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气候变化对能源安全的积极影响

气候变化对能源安全的积极影响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对我国的启示我国一方面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海岸线漫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等基本国情,从而决定了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以煤为主等基本国情,又决定了中国必须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难以避免。中国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积极参与方,应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一方面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海岸线漫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等基本国情,从而决定了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以煤为主等基本国情,又决定了中国必须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难以避免。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已经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等非石化燃料以及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切实的措施。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改了节约能源法,正在制定能源法。这些法律对有效利用能源提出了强制性要求,未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将在法制轨道上有较大的发展,中国也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空间和条件。

(一)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活动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来源,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并存,使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低。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我国应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调整和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应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加大非煤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加速发展天然气,依靠国内外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基本需求,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资源,尽快形成结构多元的局面,使得优质能源比例明显提高。

一是加快发展核电。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污染少,温室气体接近零排放,是有效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二是大力发展风电和再生能源。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积极开发水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四是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应用。有限的化石能源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替代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一方面,依托能源重点工程建设,突破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先进核电站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积极跟踪和参与氢能及燃料电池,天然气、水合物、碳捕获与储存、核聚变海洋能利用等前沿技术开发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实现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

(二)加强技术开发

当今世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孕育着新的突破。这些技术的推广使用,必将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奠定坚实基础,为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我国应当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机构设置、资金安排和制度保障等核心问题的磋商,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从而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方面,我国应建立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应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并加强与发达国家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合作,积极探讨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与合作基金,加强信息交流、技术转让和共享[79]

(三)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需要投资几千亿元,用于支撑“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工程技术。这些重点工程和项目所需资金主要应该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但政府加大投入是必要的,我国每年应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予以支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的投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并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气候变化领域;积极鼓励国内社会各界为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拓展国际资金渠道,充分利用国际条约的资金机制。

(四)促进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最实际的体现是以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减排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京都议定书》规定了若干“灵活履约机制”,帮助发达国家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更大的减排效果。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通过资金和技术投入,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实施提高能效、开发可再生能源等项目,降低碳排放而获得减排额,既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又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还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国际合作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和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力图否定已经达成的协议和作出的承诺,尤其是在减排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方面的义务。这也是目前合作水平不高,效果不如人们预期的重要原因。中国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积极参与方,应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在“南南合作”和双边框架下,强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注释】

[1]郑爽.欧盟将如何履行《京都议定书》[J].中国能源,2002(10):18-22.

[2]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比较法的视角[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54.

[3]郭志俊.欧盟共同能源政策——新功能主义理论的视角[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欧盟委员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通报(英文版).布鲁塞尔,1995-03-30,SEC(95)451:9.

[5]参见:欧洲议会于1996年9月3日通过的《关于家用电冰箱,冷冻柜及其混合体能源效率要求的第96/57号指令(英文版)[N].欧洲共同体公报,1996,1236:36-43.

[6]郭志俊.欧盟共同能源政策——新功能主义理论的视角[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欧盟《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枛的第二次通报(英文版)》,第33页。

[8]欧盟《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枛的第二次通报(英文版)》,第37页。

[9]欧盟委员会:《欧盟倡导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与措施的通报:关于气候变化德欧洲计划(英文版)》,(CDM)2000,88//7,《欧洲信息服务、欧洲环境、欧洲环境的副刊》。第566卷,第11-12页。

[10]王雪锦,石富金.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3):79-86.

[11]资料来源:http://www.ecdc.net.cn/events/forum/dlgg/page/14.htm.2009-08-19.

[12]李干杰.法国退出控制温室效应国家计划[J].世界环境,2000(3):30-32.

[13]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66,669.

[14]王雪锦,石富金.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3):79-86.

[15]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71.

[16]何建坤.国外可再生能源法律译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26-127.

[17]谢宏文.欧盟成员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不同政策[J].国际电力,2005(2):27-30.

[18]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95.

[19]王前军.俄罗斯的保护政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20-22.

[20]范纯.俄罗斯的环境危机与法律对策[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2):35-41.

[21]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95.

[22]杨兴,周艳军.试论俄罗斯不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原因和法律后果——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为例[J].时代法学,2004(5):97-102.

[23]王前军.转型期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政策[J].俄罗斯研究,2005(2):31-36.

[24]孙永祥.俄罗斯——2030年前的能源战略[J].中国石油石化,2009(18):52-53.

[25]参见http://www.l.u-tokyo.ac.jp/ginnan/200704/tathiana.htm.2009-09-02.

[26]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4):58-61.

[27]参见:日本总研http://www.jri.co.jp/consul/theme/global_warming/090113_sasaki.html.2009-08-30.

[28]参见:黑龙江中俄信息网http://www.hljzew.gov.cn/zcfg/flfg/elsfg/200803/t20080304_266494.htm.2009-09-02.

[29]王前军.转型期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政策[J].俄罗斯研究,2005(2):31-36.

