则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高形态。

一、区域货币合作的法律内涵

区域货币合作是指特定区域内的诸国家为了消除彼此由于货币单位的不同带来的风险,通过签订协议,确定共同遵守的货币制度和规章,以加强各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汇率外汇等领域的合作义务。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地区)为建立相对稳定的货币区域而进行的货币制度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其最终目标是组建一个由统一货币管理机构发行单一货币、执行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货币联盟。区域货币合作可以是松散型,各国家之间形成货币合作的意向;也可以是较为紧密型,各个国家在某些领域和部门达成较为明确的合作建议;还可以是联盟型,共同使用某一种货币,或建立共同金库相互接受货币,这是较为成熟的一种形式。

区域货币合作是在国际货币领域权力日益分散,国际汇率制度尚未形成、各国外汇管制阶段差异很大的背景下形成的,它是国际货币关系区域化的结果。从法律上看,区域货币合作是主权国家货币主权行为的联合与合作,既有主导货币的货币权利扩张行为,又有联系货币的主权让渡行为;其次,区域内各国的权利义务依据各方签订的协定、议定、意向行使,带有较为明显的政策成分;再者,区域内成员的货币关系有着与区域外国家不同的地位和特权,形成区域内各国的优惠。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法律形式

目前区域货币合作主要有三种形态:

一种是单一货币合作模式。这是指在区域内创立一个全新的区域货币,取代原来在各个成员国自行流通的货币,即区域内国家放弃本国货币,而采用区域共同货币进行流通使用。这是目前最为彻底的货币合作方式,即货币联盟形式。欧洲货币联盟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实行单一货币合作,区域内的国家制定共同的货币政策,拥有共同的中央银行,能够消除外汇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贸易和投资,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一种是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这是指主导货币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逐渐取代其他国家货币而充当区域货币地位,发挥区域货币的职能和作用。[35]美洲货币合作就是采取这种模式,他们以美元作为主导货币,美元不断向北美、南美渗透和扩张,最后形成统一的美元区域共同货币。

一种是多重货币合作模式。包括货币局安排和平行货币制,先通过地区内次区域货币合作形成多种次区域货币,再过渡到单一货币联盟。它通常被视为向更为彻底的单一货币联盟发展的过渡阶段。[36]

还有非洲法郎区的货币合作模式,它是在法属殖民地的法郎联盟基础上组成的非洲法郎货币联盟,包括西非经货联盟和中非经货联盟,这是不发达金融合作体系的表现。

三、欧元区的法律问题

欧元(EURO)是欧洲货币联盟(EMU)国家单一货币的名称,是EMU国家的统一法定货币。欧元(C=;代码EUR)是欧盟中十六个国家的货币、这十六个国家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马耳他、塞浦路斯和斯洛伐克,他们合称为欧元区(Eurozone)[37]。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以下称为“欧元区内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首批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11个成员国政府首脑在审核了各参加国货币与欧元的汇率并取得全体一致的情况下确定了最终汇率。从2002年起,欧元纸币、硬币就作为唯一的法定货币在欧洲货币联盟正式进入流通。

1994年,在欧盟都柏林首脑会议上,欧洲15国财长就《欧元的法律地位》、《预算稳定公约》和在欧元国与非欧元国之间建立《新货币汇率机制》三个法律文件达成原则一致,成功推进了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目前欧元区共有16个成员国和超过3亿8千万的人口。如今,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超过半数的国家加入了欧元区。

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负责管理。总部坐落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参与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的印刷、铸造与发行,并负责欧元区支付系统的运作。

欧元的实施,是在区域内实施单一货币制的体现。所谓单一货币制,就是说在本区域内的国家取消本国货币的法定地位和支付、计价、结算等职能,代之以统一的货币,即欧元。在以前国际金本位制下,汇率是固定的,但仍有汇率波动幅度,即平价加减1%,而单一货币的波动幅度为零。区域内单一货币的实现,从根本上避免了贸易、投资等经济交往的货币兑换风险,降低了跨国交易的成本,简化了流通手续,减少内部矛盾,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不仅增强各国自身经济实力,有力促进各国国际收支、国际储备、货币政策优化,而且对国际货币体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四、国际金融危机与亚洲货币合作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自2007年以来,以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为表征的金融危机已经于2008年始蔓延到全球,演变成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动荡。2009年上半年以来,美欧金融市场传来的一系列不利消息,预示着全球金融危机可能面临急剧升级的严峻形势。美国金融巨头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相继因新爆出巨额亏损陷入困境;德国《明镜》周刊1月17日报道,德国前20大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高达3000亿欧元,甚至德意志银行也出现巨额亏损;英国苏格兰银行皇家银行爆出400亿英镑巨额亏损,巴克莱、汇丰等几乎所有银行都出现股价暴跌。美国次贷危机给美欧金融体系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已经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并进而对其他国家的金融稳定与安全形成威胁。有专家预测,美国次贷危机“仍未见底,预计美国及世界经济将出现三年至五年的下行期”。[38]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秩序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国际货币体系丧失规则。由于各国多自由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汇率制度,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无秩序的混乱状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固定汇率制失效,黄金美元挂钩的国际义务废止,使世界经济失去了被清楚界定的国家和政府干预的规则,失去了各国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义务约束,致使各国货币决策只在非正式的双边或区域货币安排中,采取没有国际制度规定和约束的政策来作出应对,各国首先从本国利益出发,更为经常地采取非协议和非合作的方式解决国际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问题。美国倚仗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绝对优势,输出资本的同时亦输出风险和危机,其所受到的损失由与其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国家来承担,依存度越高,损失越大,从而达到转嫁危机的效果。

