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文宪法国家与判例法理性

成文宪法国家与判例法理性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成文宪法国家与判例法理性美国是成文宪法国家,但同时又是典型的判例法国家。这就必须将宪法的规定放在判例法传统中理解。在美国的宪法实践中,尤其是有关宪法案件的审理中,宪法典当然是最高依据,任何与宪法相违背的规定、行为都会被宣布为违宪从而失效,但是宪法必须被解释才能在具体案件中被适用,而判例法理性就提供了宪法解释的路径、方法和技术。

五、成文宪法国家与判例法理性

美国是成文宪法国家,但同时又是典型的判例法国家。作为一部成文宪法典,美国宪法的篇幅很小,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也只是寥寥数语。美国宪法的微言大义究竟如何得到阐发呢?这就必须将宪法的规定放在判例法传统中理解。判例法的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程序都隐藏在卷帙浩繁的案件记录中,其虽然不够明晰、不够直接,却为我们理解简单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宪法文字作了绝好的注脚。

虽然美国宪法是一个成文法典,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美国宪法的文本也仅仅只是若干被宣示得更为清晰的判例法原则(Doctrine)而已。法官求诸宪法文本寻找依据,就如同求诸历史卷宗寻找先例一样。在判例法系国家,法官的判决书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通常所谓的“裁决意见(Holding)”,以区别于判决书其他部分的“附带意见(Dicta)”。裁决意见是真正具有先例价值、具有权威性的规则总结,语句上也体现为规范形式,就如同法典中的条款一样。与此相比,附带意见则更具有论辩性,包括法官对于当事双方主张的回应、对于相关法理的总结和评述、对于先例的有效性的论述和甄别。如果说判例的历史如同绵延平缓的山岭,那么宪法文本就是横亘其中的高峰,制宪会议以其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对宪法原则和宪法规则进行全面的重述和总结。普通法的原则好比历史的涓涓细流,其权威性来自传统、久远的历史和法官的理性论述,而成文法典的规范就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其权威来自民选的代表在议会中投下的表决票。从此意义而言,美国宪法的文本不就是众多裁决意见的一个合集吗?而制宪会议的讨论、各种宪法理论的阐述不正是汗牛充栋的附带意见吗?因此,要理解一个判例法国家的宪法文本,从根本上说还是需要判例法的理性,或者说是结合了成文法典思维的判例法理性。

在美国的宪法实践中,尤其是有关宪法案件的审理中,宪法典当然是最高依据,任何与宪法相违背的规定、行为都会被宣布为违宪从而失效,但是宪法必须被解释才能在具体案件中被适用,而判例法理性就提供了宪法解释的路径、方法和技术。美国的司法系统的组织方式是典型的判例法风格,对抗式的庭审程序和消极的法官角色决定了法庭上经常会有精彩的辩论以及当事人双方对于程序的精准利用,法庭辩论将社会公共道德、普遍价值观念和个案的特殊性质有机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陪审团[62]对于宪法规范的理解,也为法官判决提供了充分的考虑依据。对程序的重视导致美国宪法上有关程序的权利比大陆法系国家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全面的发展,很多案件也是赢在程序而非赢在实体,如著名的米兰达案和辛普森案。

最高法院的判决书和判决意见也体现了判例法的特色,从功能上讲,法官的说理过程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解析本案事实,同时梳理相关先例和既有原则(Doctrine),找出真正具有约束效力的先例。上述过程是重述系争法律问题所涉及的法理(Jurisprudence of the Subject Matter)的绝好机会。第二,回应原被告双方提出的论点和论据(Contentions and Arguments)。庭审的规则是,争议双方都有机会表达各自的意见,法官作为仲裁者来考虑是否接受这些论点、论据,并解释接受或不接受的理由。双方争论的不只是事实问题,更有如何解释宪法、如何选择审查标准的法律问题,法官在回答法律问题时,为了给出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从论证上接受,不一定从观点上接受)的结果,必然需要大段的解释、分析、论述、说服甚至让步。第三,最高法院的判决对公共道德准则和宪法基本原则等议题保持开放,将这些内容嵌入到对案件的分析当中。公共道德准则和宪法基本原则并不能直接作为裁决意见(Holding)决定案件的结果,但是两者始终是影响法官的倾向和态度的要素,因为法官必须感知社会公众的道德标准、必须把握时代的气质精神以及宪法文本所蕴含的基本原则,才能形成一个可以为众人所接受的判决。那么问题就是,抽象的公共道德准则和宪法基本原则如何进入到案件的分析中,又如何在控辩双方之间达成共识呢?答案就是通过法官的论理和对宪法规定的精到阐释。

只有在把握了上述判例法的特点之后,我们才能理解美国宪法在维护分权制衡体制和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机制,也才能理解美国宪法不同于其他国家宪法的独到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