[30]参见:黑龙江中俄信息网http://www.hljzew.gov.cn/zcfg/flfg/elsfg/200803/t20080304_266494.htm.2009-09-02.

[31]参见:技术壁垒资源网http://www.tbtmap.cn/portal/Contents/Channel_2125/2009/0702/76903/content_76903.jsf.2009-09-01.

[32]王前军.俄罗斯的生态保护政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20-22.

[33]House of Commons Environmental Audit Committee.The EUE mission Trading Scheme:Lessons for the Future[M].House of Common,2007:26-27.

[34]汪树明,申华.普京时代俄罗斯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评析[J].当代经济,2009(8):163-165.

[35]大塚直.「法原則を基盤とした将来仕組み提案——研究プロジェクトの成果報告」国際シンポジウム地球温暖化防止の将来》組みと法原則報告ペーパー2006年。

[36]亀山康子.「地球温暖化交渉の行方」大学図書2005年200-206.

[37]石淑华.日本的环境管制体系及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01-105.

[38]杨书臣.近年来日本环境污染防止的特点及趋势[J].日本学刊,2009(1):91-101.

[39]罗丽.日本环境法的历史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0-53.

[40]参见:日本环境省http://www.env.go.jp/hourei/syousai.php?id=03000016.2009-09-01.

[41]参见:日本环境省http://www.env.go.jp/hourei/syousai.php?id=03000011.2009-08-30.

[42]刘显昆,等.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加快建立我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新机制[J].中国能源,2002(7):9-12.

[43]原田尚彦.环境法[M].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8-19.

[4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外环境法规选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45]参见:日本环境省http://law.e-gov.go.jp/htmldata/H12/H12HO110.html.2009-08-30.

[46]参见:日本环境省http://www.env.go.jp/recycle/kaden/gaiyo.html.2009-08-16.

[47]参见:日本农林水产省http://www.maff.go.jp/j/soushoku/recycle/syokuhin/s_about/index.html.2009-08-16.

[48]参见:日本环境省http://www.env.go.jp/hourei/syousai.php?id=11000623.2009-08-30.

[49]参见:日本环境省http://www.env.go.jp/hourei/syousai.php?id=11000619.2009-08-30.

[50]参见:日本绿色采购法网站,http://www.env.go.jp/policy/hozen/green/g-law/index.html.2009-09-01.

[51]沈惠平.日本环境政策分析[J].管理科学,2003(3):92-96.

[52]赵绘宇.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进展性研究[J].东方法学,2008(6):111-118.

[53]徐波,张丹玲.德国、美国、日本推进新能源发展政策及作用机制[J].中国经济评论,2007(10):17-24.

[54]董勤.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7(11):12-15.

[55]王瑞彬.美国气候政策之辩(2001—2008):支持联盟框架视角[D].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2009.

[56]参见:IT专家网:http://webservices.ctocio.com.cn/wsare/211/8868211.shtml.2010-05-26.

[57]Climate Leaders,available at http://www.epa.gov/climateleaders/.2009-08-10.

[58]张海滨.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挑战与机遇[J].国际经济评论,2007(11):54-58.

[59]阎静.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解析[J].理论导刊,2008(9):141-144.

[60]参见: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http://www.ccchina.gov.cn/cn/NewsInfo.asp?NewsId=13494.2009-08-30.

[61]参见:环境公众研究网http://www.greenlaw.org.cn/blog/?p=919#more-919.2009-08-30.

[62]赵绘宇.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进展性研究[J].东方法学,2008(6):111-118.

[63]赵绘宇.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进展性研究[J].东方法学,2008(6):111-118.

[64]参见: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http://www.rggi.org/states.2009-09-01.

[65]美国国内的气候变化行动及其影响[J].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ode_7000058/2007-04/02/content_8046836.htm.2009-08.

[66]张利军.印度能源战略的特点及启示[J].国际问题研究,2006(23):34-36.

[67]穆罕默德·泽伐·马赫弗兹·诺曼尼.印度环境人权——审视法律规则和司法理念[M]∥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73.

[68]范纯.印度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评析[J].亚非纵横,2009(5):40-46.

[69]于胜民.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初步分析[J].中国能源,30(6):17-27.

[70]焦春海.印度环境管理体系[J].世界农业,1999(11):17-19.

[71]刘伟.印度的能源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06(10):43-46.

[72]王越.巴西能源发展规划及油气投资环境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7):32-33.

[73]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34278.2010-05-18.

[74]曾少军.中埃两国气候变化管理政策比较——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3):31-36.

[75]于毅.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写在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之前[N].光明日报,2009-12-17.

[76]曾少军.中埃两国气候变化政策比较——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31-36.

[77]徐华清.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战略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7(11):47-49.

[78]冯升波,杨宏伟.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影响研究[J].中国能源,2008(6):23-27.

[79]冯升波,杨宏伟.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影响研究[J].中国能源,2008(6):23-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