其次,金融强国对金融资源的收益权具有垄断性,削弱了金融弱国对金融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形成了国际金融资本的不公平分配机制。国际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方式不是人为的,也不是制度能决定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决于市场,取决于经济发展规律,而金融实力强的国家自然占有优势。美国目前有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但其资本和金融账户却始终保持盈余。换言之,美国的贸易赤字,已经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回流得到平衡。而在这种循环中,美国不仅以低价格享受到各国消费品,而且通过吸收他国的过剩资本获得了不菲的资本收益。

再次,由美欧等金融大国操纵的国际金融组织没有发挥出维护国际和地区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监管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均没有把国际金融风险监管法制化作为主要努力方向,至今尚无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缺乏统一、公正、合理、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特别是缺乏对主要储备货币的监管。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缺乏对国际金融规则和决策的知情权话语权、规则制定权,使国际金融领域长期处于无规则或规则弱的状态。

最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是美元,在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中具有绝对优势。美元的国际化既加速了美国在全球范围的财富积累,同时也输出了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形成了财富掠夺和风险转嫁。这是国际金融秩序不公正的重要标志,所以,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多元货币的制约和互补。

(二)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

自1999年东亚经济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逐渐恢复以来,就开始积极探索开放经济背景下的风险规避和成本控制问题,也尝试开展多种初级形式的区域货币合作,以克服危机发生时融资困难、救助不及时的问题。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以下简称10+3)财长会议通过了“清迈倡议”,决定建立基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区域救助机制。旨在对私人资本流动加强信息沟通与监测的工作建立;10余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签订(Bilateral Swaps Arrangement,BSA);10亿美元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ABF)的启动;亚洲18国外长发表的关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清迈宣言》等。2007年5月,“10+3”财长会议决定选择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储备库作为“清迈倡议”多边化的具体形式。2009年5月,“10+3”财长在巴厘岛会议上就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并计划在2009年年底启动“亚洲货币基金”雏形的多边货币交换机制。这一系列合作行动,对维护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对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为保证储备库的顺利运转,“10+3”成员国还将着手建立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测机构,有针对性地对区域经济金融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测。此举将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的危机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危机能力,是对国际金融预警机制的有益补充。

亚洲货币基金的启动是“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它也是亚洲货币合作的历史性一步。

思考题:

1.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现行的制度体现的特点是什么?

2.试比较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与特别提款权的特点及运作。

3.试分析基金组织备用安排的法律性质及其制度。

4.国际汇率制度基本形态有哪些?对于国际货币体系而言,浮动汇率制有哪些利弊?

5.基金组织第8条成员国与第14条成员国的权利义务有什么不同?

6.区域货币合作有几种形式?欧元的法律地位是如何保障的?

【注释】

[1]杨松著:《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0页。

[3]刘丰名著:《国际金融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9页。

[4]马君璐:《国际货币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5]Joseph Gold,Special Drawing Rights.IMF Pamphlet Series No.13,First Edition,1969,pp.37-42.

[6]Joseph Gold,The Second Amendmemnt of the Fund's Articles of Agreement,IMF Pamphlet Series No.25,1978.

[7]All Member Countries Compromise to Reach Agreement on Quota Increase,IMF Survey,1990.5,p.158.

[8]All Member Countries Compromise to Reach Agreement on Quota Increase,IMF Survey,1990.5,p.158.

[9]《基金协定》第5条第3款。

[10]《基金协定》第30条(b)款。

[11]Decision No.270-(53/95).Selected Decision and Selected Documents of the IMF,19thIssue,1994,p.83.

[12]《基金协定》第7条第1款(i)。

[13]《基金协定》第7条第1款(ii)。

[14]Selected Decision and Selected Documents of the IMF,19thIssue,1994,p.288,Para.11 of the text of GAB.

[15]IMF Survey,1997.9,p.6.

[16]以上所列资产仅就参加基金组织的成员国而言。

[17]《基金协定》第5条第12款(d)。

[18]《基金协定》第5条第12款(c)。

[19]《基金协定》第5条第12款(c)。

[20]《基金协定》第5条第12款(c)。

[21]《基金协定》附录K第2段。

[22]《基金协定》附录K第1段。

[23]《基金协定》第13条第2款(b)。

[24]《基金协定》第19条第3款。

[25]《基金协定》第23条第2款。

[26]《基金协定》第4条第2款。

[27]《基金协定》第4条第4款。

[28]《基金协定》第4条第1款(i)。

[29]《基金协定》第4条第1款(ii)。

[30]《基金协定》第4条第1款(iii)。

[31]《基金协定》第4条第2款(b)项(i)。

[32]《基金协定》附录C第5段。

[33]《基金协定》附录C第8段。

[34]《基金协定》第4条。

[35]郑旭:《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2期,第135页。

[36]张娜:《欧、美、非洲货币合作比较研究及启示》,载《价格月刊》2005年第9期,第34页。

[37]欧元在香港一般称为欧罗。

[38]唐双宁:《我国应建立平准基金稳定股市》,载《证券时报》2008年9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